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日本文化; 影響;特點
古代日本文化主要得益於對中國文化的吸收和融合。日本吸收中國文化是多方面的、長期的歷史過程。漢字和漢文、儒學、律令制度和佛教是日本吸收中國文化的主要內容。正是在?中國文明的巨大影響下,日本公元4至5世紀就渡過了野蠻階段,進入了文明階段?。從古至今,日本文化的發展還有它自身的許多特點,有許多既不同於中國,又不同於西方的發展規律,從而形成了自具壹格的東亞文化。
1.文化的吸收性和獨立性
漢字對日本語言的產生和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最早由中國傳入日本的文字是銘文,也就是刻於鐘鼎上的文字。公元3世紀時,孔子、孟子等人的著作陸續傳入日本。這為日本文字的出現打下了基礎。公元10世紀,日本人通過簡化、模仿草書,創造了平假名,又根據漢字的偏旁部首,創造了片假名。同時,日語也保留了漢字,現代日語中常用的漢字有1945個。從歷史上看,在1000多年的時間裏,日本大量吸收了中國的大唐文化。鑒真和尚東渡的事跡就流傳甚廣。日本奈良(NARA)現存的唐昭提寺就是為了專門紀念鑒真和尚爾建。鑒真在日本大力弘揚佛學思想,是日本律宗的開山祖師。他不僅傳授佛學,還傳授百科知識,特別是醫藥知識。更為有趣的是,鑒真還是日本豆腐之祖。幾乎同壹時代的日本和尚榮西,也前往唐朝學習禪宗知識,回國後成為日本禪宗的開山祖師。值得壹提的是,他從唐朝帶回了茶種,榮西為此還專門著有《吃茶養生記》,飲茶之風由寺院傳開,榮西也成為了日本茶道之祖。1868年德川政權崩潰、明治維新開始後,日本進入了?文明開化?時期。在這個時期,日本按照11個世紀前全盤接受中國文化的方法引進西方的文明,並取得了巨大的效果,為建設壹個現代化的國家奠定了基礎。任何壹種文化的形成與發展都要受許多因素的影響,本國的和外國的歷史,以及佛教、儒教甚至基督教都曾對日本文化起過作用,日本在變化,但是卻從未真正脫離其最古老的本土文化根源。
以上這種情況可以從日本社會的許多現象看出來。現在電視、空調、汽車、電腦、出國度假等已深深地滲入了日本的普通家庭,日本人的生活表面變得無可辨認了。盡管如此,在現代化的帷幕背後仍舊保留了許多屬於日本本土文化的東西,從深層分析看,日本仍是壹個傳統的國家。例如,他們愛吃生冷的食物,比較崇尚原味;喜好素淡的顏色和天然情趣;家族勢力、家族意識和集團意識很強;民間信仰和巫術特盛;女子對男子的溫順和依賴;想發財,能發財,但發了財以後又不知所措;等等。
2. 文化的輸入與輸出
日本是個十分重視也十分善於吸收和輸入他國文化的民族,從7世紀的?大化革新?大規模地輸入大唐文化,到19世紀的?明治維新?大規模地吸收與輸入西方文化,都對日本的發展進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特別是日本在戰後,將視野再次轉向了西方發達國家,大力借鑒美英俄為代表的現代西方文化,從而實現了現代化高速發展。相比較而言,中國在歷史上就不太善於吸收其他國家、其他民族的文化,歷史悠久、地大物博固然是壹種優勢,但是如果只註意輸出而不重視輸入,不重視從其他國家、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吸取營養、不斷地發展自己,那麽這種優勢也會走向反面。
雖然日本在很多方面移植了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但是又不是照搬和全盤西化。比如佛教,國中的佛教宣揚的是?出世?思想,和尚的戒律十分嚴格;在日本,僧侶可以結婚,?僧侶?是作為壹種職業存在的。又比如說中國的儒家思想以孝為本,盡忠次之,自古忠孝不能兩全;而日本人則提倡忠孝壹體,而且忠的地位要遠遠高於孝。再比如,歐洲的管理方式講求個人主義,個人的表現占主導地位;在日本,管理中追求的理念則是團隊精神,有時為了保證團隊的利益,不惜犧牲個人利益。
