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中創設情境壹定要符合學生年齡特征、貼近學生生活。要通過創設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生活情境,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激起對數學的興趣。如:教學《兩位數加二位數的口算》時,創設情景:①二(1)班和二(2)班能合乘壹條船嗎?②二(3)班和二(4)班能嗎?此計算內容,從乘船這個現實生活中提取學習材料,借助生活情景激發探究熱情。在設計情景時,通過壹條船能坐68人和四個班各個班的人數這些相關數學信息引出計算內容。提出問題後重點解決31+23和32+39是怎麽計算的?生1:1+3=4,30+20=50,50+4=54;生2: 32+30=62,62+9=71。師:如果把此情景放在解決問題的課上,主要解決為什麽要這樣列式31+23,是因為二(1)班和二(2)班的人數合起來就可以知道能否合乘壹條船,所以要用加法做。評析:從具體情景中引導學生分析提供信息與所求問題之間的關系來引導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使計算教學與情境創設有機結合。
2.小學數學教學利用遊戲活動進行計算教學
低年級學生比較喜歡有壹定主題和角色的社會化遊戲,可安排壹些饒有趣味的動手、動口的遊戲,培養學習興趣。如,①練習口算時,采取開火車的形式。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既獲得了玩的樂趣,又使知識得到鞏固,大大提升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使他們更加喜愛數學。②在學習整數四則計算後,組織壹次計算比賽。在比賽時,學生積極參與並仔細檢查,成績出來以後,生1春風得意;生2懊惱萬分,只恨自己當時沒有再認真壹點檢查。評析:這樣在遊戲活動中進行了計算教學。
3.小學數學教學中利用動手操作使算法抽象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果算理不清,無法適應計算中千變萬化的各種具體情況,在計算教學中重視算理和算法是壹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如:王老師上示範課《分數與除法》時,開始從壹個同學的生日引出分蛋糕這壹生活情景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知道數學知識來源於實際生活的需要。在教學中為了能讓學生充分理解3÷4的算理,讓每個學生都動手操作把3塊餅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可以有幾種分法,引導動手操作,得出兩種不同的分法,引出兩種含義。評析:此學習活動是壹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感悟新知識。課件的生動演示更能讓學生明白分餅的過程。另外有的計算題會讓學生對算理和算法了解不夠深入。如:75+25×3往往很多同學做成(75+25)×3,以為是利用了乘法分配律。原因是對乘法分配律的算理理解得不透徹。因此在算理直觀與算法抽象之間應該架設壹條橋梁,讓學生在剪拼圖形的過程中逐步完成“動作思維——形象思維——抽象思維”的發展過程。
4.小學數學教學中關註算法多樣與算法優化的組合
《課標》指出:因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在計算教學中,從某壹教學內容來說,也許沒有哪壹種算法是最好的,最優的,從算法教學的整個系統來看,必然有壹種方法是最好的,最優的,是學生後繼學習的需要。因此這兩者是辯證統壹的,既要重視算法的“多樣化”,也要重視算法的“優化”。
如何統壹?關鍵在於算法的交流和計算方法的體驗上。算法多樣化是由學生的知識儲備、生活經驗、看事物的著眼點、思考方式等不同所必然會產生的,而算法交流和算法體驗是理解、優化算法的重要基礎,學生在交流和體驗中逐步學會“多中選優、擇優而用”的思想,學生才會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教學質量才會提高。如:教學3/4-1/2時,通過獨立思考,得出兩種計算現象,在兩種計算現象的辨析中想到可通過折紙塗色,化小數這兩種方法得出正確的得數,在思辨中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體現學生的個性。評析:在各種方法交流之後教師並沒有馬上指出通分是比較優化的計算方法,而是把優化的權力交給學生,在充分體驗與感悟下自覺地進行優化。接著師:有用化小數計算的嗎?為什麽?及時引導學生對多種算法進行梳理,使學生深刻體會運用通分的方法是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最優的,同時讓他們逐步學會“多中擇優,優中擇簡”的數學思想方法。 5.小學數學教學中讓學生把握計算法則要害
小學數學大綱強調,筆算教學應把重點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據算理,把握法則,再以法則指導計算。學生把握計算法則要害在於理解。既要學生懂得怎樣算,更要學生懂為什麽要這樣算。如:教學《用兩位數乘》時,讓其理解兩點:①24×13通過直觀圖使學生看到是求13個24連加的和是多少,可以先求出33個24是多少,再求10個24是多少,然後把兩個積加起來,生明白:計算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要分兩步乘,第三步再相加,這樣使學生看得見,摸得著,通過例題教學,使計算的每壹步都成為有意義的操作,在操作中理解算理,把握算法。②計算過程中還要強調數的位置,用另壹個因數個位上的數去乘壹個因數個位上的數所得積對齊寫在個位上,用十位上的數去乘壹個因數十位上的數所得積對齊寫在十位上,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數位對齊的道理。評析:通過反復練習,能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把握法則。
6.小學數學教學中強調估算和驗算,保證準確率 小學數學教學中估算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生產中,對壹些無法或沒有必要進行精確測量和計算的數量,進行近似的或粗略估計的壹種方法。如:估計壹定空間的人數,壹段距離的長度、壹個房間的面積、壹定款項可購的貨物數等。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估算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在估算教學中,要認真引導學生觀察,分析、進行準確判斷,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如:693擴大8倍大約得多少?993×8應等於7944。要學生用估算的方法檢查積的最高位有沒有錯誤,先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判斷,993接近1000,用1000×8等於8000,993小於1000,積小於8000是正確的。培養學生直覺思維能力,養成了估算和驗算的習慣,是計算正確的保證。
7.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評價,明晰算理
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評價,明晰算理。如:教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時,師出示:計算3+4= ;0.3+0.4= ;3/10+4/10= ;師引導:3個1加4個1等於7個l;3個0.1加4個0.1等於7個0.1;3個1/10加4個1/10等於7個1/10。師又出示:計算:1/4+1/5生生互動討論得出。生1:1/4+1/5=0.25 +0.2=0.45師點評:將異分母分數加法轉化成小數加法,將未知轉化成已知,能夠解決問題。生2:將異分母分數加法轉化成同分母分數加法,從而解決問題。師引導學生比較兩位同學的思路,將異分母分數加法轉化成小數或同分母分數加法,實質上將不同的計數單位轉化成相同的計數單位,再進行計算,運用了轉化策略,將未知轉化成已知完成計算。但深入思考,學生對異分母分數加法的算理真的清晰嗎?師綜合學生的回答,通過評價點撥出算理,使學生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思考,同時明晰算理。
總之,在計算教學中,應從教材的特點出發,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兒童的心理特點出發,聯系現實生活,聯系遊戲活動,設計多樣化的練習,為學生創設壹個充滿童趣、富有活力,讓學生樂學、愛學的學習環境,使枯燥的計算教學煥發出新的生命力,讓計算的課堂變得讓學生有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