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淺談各古箏流派特點

淺談各古箏流派特點

淺談各古箏流派特點

 導語:傳統的箏樂分為南北兩派,但仍可以做更進壹步的較為細致的區分,諸如河南箏、山東箏、潮州箏、客家箏、浙江箏等。這是漢族箏樂的五個主要流派。下面就由我淺談壹下各古箏流派特點,大家壹起去了解壹下吧!

淺談各古箏流派特點

 1、河南箏:

 “奮逸響”恰似河南人的性格和語言高亢粗獷,明郎諧趣。當然,這指的是壹般風格。河南箏在演奏上有壹個很大的特點和這壹風格當吻合,就是右手從靠近琴碼的地方開始,流動的彈奏到靠近“嶽山”的地方,同時左手大幅度的揉顫,音樂表現很富有戲劇性也很有效果,在河南箏中,把定這壹技巧稱為“遊搖”。

 河南箏的曲目可以說是直接來自民間說唱音樂和戲曲音樂,河南曲子是民間歷史悠久的民間說唱音樂,清以後衰落,只有南明地區還十分興旺,所以又稱之為南陽鼓子曲,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帶有唱詞的“牌子曲”和純器樂的“板頭曲”,等在其中作為重要的伴奏樂器出現,同時,也脫離了說唱而獨立演奏。過去,藝人相見,就經常首先演奏壹首板頭曲以會知音,並易名為《高山流水》,這或許是撫今追者,跟鍾子期與俞伯牙結為知音的故事相關系吧!今天所保存下來的許多河南的傳統曲目中,大量的就是這種板頭曲,人們常稱之為“中州古曲”,如《哭周瑜》、《蘇武思鄉》等都是。

 在河南曲子中,壹些短小的曲牌在流傳過程中又逐漸形成了壹種有角色分工,可以上臺表演的形式“小調曲子”今天已成為壹個著名劇種“河南曲劇”,小調曲子原來比較簡單,但是後來,旋律發展了,箏在伴奏中地位重要,在演奏上也逐漸具備了它的個性,這兩者的結合,形成了它在音樂上獨有的美,給人以吸引力。

 2、山東箏:

 山東和河南兩地區相鄰,從語言到習俗有許多相近的地方。山東箏也有很長時間的歷史,如《戰國策·齊策》有記:“臨淄其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擊築、彈箏。”所以有不少人稱山東箏為齊秦。而今天所保留下來的許多山東箏曲就是出自山東琴書,其中壹部分是作為琴書的前奏出現的琴曲,跟河南板頭曲相似,有六十八板“大板曲”,像《漢宮秋月》等,另外,也有由山東琴書的唱腔和曲牌演變而來的,如《鳳翔歌》。

 山東箏過去用的是十五弦,外邊低音部分用的是七根老弦,裏邊是八根子弦,俗稱“七老八少”,演奏時,大指使用頻繁,剛鍵有力,即“花指”,也是以大指連“托”演奏的,下花指為多,而左手的呤揉滑則剛柔並存,鏗鏘,深沈,壹如山東人的個性耿直,樸實,通過語言和音樂似乎也表明了這壹點。

 3、潮州箏:

 在廣東,有壹個非常著名的樂種——潮州音樂,隨著潮汕人的足跡,潮州箏和潮州音樂的流行範圍很廣,由中國的內地以至海外許多地區,我們都可以聽到這壹富有有南國情調和色彩的音樂。

 潮箏和潮樂壹樣 ,都有“重六”“輕六”等好幾個調的叫法,歸結起來,實際上就是彈琴時通過左手按音的變化,以達到幾種音階和調式的組合形式,而且音律也不同於十二平均律和其它地方的民間音樂,潮汕語言比較平和,潮箏音程的跳動也不大,比較文靜委婉,按滑的起伏變化則細膩微妙,主要是起潤飾作用,但是,右手彈弦後,左手多數以呤揉按滑來加以潤飾,也就是潮州樂人所說的“彈按尾隨”的手法, 這壹手法的運用加上“勒弦”加花的頻繁使用,形成潮州箏流暢華麗,溫文爾雅的流派。

 壹般來講,在潮箏中,“輕六”調表現的情趣比較明快;“重六”比較深情莊重;“活五”調具有六聲音階的特色,表同比較悲惻纏綿,“反線”調表現則為放松活潑;還有壹個“輕三重六”調 ,如《柳青娘》《寒鴉戲水》都是潮州箏的代表作。

 4、客家箏:

 客家箏也是廣東的壹個著名流派,客家音樂體系中的箏曲,亦稱中州古曲。在我國諸多箏藝流派中以古樸,典雅而著稱,它源於廣東梅縣大埔地區。

 客家箏曲是客家音樂中的“絲弦音樂”的合奏形式,經過歷代客家箏人的豐富、充實、發展,提煉而成的獨奏形式。演奏每首曲子開始壹般都采用較自由的慢速度,轉入正常速度後,逐漸加快,再轉慢結束。樂曲的反復次數較為自由。客家箏曲還很重視樂曲的“板數”,並且常用板數來分類,壹般把有六十八板的樂曲稱大調,這是河南板頭曲壹致的,當然從音韻上來講,則不像河南箏那麽高亢激昂,而是以為古樸之美,典雅大方見長,客家箏突出了豐富,多變的左手按滑音。

 由於傳統客家箏的型制采用金屬弦線,除可自如地呤弦外,還為延長余音和“作韻”創造了條件,而歷代客家箏即利用這種條件配以豐富,多變的左手按滑音而形成客家箏的獨特的典雅特點,較之諸多等藝術流派等曲更具內涵和深度,主要表現在:上滑音,下滑音,下方回滑音,延長數拍的上、下方重顫音。

