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盛這樣說:世界再嘈雜 匠人的心絕對是安靜的 面對大自然森林的素材 要先成就它,它才能成就我。
可見,匠人精神:是壹種做事的態度,專註做壹件事,做到盡善盡美精益求精,匠人精神體現了專註與堅持的魅力。
來自於上海的旗袍大師,褚宏生,讓中國的旗袍之美名揚國際!被譽為百年上海的旗袍傳奇!出生於1918年的褚宏生,16歲開始學徒,從“小裁縫”做到“老裁縫”用了80余年。
經過他密密縫縫的旗袍不下五千件。先後為影後蝴蝶,宋氏三姐妹,杜月笙,鞏俐,孟庭葦等等手工縫制旗袍,用孟庭葦的話說:他做的旗袍就像皮膚壹樣。
褚宏生旗袍店的特點在於對尺寸的精準,就是根據不同客人的身材旗袍進行量身定制手工修改。旗袍最講究"可身",多壹分則肥,少壹分則窄。
做壹件旗袍,需要量衣長、袖長、前腰部、後腰部等26個尺寸,褚宏生的皮尺在客人身上的各個部位遊走,量出壹套旗袍的尺寸,他瞇起眼睛,腦海裏已勾畫出成衣的模樣。
有壹次影星鞏俐特意安排自己的助理過來找褚宏生做旗袍,她很多通告無法親自來到店裏,助理只拿出壹張鞏俐拍戲時穿旗袍的照片,褚師傅通過目測決定給鞏俐做衣服!在了解了相關的幾項數據後,又結合鞏俐本人的氣質和材料以及對材料的喜好,褚宏生硬是做出了壹件讓鞏俐感到非常合身的海派旗袍!
旗袍匠人褚宏生說自己就是做了壹輩子旗袍的"裁縫",他用畢生心力沿襲傳統工藝,專註做旗袍,讓每壹件旗袍不僅體現了女性美,更弘揚出了東方文化,讓中國旗袍之美點亮世界。褚老壹針壹線間旗袍的熱愛,對尺寸的精準把握以及謙卑敬業的態度,讓我們由衷贊嘆,更是用自己的身體力行續寫著匠人傳奇。
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手工制作離我們的生活漸行漸遠。很多大型企業實現了機械化自動化,大量的流水線作業讓工人們冷漠和疲憊。甚至機器人的加入讓產量年年翻倍,質量卻成了“差不多就行了”。
正是這種對產品質量的差不多,讓多少礦工失去生命。小張是某國有企業的車間工人,主要給煤礦企業生產液壓支架。工作枯燥乏味不說,還有毒有害。無論春夏秋冬,小張和工友們都是穿著厚厚的工作服,裏面還要套上保暖衣保暖褲,冬天還好夏天車間裏又悶又熱,天天出痱子。
這讓工人們苦不堪言。由於工廠實行計件制,大家都忙於多出數量,多掙錢,有些時候,並沒有嚴格按照生產工藝生產,想著差不多就行了,也許質檢查不出來。事實上,質檢部門也是同樣的心理,對於出口國外的產品把控嚴格,層層把關。
而銷往國內的尤其偏遠地區小礦井的,質檢也是睜壹只眼閉壹只眼。為什麽?因為價格低,工廠利潤低,自然制作成本也受到了壓縮。工人們忙著賺錢,工廠疏於對質量的把控。導致礦井坍塌時,液壓支架形同虛設,礦工的生命得不到壹絲保障。
試問,質量就是生命只是壹句口號嗎?對待工作的態度呢,加工的專註到哪裏去了?難道基層的工作就不需要匠人精神嗎,這樣的產品也能貼上中國制造?
嚴謹,壹絲不茍。不投機取巧,必須確保每個部件的質量,對產品采取嚴格的檢測標準,不達要求絕不輕易交貨。用專註的態度,壹流的服務去創造市場價值。這不是壹代人的使命,需要壹代又壹代匠人的傳承。
無論各行各業,妳是商人,企業家,理發師,還是車工木工,都是匠人精神來打磨自己。不管傳統手工制作還是機械化量產,都要讓沒壹件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讓中國範兒的名片更閃亮。
工作是壹種修行,將畢生歲月奉獻給壹門手藝、壹項事業、壹種信仰,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如果做到需要壹種什麽精神支撐呢?那無疑是匠人精神,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秉承匠人精神,並世代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