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的民居稱作“厝”,其中有壹種是模仿“皇宮”風格的建築——“紅磚厝”,它是我們家鄉特有的建築。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古大厝逐漸破敗和消失,而流逝的不僅是兒時的回憶,更是壹種文化,作為學生我們當然無法保護和開發,但是懷著壹種認識與傳承的心情,我們去研究閩南建築風格。我們課題組成員制定研究方案,從建築藝術、形式、裝飾、文化內涵四個方面進行研究,利用周末時間對家鄉的古民居進行實地考察,采訪當地群眾,拍攝照片,選取學校周邊典型的紅磚厝進行研究,同時也到圖書館、網絡教室查找資料及圖片來完善研究內容,完成如下研究報告:紅磚厝的傳說紅磚厝在福建的其它地方是很少見的。至於其中緣由,還得從“臭頭皇後”的故事說起。相傳唐昭宗光化年間,惠安縣黃田(今張阪後村)人、工部侍郎黃納裕的侄女黃小厥,有幸被閩王王審知選入宮中,因其才貌雙全後來又被立為王妃。黃小厥小時候頭上曾長過壹層蠔殼般的癩瘡,所以後人戲稱她為“臭頭皇後”(鄉間人把王侯的配偶稱作“皇後”)。但正是這個“臭頭皇後”,即使在貴為王妃之後,仍舊壹心掛念著家鄉人民的疾苦。有壹年春天,福州連續下了幾天的傾盆大雨。黃皇後在宮中焦慮不安,因為每年的這個季節,離福州不遠的閩南地區也正值雨季。她深知家鄉的父老鄉親身居茅屋,地處濱海,遇到大雨加上大風,經常是茅飛屋塌,苦不堪言,因而很是憂傷。閩王瞧在眼裏,忙問何故。黃皇後便將情況如實說了。閩王沈思片刻,便道:“愛妃,這事好辦,寡人賜妳府上建皇宮式房屋,如何?”黃皇後聽罷,眼睛壹亮,立即跪下謝恩。對傳旨太監說道:“陛下賜我府可建皇宮式的房屋,妳速去傳旨”。閩王說的“妳府上”是單指黃皇後的家,這時她說成“我府”是故意含混其義,讓太監誤以為是指整個泉州府,以造福家鄉。於是整個泉州府,特別是達官、豪紳、富商和華僑,甚至普通百姓人家,紛紛仿效王府的樣子造起了房子,這種房屋形似殿宇,富麗堂皇,既有天井相隔,又有回廊連接,布局合理,雍容穩實,氣勢宏大、環境幽深,像宮殿壹樣金碧輝煌。後來,閩王接到密報說泉州有人企圖謀反,竟敢建造皇宮式房屋,不由得大怒,下旨責令他們停造,並要追查處罰。後來太監提醒是他自己準許的,他才恍然大悟,明白個中原因。但所謂“君無戲言”,既然是自己說過的話,最後也只好作罷。於是閩南就出現了很多皇宮式的民居。當然這不過是傳說,其實閩南大多喜歡建造皇宮式的房屋,是因為在閩南人心中皇帝是至高無上的,皇宮是世界上最美、最高貴的建築,所以閩南人富裕後便蓋起了他們心目中向往已久的富貴、豪華建築。閩南文化中保留著很濃厚的中國文化傳統和審美習慣,這種建築風格正體現出了閩南文化的這壹特點。紅磚厝的藝術風格建築風格,是從建築作品的內容和形式的同意中體現出來的獨特藝術特色,是建築設計者的文化人格在作品中的綜合體現。閩南的紅磚厝早期以官似大厝為主,在建築造型上華麗古典,嚴肅大方,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裝飾手法多樣,建築群中的雕刻藝術手法精湛,線條流暢,構圖完美,充分體現了泉州地區古建築巧,美,秀,雅的風格,同時也將能工巧匠的藝術才華和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表現得淋漓盡致。由於“紅磚建築”在外觀上色彩艷麗,且其風格上多體現出中西和壁的特點,戰線出獨特的形勢魅力。紅磚厝的形式美感“紅磚白石雙撥器,出磚入石燕尾脊”。這壹切都是泉州紅磚厝建築形式的特色,是它的獨特個性,它從壹個側面反映著這座有著數千年歷史的文化名城的風采。“出磚入石”是閩南紅磚區建築中壹種十分獨特的砌墻方式,利用形狀各異的石材和紅磚交壘疊砌,因其外觀而得名。相傳明末,閩南地區發生大地震,地震過後當地人民就地取材,利用坍塌破碎的磚、石、瓦、礫構築成了這樣壹道獨特的墻體,後來被人們廣泛應用,沿襲成風。用這種方法砌成的墻不僅堅固防盜、冬暖夏涼,而且古樸美觀,成為我國民居建築藝術的壹大傑作。