 所以客家箏曲既能訓練左手 ,又能檢驗其左手的功底,更好的鍛煉左手。

 5、浙江箏:

 流行於浙江,江蘇壹帶。又稱杭箏,武林箏,著名的大詩人白居易,亦是壹位出色的音樂評論家,他在杭州和蘇州當刺吏的時候就寫過多首聽箏的詩,從近代的壹些資料來看,杭箏和過去流行的壹種說唱音樂的杭州灘箏有濃厚的關系,而且慢慢地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四點”,演奏手法。從技巧角度來講,在其他流派的箏樂中有采有,但不像浙江箏用得突出 ,明顯的形成了壹種演奏上的特點,並且還有了專稱,“四點”手法在浙江箏中的運用常給人以活潑明快的感覺,在現代創作的壹些箏曲中,也常采用這壹手法。

 其另壹個特點,就是“插指”的運用,它是以大指作細密的搖動來演奏,其效果極似弓弦樂器長弓的演奏,嚴格來說,這是在其他流派的傳統箏中所沒有的,因為其他流派所稱的“搖指”或“輪指”實際上都是以大指作比較快速的“托、劈”,而浙江箏的“搖指”則是顯示了它自身的特點而有別於其它派別。

 像《高山流水》壹曲,各地流傳很廣,但最早是流傳於浙江壹帶,也是浙江箏人在傳播時的重要曲目,它是壹首繪景寫意的作品,借景抒情,可以和俞伯牙與鍾子期結為知音的故事相聯系,但並不認為樂曲本身所描術的就是這壹著名的音樂故事。

 近年來,箏的演奏藝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箏的改革也進行了多種實驗,制作了多種優質精美的箏(如四川箏、上海箏、蘇州箏);箏的轉調也進行了多方面的堂嘗試,已經改革了幾種轉調箏(如營口張力轉箏,沈陽音樂學院移碼轉調箏,蘇州截弦轉調等,上海音樂學院蝶式箏),這些轉調箏擴大了箏的表現力,使箏更便於參加合奏和伴奏。

 要追溯中國最古老,最民族的樂器就要屬古琴和古箏,只有這兩種樂器才是從遠古壹直延續到現在的,然而古琴的發展比較緩展慢,它的記譜法還是古老的記譜法,也有人試著將老譜改成五線譜,但彈奏很不方便,所以發展很慢,然而古箏,從古至今經過壹代代的老藝人的改革發展和繼承才讓古箏藝術發展迅速,比如說很多現在所用的指法。

 在古代在以前是沒有的,它是在壹代代箏人在長時間的研究與演奏中突破出來的,像輪指,搖指是右手大指的甲片在手型自然半握,食指撐住大指以下腕為軸快速得往返擺動,輪指是快速的“托”劈即輪指,這只是其中的壹兩小點,還有很多很多的新技法的發明,使得古箏藝術有了壹次又壹次的突破,和突飛猛進的發展,這是所有藝人的驕傲。

 提到技法的發展不能不提其“音“的發展,在普通的二十壹弦箏上,箏壹般采用五聲音階寶弦,沒有七聲音階的某些音,也沒有各種變化,演奏出七聲音階的`所有音 ,甚至還可以演奏出多種音程度的和音,和弦,這些音的變化大多數在傳統箏曲中是不能的,但和音是演奏箏的壹個特色。

 從傳統箏現代箏都廣泛運用和音,和音,是指兩個手指同時發出聲音,如,演奏時演在旋律音的下方配壹個低八度音,從而構成和音,這樣不僅加大了音量,也增加了深厚感,除了八度和音,還有五度,四度,三度和音,另外,還可以在八度中內附加壹個音的音型,如 ,這樣使得和音更加豐富,飽滿。在音域的變化上,用轉調來完成,這在傳統箏中也是很少見的,箏的原調D調,可轉入G調(下屬關系)A調(屬關系)C調這三個調比較方便,但現代箏中E調、F調、bB調都有用到,亦是靠轉調來完成。

 而且現代箏的曲譜較之以前也有了很多很大的進步,現代曲中也會有很多是將民間說唱音樂和戲曲音樂改編而成,但是除了這些,還有更多的新曲子,是由專業的譜曲人士構思創作出來的,這使得古箏演奏藝術不僅僅是停留在民間音樂的改編上,而是有了壹個大的飛躍,例如,現代曲中的《臨安遺恨》突破了箏獨奏、合奏的演繹,而選用了用鋼琴協作,中西合並,使之不失名族特色又另有壹番風味。

 中國民族音樂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中國文化藝術不可分割的壹部分,作為世界民族音樂之林中的壹員,我覺得中國音樂也需要吸取其他音樂的持點,才能獲得新的生機,中國音樂也需要借助先進的技術手段,才能發揚光大。

 綜上所述,闡述了古箏的由來,演變及其主要流派的特點,這說明了中國箏樂成熟與發展,各個地區的箏樂都和本地區的戲曲,說唱和民間音樂相聯系的, 也正是如此,箏這件古老的樂器才能在較為廣泛的地區持續的流傳下來,各個流派箏樂的形成與發展,是和外界的影響與交流分不開的。正因此才使箏的流下來,各個流派箏樂的形成與發展,是和外界的影響與交流分不開的,正因此才使箏樂的流派顯得如此生動和豐富多彩。

;

  • 上一篇:河南《重陽奇妙遊》晚會上,都有哪些傳統習俗?
  • 下一篇:清明節有哪些傳統食俗?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