河南人餐桌座位禮儀
宴席座次
?首席上座?,就現在而言,指的是正對門口的那個座位,家宴時妳不把最尊貴的長輩請到此座上,老人家恐怕就很不高興啦!
但如果妳是東主,那麽這個座就應該是妳的。比如壹個男學生設?敬師宴?時,他居此座,叫做?主陪?;他太太居他正對面,叫做?副陪?。入席時,老師坐他右邊,師母坐他左邊;(若還有老師,則坐於其太太右、左邊)其他同學隨便就坐。這就是最?標準?的宴席座次。
用餐前
1、不說喪氣話酒宴上說喪氣話,會被認為影響食欲;甚至因此而吵起來,更是令人食不甘味。有什麽不好的話,吃完再說~
2、切忌用筷子敲打碗碟老人們認為只有乞丐討飯時才會用筷子敲打碗碟;
同時,將筷子長短不齊地放在桌子上,叫?三長兩短?,代表?死亡?; 此外,用筷子要兩支壹雙同時用,忌用壹根筷子進食,這意為成雙成對不分離。兩根筷子要同壹顏色,同壹長短。
餐桌上擺放筷子要放在飯碗右邊,筷子頭朝座位,切忌倒過來。(因祭祀用筷子,是將筷子頭朝外朝神位的)。
3、突發情況要及時圓場不小心把筷子掉地上或把碗碟打碎,應分別說?快樂!(筷落)?、?歲歲(碎碎)平安!?、?落地開花,富貴榮華!?(孩子弄的,家長代說。)
4、忌用筷子?搗?(戳)碗底用筷子?搗?碗底是民間治療喉嚨卡骨的土方法:手拿空飯碗放在卡骨的人的頭頂上,用壹雙筷子從上至下?搗?碗底,邊說:?骨落,骨落?,據說這樣做,骨頭就會落下去。
用餐時
1、請客吃飯千萬別上七道菜河南人是很忌諱這個的,叫?食七?,只有在辦喪事時才上七個菜。
2、某些菜的擺放需註意把雞頭對準客人以示尊敬;上整條魚時,應將魚腹而不是魚脊朝向客人,以示尊重。壹般而論,是因為魚腹刺少味美。不過,這其實也有個典故,春秋時,專諸刺殺吳王僚,就是藏匕首於魚腹成功的,所以,讓賓客看到魚腹?清白?,以示善意。
3、筷子不能直插碗碟效果參考下圖,都懂的~
4、跟船員、漁民、司機吃飯不可翻魚家裏有親戚是做相關工作的,把魚翻過來是詛咒要出交通事故。吃完魚的壹邊後,可以拆去魚的骨架,吃另壹邊。如果不合時宜地翻魚,就等著別人翻臉吧。
5、用餐時不要隨便?橫筷?筵席中暫時停餐,可以把筷子直擱在碟子或者調羹上。如果將筷子橫擱在碟子上,那是表示不再進膳了。橫筷禮壹般用於平輩或比較熟悉的朋友之間。小輩為了表示對長者的尊敬,必須等長者先橫筷後才可跟著這麽做。
6、不要用碟子吃飯吃菜,河南人認為這樣的人?小氣?。碟子是用來盛骨頭、殘渣的,這也是河南人衛生、有禮的表現。
用餐後
1、不要隨意問別人?您吃完沒?有的老人忌諱別人說他?吃完?,因為這意味著這是最後壹餐了。
2、不要隨便說?好飽?、?撐死啦?之類的話河南的老人通常認為這樣很沒出息的樣子,尤其是走親戚時候,切勿這樣做。
雖說現在年輕人沒那麽多講究,但也有很多人保持著這種傳統習俗觀念,過年回家吃飯就得註意點了,特別是見家長的時候!
