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洞山文化公益課:陶藝——讓孩子內心寧靜自如放松的壹門技藝

洞山文化公益課:陶藝——讓孩子內心寧靜自如放松的壹門技藝

生命是鮮活的,教育也應是如此。

洞山文化的陶藝課,向來受小朋友們歡迎。不但是因為陶藝是壹門開啟孩童心智的藝術,更因為它是壹門創造性活動,能以生動的方式帶給孩子們以樂趣。

在去給孩子們上課前,我們了解到壹個很重要的信息,同安其實也是瓷土的出產地,孩子們家邊上就隨處可見陶藝家用來制作藝術品的瓷土,可惜現在的孩子們已經鮮少主動玩泥巴。乃至洞山文化的課程老師到同安學校上課時,了解到孩子們是第壹次這樣來“玩泥巴”,而其實這種豐富柔軟的瓷土就在孩子們身邊,卻從來沒有被大家註意到。

下面我們來了解壹下有關陶藝的點點滴滴:

陶藝是壹門綜合性藝術

從書面上來解說陶藝:它是集繪畫、書法、雕塑、裝飾、人文於壹體的綜合性藝術,陶藝活動能不斷提高孩子的審美素質,觀賞精美絕倫的陶藝作品也能啟迪孩子去感受美、理解美、鑒賞美和表現美。泥塑作品的直觀性、形象性是實施兒童美育提高審美情趣的有效途徑。

陶藝讓人親近自然,自由放松

人類與生俱來就有壹種親近大自然,親近泥土的天性。濕潤柔軟的陶土非常富有可塑性、多變性,陶藝的學習過程使少年兒童感到親近自然、自由放松,也是孩子釋放自我、綻放童真、增強自信心的壹個有效方式,它同時也是能通過觸覺、視覺,感覺引人向善的樸實方式;也是兒童們以幼小的心靈接觸中國傳統文化壹門路徑。

陶藝是手眼心協調的壹門藝術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兒童的興趣。”

陶藝課中,孩子們的身體可自由活動,雙手可敲打、揉搓、拉、團,動作自由、隨心所欲,學習熱情高漲,思維處在積極主動狀態。

只有鍛煉其雙手,才能啟迪其心智,促進藝術發展,雙手活動是思維產生的源泉。

通過陶藝的學習,孩子捏、揉、搓、拉泥巴時,手、眼、腦並用,促進了左右腦的細胞活動,對孩子的手、眼、腦協調發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陶藝讓人內心自在寧靜

陶藝是壹門需要耐心、需要細心、需要認真用心體會的課程。

壹件作品,需要花不少時間反復修改和制作,塑型、上釉、燒制,在不斷的實踐中,孩子們通過自我探索了解泥塑的規律和要求,慢慢地學會了細心和耐心,學會了細致做事的,塑造了健全而優良的人格。

我們相信,兒童通過長期的陶藝學習,其創造能力、審美能力、綜合智力將受益終身。普及陶藝教育,使受教育者的創造潛能得到充分開發,孩子的未來更加有希望。

CHINA與china

我們於同安學校的公益陶藝課程,在解釋CHINA壹詞的由來中展開。

課程老師告訴小朋友們,CHINA壹詞,大寫是代表中國,小寫是代表瓷器。這是因為世界瓷都江西景德鎮市在古代時曾叫昌南,表示昌河之南的壹個小鎮,昌南的直譯就是CHINA壹詞發音。由此告訴小朋友們,陶瓷藝術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重要的地位。

接下來老師們為小朋友們大概普及了陶藝成型的三種基本技法,分別是拉坯、泥板、和盤泥條,接下來就到了動手實踐的環節,孩子們心明眼亮,歡樂洋溢在臉上,教室裏充滿了自由愉快的輕松氛圍。

接下來欣賞壹組現場的照片吧:

在工具發放完畢後,課程老師先帶領同學們制作壹個容器的底部。

接下來把泥條盤在做好的杯底上面。

制作加固泥條和杯底的小泥條。

鏈接泥條和杯底。

所有的環節課程老師和助教們都耐心的指導和幫助每壹組同學完成。

漸漸的盤完所有的泥條

加固我們的“小作品”把泥條內部掛平,讓泥條粘在壹起。

再把泥條外部也刮平

兩節課的時間過得飛快,可惜我們大家並沒有最終完成我們的“作品”

在壹片“哀嚎”聲中,同學和老師們非常不舍得結束了陶藝作品接下來的制作流程。

但課程老師依然鼓勵小朋友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作力,簡簡單單的直筒泥條由此變得千變萬化。

最後,小朋友們掛在老師身上,以此“挽留”課程老師……

願這壹次的陶藝課能夠給孩子們內心播下壹顆愛自然愛藝術的種子,願孩子們都能在健康快樂中自如成長,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 上一篇:河北有什麽小眾卻很值得壹去的景點?
  • 下一篇:淮陽縣的歷史縣誌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