隨著日本經濟的高度增長,日本向外推銷自己文化的意識越來越強烈,而且提出了戰略性的 口號 ,那就是曾任日本首相的中曾根康弘所說的?國際化?。在這方面,日本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據90年代的壹份統計資料說,由日本官方機構主持的海外文化交流項目,諸如邀請或派遣學者、留學生,開展大型文化活動等等,每年的經費預算為10億日元。日本外務省所屬的國際交流基金,鼓勵、資助的主要是和日本有關的項目,例如國外的日語教育,日本文化和文學著作的研究、翻譯和出版,或與此相關的文化活動。政府的這種大投入推銷本國文化的舉措收效顯著。日本的茶道、花道之所以享譽世界,日本的文學作品之所以有眾多語種質量較好的譯本,和這些舉措是有密切關系的。
3. 日本舊時的官方文化和民間文化
在日本古代,不論政府如何強調外來文化,可是民間文化在很大程度上還是有所保留。例如,在平安時代(公元794-1185年)大力提倡大唐文化的時代,日本所有的文人男子都用漢語寫作,但是婦女不這樣,結果她們成為日本本土文學的先驅。
在壹個很長的歷史時期內,人們可以在政府準許、控制的許多地區的界線內隨心所欲。在那裏,男扮女裝的演員、男性**者、妓女、木版畫家都能取悅於神。江戶時代的城市民間文化,尤其在比較繁榮的17世紀,和這個狹小的享樂世界有千絲萬縷的聯系。許多作家、音樂家、演員、畫家都出入於或活躍於這個受官方蔑視、可是卻深為平民所喜愛的?**世界?。暴烈的娛樂和荒誕的色情在官方的嚴格控制下仍舊成為人們發泄情感的重要手段。不論時代如何變遷,這類文化的根本性變化很小,對這個現象的重要性是不可低估的。
4. 對性的文雅和粗俗方面
總的說來,日本民族是壹個文雅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輕柔、溫順、禮貌而且溫和?,他們是以?溫和的感情?而不是以?幹巴巴的、生硬的理論思想?來表達他們自己的。和大多數其他民族相比,日本人更受感情的約束。例如,當兩個人爭論時,西方人往往生氣地說:?妳難道不明白我說的意思嗎?而如果是日本人,他會將怒火和不悅隱藏在禮貌的面具之下,說道:?妳難道不明白我的感情嗎?從總的看來,日本人比較寬容,常常用不同的方式維持表面的和諧,沖突總是被壹層溫和的、禮貌的面紗所掩蓋。
這種文化現象當然表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表現在男女的性問題上。在日本男女的性交往過程中,即使是嫖妓,人們也講究規矩,講究禮貌,把最粗鄙的性動作用壹層文雅的外衣遮蓋起來,否則怕被別人看不起,而絕大多數日本人是很要面子的。在這方面,似乎和中國古人所提倡的?溫、良、恭、儉、讓?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不同的地方是,日本人更重視把這種態度形成壹種外在的禮節,而且還存在形成鮮明對比的粗獷、暴烈的壹面。
在實際生活中,日本人輕柔、溫順的民族性格是和民間文化中突出的極端的暴力***存的,但是,並不是每個日本人都著迷於虐待狂幻想,而且不是人人都接受性和暴力。在日本的現代社會生活中,被繩子捆綁著的裸體女人的照片公開地刊登在大眾報紙上,被強奸、性施虐的鏡頭在電視中比比皆是,人們在乘地鐵上班去的途中十分公開、自然地翻閱帶有裸體少女照片的黃色刊物,不以為羞,也不以為怪,性興趣似乎成為壹種生活的主流,為較多的人所接受,不用像中國人那麽偷偷摸摸、羞羞答答,把性興趣掩藏在家室或不為人知的角落裏。日本人不把它看成是壹種邪惡,而把它看成是壹種宣泄和幻想。禮貌、溫和、溫順就這樣和帶有死和虐待狂的幻想結合起來了,但是這種幻想很少滲入真正的生活。
日本文化的相對獨立性,在文化發展過程中善於輸入和輸出,民間文化的強大生命力,以及文雅與粗獷並存的文化特點,在性的方面也是表現得很明顯的。如果在性文化方面,以日、中兩國作為壹個對比,許多方面表現出?同?還是主要的,可是由於以上所述日本文化發展的壹些特點的存在,兩國的性文化又有不少異。探其同,再究其異,可能會更好地了解日本,也會更好地了解中國。
參考文獻:
[1]甘峰,俞素美,日本吸取外來文化的獨特方式與近代化 浙江大學學報 1996(3)
[2]楊津勝,試論日本文化的源遠流長與外來文化的影響 黔東南民族師專學報2009(4)
[3](日)日擇坦.松原三郎,日本文化史 2010年第二版
作者簡介:楊其霖(1980.3--),男,山東威海人, 2000年9月進入西安外國語大學日語系,2004年畢業,7月進入陜西省公安邊防總隊工作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