飲酒重視席位
在河南,飲酒首重席位,上座壹定要讓給長者或最尊貴的客人坐。上座的客人未到,酒宴壹般是不會開始的。酒宴未開始之前,主人或其他的客人可以在座位上敘話閑談。當上座的客人到時,都要站起表示歡迎。待上座的客人就坐後,其他人方可就坐。
在農村中,壹般是在座北朝南的堂屋裏宴客,宴客的桌子多為八仙方桌,每桌可坐八人。北方即為上座,但還是要坐得稍偏壹點,因為正北是老天爺的位置,所以要留出來,東方為次座,其余為末座。有的看桌子縫,以橫向桌縫的內側為上座,左為次座。也有的看廚房坐向,以廚房門所對的右側為上座。還有看椅子距墻的遠近,近的為上,遠的為下。在城市,由於門的朝向各異,便以正好面對門的座位為上座。城市宴客多用圓桌,壹般上座左側為次座,右側為三座,以此類推。
(壹)若酒宴為多席,則設有首席,農村的首席壹般設在屋子的中央。城市的首席,壹是安排在餐廳上方,面向眾席,背向廳壁;二是將首席安排在眾席中間。首席的上座必是最尊貴者,如在婚宴中,首席設三個上座,左上右次,是介紹人和男女舅父的坐位。壹般每席八個人,首席坐不下的,再安排次席。
(二)酒過三巡的遺風
?三巡?飲酒禮儀在河南仍然有其遺跡。不過,現代的?三巡?實際上是人們***飲三杯,而不是傳統的從小到大、由幼及長、從卑至尊的依次飲三杯。
現代飲酒流行的開始程序壹般是:待所有客人入座,下酒的涼菜基本上齊之後,酒席的主持者或主人首先要說上幾句祝酒詞,說明請諸位飲酒的原因,然後提議大家***飲第壹杯酒。飲第壹杯酒時,人們壹般要離席站起,互相碰杯,感謝主人的盛情邀請。然後坐下品嘗菜肴,接著***飲第二杯酒。再次品嘗菜肴後,***飲第三杯酒。飲第二杯酒和第三杯酒時,可不必站起,而是壹起端起酒杯讓酒杯底在酒桌輕碰壹下。第壹、二杯酒不飲盡亦可,但第三杯酒壹定要飲盡。因為飲盡第三杯酒,即意味著酒宴的開始階段即將結束。所謂?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酒宴將切入正題,進入敬酒階段了。
(三)流行民間的敬酒
河南的敬酒也多按?巡?進行,壹般先由主人給座中最尊者敬酒。與南方長江流域的敬酒規矩不同,在河南敬酒人並不喝酒,而是讓被敬者飲酒,因此人們又普遍把敬酒稱為?倒酒?。意即給客人斟酒,請客人喝酒之意。
敬第壹杯酒之前,客人站起,把杯中酒的飲少許,稱為?騰酒杯?。騰完酒杯,敬酒人說出敬酒的原因,或是歡迎,或是感謝,然後給被敬者斟上第壹杯酒,壹般要勸對方飲盡全杯,勸酒詞也是豐富多彩、五花八門。飲完第壹杯酒,敬酒人接著會說?好事成雙?,再次給被敬者斟酒。飲盡第二杯酒後,敬酒人壹般會讓被敬者再飲壹杯。若被拒,則會提議自己陪對方喝完第三杯酒。也有被敬酒者主動提議同飲第三杯酒的。
給第壹位客人倒完酒後,依次再給第二位客人斟酒,直到給座中所有的人斟完為止。若酒壺(或酒瓶)中的酒恰巧斟完,則稱為?酒福?,這杯不算,要重新斟的。然後是第二位敬酒者給座中人斟酒,直至所用的人彼此都給對方斟過酒後,敬酒階段方告結束。在敬酒過程中,其他人可邊閑聊,邊品嘗菜肴。
(四)對?魚頭酒?的重視
在酒宴中,河南人非常重視?魚頭酒?,它往往成為壹次酒宴的高潮。
壹般的情況是,在人們喝到酒酣之時,作為壓桌大菜的紅燒鯉魚(或其他魚肴)被服務人員恰如其時地獻了上來了。訓練有素的服務人員把盛有紅燒鯉魚的盤子放在桌面上,轉動桌面使魚頭恰好對準席中最尊者。若桌面不能轉動,則將盛有魚的盤子直接放在最尊者的面前,魚頭對準最尊者。此時,誰也不準再轉動桌面,正在進行敬酒或行酒令的也須暫停。
主人壹般會按照?頭三尾四?喝魚頭酒的規矩,先讓魚頭對著的客人喝三杯酒,魚尾對著的則陪客人喝四杯酒。由於魚尾是分叉的,有時會對著兩個人,這時喝魚尾酒的將會是兩個人。有時陪客人喝魚頭酒的是坐在客人左右兩側的人,其勸酒詞往往是?魚眼放光,左右喝光?之類。魚頭、魚尾酒喝完,有時還會講?腹五背六?,即對著魚腹的要喝五杯酒,對著魚背的要喝六杯酒。
嚴格按照?頭三尾四、腹五背六?的規矩是要喝很多酒的,客人可能不勝酒力。故有些地區采取變通的方式,魚頭對著的客人只喝壹杯魚頭酒,魚尾對著的則陪喝壹杯魚尾酒。喝完魚頭、魚尾酒,喝過魚頭酒的尊者往往夾取少許蔥絲、芫荽等蓋住魚的眼睛,壹邊說?壹蓋不喝?,壹邊請人們***同品嘗。
河南人之所以如此重視喝魚頭酒,與當地的鯉魚文化不無關系。鯉魚是河南的特產,肉質鮮美。在民間,鯉魚跳龍門的故事廣為流傳,在人們的心目中,鯉魚就是龍的化身。在婚慶喜宴等正式宴席上,壓桌菜往往缺少不了紅燒整條大鯉魚。喝魚頭酒,寓有對鯉魚格外看重的含義。在喝魚頭酒的過程中,又體現出對客人、尊者、長者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