紅磚厝另壹個引人註目的是它外觀上的色彩與團形成了“面”的形式。紅色在中國文化中象征著跡象,喜慶,是宮廷建築中最常用的壹種色彩。在泉州古民居中,建造者並不巖石自己對於崇高身份和地位的向往,都有意無意地選擇了紅色來作為民居建築的基本色調。紅磚厝的裝飾風格在建築裝飾上,紅磚建築極好地發揮了紅磚的風格特色,更將閩南巧匠們的藝術性與創造力發展到極致。紅磚厝的建築裝飾,是能工巧匠們按照實用的要求創造出的物質實體,同時又是在加工過程中運用美的規律創造出的獨特藝術形式,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如:在門楣窗楣,墻面轉角,建築立柱上不僅有精細的雕刻團,其色彩的講究也使紅磚的美感得到完美的體現,戰線了紅磚建築的獨特內涵。座座屋脊高翹,雕梁畫棟,門前墻磚石浮雕,立體感強,窗梭鐫花刻鳥,裝飾巧妙華麗,門墻廳壁書畫點綴,制有壹番情趣,篆隸行楷,各具韻味,留下較多當時名流的書畫。書畫如墨、彩、金、素等色彩斑讕;匾額如書、卷、扇、菱等別具壹格;門窗如圓、拱、菱、方等形式多樣。隨處可見的木雕、泥塑、磚雕及石雕,工藝精美,多數采用透、浮、平雕等手法。雕琢內容豐富多彩,有禽獸,花鳥、魚蟲、山水人物,圖案古博。隨處可見的木雕、泥塑、磚雕及石雕,工藝精美,多數采用透、浮、平雕等手法。雕琢內容豐富多彩,有禽獸、花鳥、魚蟲、山水人物,圖案古博。古民居精美的雕飾,不僅集中表現了閩南成熟的雕塑藝術,而且反映了受印度佛教、伊斯蘭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築藝術的影響,被譽為“閩南建築的大觀園”。紅磚厝的文化內涵紅磚厝具有按中軸線對稱排列,多層次進深、前後左右有機銜接等特點。其間數取奇數,壹般作三開間或五開間,進深有壹進(壹落)、二進、三進,乃至四進、五進。大門左右各有壹間下房,合稱“下落”。“下落”之後為天井,天井兩旁各有壹間廂房(或稱“崎頭”)。過了天井就是主屋正厝,中間是廳堂和後軒,它的左右各有前後房四間(俗稱大房、後房),是住室和起居間,合稱“上落”。“上落”的房間也有講究,兄弟分家時,以東大房為尊,其余類推。“光廳暗房”是泉州傳統民居的特點。廳堂是祭祀祖先、神明和接待客人的地方,面向天井,寬敞明亮。而臥室房門懸掛布簾或竹簾,房頂天窗很小,房內幽暗。有的大厝前面加門庭(俗稱“大埕”),東西兩側和後軒外面加護厝,有單護厝、雙護厝、環護厝之分,作臥室或雜物儲藏間用,並且在門庭四周築起圍墻,成為壹個封閉型規整獨立的建築群。為了避免外人窺視院內活動,大門只有逢大事時才開啟,入門處正中又置有木板壁或屏風,平時都由兩側邊門進出。所以,在文化內涵上,既體現了與中國封建社會自然經濟相適應的封閉式主次尊卑尚禮氣氛,又讓人感受到海洋文化的影響。泉州現存明清時期官式大厝的典型代表,有南安官橋的蔡資深古民居建築群和石井的中憲第,晉江的楊阿苗故宅和青陽的莊用賓故居等。所以,我們在研究中認識到了紅磚厝是泉州文化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涵蓋了建築學、工程學、藝術、文化等內容。實際上,紅磚大厝在千百年來形成的獨特風格,在中國建築中也是占有壹席之地。隨著房屋改造、自然損毀等,很多古建築都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現代的工匠、設計部門,對古建築傳統的建造流程並不是很清楚,這造成了建築、文化方面很大的損失。因此,保護傳統紅磚厝、古建築應該引起政府部門的重視。
上一篇:河北省文化傳統面貌與特征包括運河文化下一篇:誰知道二人轉搞笑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