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濟南的民俗文化

濟南的民俗文化

1、鼓子秧歌分布在今山東魯北平原的商河地區,是山東三大秧歌之壹。鼓子秧歌源於北宋,成於明,盛於清。

據當地著名老藝人說,北宋年間,商河壹帶連年受災,包公從河南到此放糧,賑濟災民,並由他的屬下把鼓子秧歌傳授給當地百姓。後來每逢新春佳節人們就跑起秧歌,以示對包公的感激之情,流傳至今,相沿成俗。

2、羽毛畫是中國獨創的傳統工藝,采用優質養殖家禽羽毛為原材料,以浮雕方式手工制作,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山東濟南的羽毛畫作品,設計新穎,底色自然流暢,色澤豐富鮮艷且永不褪色。曾多次參加全國工藝美術作品展覽,被譽為“泉城老虎”。

3、章丘芯子起源於明朝,是受顫轎的啟迪,起初人們為了驅逐邪魔祈求吉祥,將男女兒童扮成神話中的天神形象,在紮制的平臺上或方桌上舞動,後來逐漸演變成為壹種文化娛樂形式。

章丘芯子《三小趕腳》和《三打白骨精》既保留了民間傳統藝術精髓,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又糅合了雜技、化妝、服飾等技藝,造型新穎,表演俏皮,出色演繹了民間傳統藝術。

4、“繡球燈”起源於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境內的趙營村,是以手龍和繡球燈為道具,以武術和民藝相結合的壹種舞蹈藝術形式。

早在明末清初(公元1616年)的近400年前,在長清趙營村,組有武術團,武術團以武打動作為主,添加上民間春節扮玩的戲耍動作,編排了壹套粗獷有力、灑脫豪放的手龍繡球舞。

人們以竹條紮制的手龍和繡球燈在有節奏的鑼鼓聲中盡情玩耍,隨著時間的推移,歷經漫長的400余年,玩耍的人們不斷加工、整理,使“手龍繡球舞”日臻完善,形成了壹套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表演藝術形式。

5、章丘梆子,也叫“東路梆子”、“山東謳”。流行地區以中東章丘為中心,是蒲州梆子經河北流入山東後形成,至少在壹百五十年以前,即在這壹帶流行。此外,還保存有昆曲、本地亂彈、揚州亂彈、柳子、撥子、羅羅、二黃等聲腔。樂器以大胡琴、胡琴為主。

6、濟南皮影戲是由李克鰲帶進來的,有77年歷史了(1918年至1995年)。李克鰲原籍山東鄒縣李家樓人,農民出身,做過賣饃饃的生意。因為他頗愛皮影藝術,本世紀二三十年代就跟曲阜的皮影藝人張盛旺學習。

7、濟南風俗,每年夏歷九月九日重陽節,人們要到千佛山登山,站在“賞菊巖”上賞菊。自元代開始,就定九月九日為千佛山廟會。

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這些名稱,可以說正是廟會形成過程中所留下的歷史“軌跡”。作為壹種社會風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和歷史原因,而廟會風俗則與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廟觀的宗教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它又是伴隨著民間信仰活動而發展、完善和普及起來的。

8、 作為山東三大秧歌之壹的濟陽鼓子秧歌,繼被濟南市政府列入首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間舞蹈類)之後,2006年12月31日,又被省政府確定為第壹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濟陽鼓子秧歌興起於明朝永樂年間,已有2000年的發展史,是黃河文化的優秀遺產。

在十幾年的時間裏濟陽鼓子秧歌分別在國家、省、市等各級藝術節上多次獲得優秀組織獎、優秀表演獎、優秀演員獎。並多次赴法國、德國等國家和地區進行友好演出,博得了國內外的壹致好評。

9、章丘扁鼓的起源,史料上沒有記載,關於它的出處,眾說紛紜。據相公鎮巡檢村老民間藝人姜兆金等人講,相傳扁鼓最早是由先民們從山西帶過來的,在濟南已流傳六百多年。扁鼓樂隊的規模,可分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種,各種類型扁鼓樂隊的組合形式,樂器配比均不相同。

10、《加古通》亦稱“打長板”,流傳於濟南市平陰縣境內孝直鎮宋柳溝村壹帶,距今已有400年歷史。由於此舞是用打擊樂為伴奏,鼓點打法是擊鼓邊、鼓心、悶鼓,同時舞者手中道具夾板與鑼鼓配合,而發出“加古通、加古通,加古、加古、加古通”的聲響,由此而得名。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濟南風俗

  • 上一篇:泵的種類有哪些
  • 下一篇:海陽市辛安鎮向陽村會搬遷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