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如何運用本量利分析進行經營決策分析

如何運用本量利分析進行經營決策分析

本量利分析是指在對成本按形態劃分的基礎上就成本、業務量、利潤三者之間的依存關系所進行的分析。即以數量化的會計圖形來揭示售價、銷量、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總額以及利潤等有關因素之間內在的、規律性的聯系。

本量利分析是現代成本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運用本量利分析不僅可為企業完成保本、保利條件下應實現的銷售量或銷售額的預測,而且若將其與風險分析相聯系,還可為企業提供化解經營風險的方法和手段,以保證企業既定目標的實現;若將其與決策相結合,可幫助企業進行有關的生產決策、定價決策和投資項目的不確定性分析。此外,本量利分析還可成為編制全面預算和控制成本的基礎。 促使人們研究成本、數量和利潤之間關系的動因,是因為傳統的成本分類不能滿足企業決策、計劃和控制的要求。企業的這些內部經營管理工作,通常以數量為起點,而以利潤為目標。企業管理人員在決定生產和銷售數量時,非常想知道它對企業利潤的影響。

管理人員需要壹個數學模型,這個模型應當除了業務量和利潤之外都是常數,使業務量和利潤之間建立起直接的函數關系。這樣,他們可以利用這個模型,在業務量變動時估計其對利潤的影響,或者在目標利潤變動時計算出完成目標所需要的業務量水平。建立這樣壹個模型的主要障礙是成本和業務量之間的數量關系不清楚。為此,人們首先研究成本和業務量之間的關系,並確立了成本按性態的分類,然後在此基礎上明確成本、數量和利潤之間的相互關系。 本量利相互關系的研究,以成本和數量的關系研究為基礎,它們通常被稱為成本性態研究。所謂成本性態,是指成本總額對業務量的依存關系。在這裏,業務量是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水平的標誌量。成本有不同的性態,大體上可以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固定成本是不受業務量影響的成本,變動成本是隨業務量增長而正比例增長的成本。在把成本分解成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後,再把收入和利潤加進來,成本、銷量和利潤的關系就可以統壹於壹個數學模型。

建立本量利方程式涉及的基本因素包括以下5個,即售價、單位變動成本、產銷量、固定成本總額,目標利潤。依據上述諸因素之間的關系,即可建立有關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方程式。 目標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變動成本總額+固定成本總額) 保本點,是指能使企業達到保本狀態的業務量的總稱。既在該業務量水平上,企業收入與變動成本之差剛好與固定成本持平。

盈虧平衡分析分析 盈虧臨界分析是本量利分析的壹項基本內容,亦稱損益平衡分析或保本分析。它主要研究如何確定盈虧臨界點、有關因素變動對盈虧臨界點的影響等問題。並可以為決策提供在何種業務量下企業將盈利,以及在何種業務量下會出現虧損等信息。

我們在後面的案例分析中將主要考慮盈虧臨界點的確定問題,在這裏,我們先給出盈虧臨界點的概念和壹些基本公式。 盈虧臨界點,是指企業收入和成本相等的經營狀態,即邊際貢獻等於固定成本時企業所處的既不盈利又不虧損的狀態。通常用壹定的業務量來表示這種狀態。

利潤=單價*銷量-單位變動成本*銷量-固定成本,令利潤等於零,此時的銷量為盈虧臨界點銷售量。

盈虧臨界點銷售量=固定成本/(單價-單位變動成本) 盈虧臨界點銷售額=固定成本/邊際貢獻率

盈虧臨界點作業率=盈虧臨界點銷售量/正常銷售量,這個比率表明企業保本的業務量在正常業務量中所占的比重。由於多數企業的生產經營能力是按正常銷售量來規劃的,生產經營能力與正常銷售量基本相同,所以,盈虧臨界點作業率還表明保本狀態下的生產經營能力的利用程度。

如將成本、銷量、利潤的關系反映在直角坐標系中,即成為本量利圖,因其能清晰地顯示企業不盈利也不虧損時應達到的產銷量,故又稱為盈虧臨界圖或損益平衡圖。用圖示表達本量利的相互關系,不僅形象直觀、壹目了然,而且容易理解。

  • 上一篇:如何腌制綠蒜
  • 下一篇:漁網的分類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