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國,嬰兒剛滿3個月時,父母把嬰兒頭頂周圍的頭發刮掉,正中留個髻。可能是嬰兒頭頂部較薄,若全部刮得光光的可能會發生意外危險,所以留下髻就可以起到防護作用,等髻長得能紮辮時,就紮上辮子,在臉前搖來晃去,使孩子顯得更加活潑可愛,而孩子的美也就在於怎樣打扮發髻。
壹般當小孩長到規定的年齡,即女孩11歲、男孩13歲時,被認為進入了青春期,就開始正式剃髻了。先挑選黃道吉日,布置舉行剃髻禮的地點,準備裝聖水的鍋和紙幣、百慕達草等;再準備壹個盤子,裏邊放上刮刀、剪刀;還要邀請和尚前來吃齋、念經。
舉行剃髻禮那天早上,被請的和尚前來吃齋。齋後,將已經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小孩,領來坐在和尚面前聽經。和尚念壹些吉利、祝福的經文後,剃髻禮就開始了。剃髻的順序是這樣的:最受尊敬的老人先剃壹撮,接著家族宗親的代表剃壹撮,父母再剃壹撮。剃好後,把紙幣、銀幣、百慕達草插進髻裏。此時,鳴槍三聲,以示祝賀。剩下沒剃完的頭發再交給剃髻師傅剃完。最後,將和尚帶來的聖水灑在小孩身上,剃髻禮就結束了。
和尚回廟後,要宴請前來參加剃髻禮的客人。古時候,還要在半夜時分請人給客人們講故事等。而現在,剃髻禮基本上變成了壹種節日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