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消失的老物件,承載老壹輩人的智慧,妳見過幾個?

消失的老物件,承載老壹輩人的智慧,妳見過幾個?

我們常說時代在進步,如果沒有跟上時代的腳步,那最終只會被淘汰,人是如此,物亦是如此。

那些老舊的東西,也許在當時確實非常實用,但現在也在逐漸消失,慢慢地淡出人們的視野。

這些物件承載著老壹輩人的回憶,更是他們智慧的結晶。

壹、老電視機

在那個年代擁有壹臺電視機的家庭壹定是相當的有錢,晚飯後,壹家人圍坐在壹臺小小的電視機前,全神貫註地觀看。

還記得中國女排奪冠的那壹年,整個村裏的人都匯聚在壹起,有的站在板凳上,有的站在房頂上屏氣凝神,目不轉睛地觀看。

奪冠後他們歡呼慶祝。

二、石碾子

它是用石頭做成的,豆子要磨成粉沒有機器當時就是用此物件完成的。

每個村都會有壹個石碾子,以供大家使用,不知道妳們還記得兒時和爺爺奶奶磨豆子的經歷嗎?

三、升子

對於我們來說應該都沒有見過吧,它是用來裝米或者量米的。

如果自家的米不夠吃,去借他人的米,就是用繩子量米,再到來年,歸還的時候也是用它,這樣就不會出現缺斤少兩的情況。

四、嘎斯燈

又名臭石燈,家家戶戶都點煤油燈的時候,嘎斯燈的出現給人們帶來了光明。

但是這種燈是燃燒電石來發亮,其中有壹些不純雜質,用起來就會產生壹種難聞的氣味,甚至還會危害人的身體健康,所以人們也很少使用。

五、鍋架子

是以前人們用來做飯或蒸饅頭的東西,現在大多都是用不銹鋼做的,但在過去是用木頭做成的。

6、耙:是壹種傳統的耕地農具。

因為它有非常鋒利的牙齒,可以用來攻擊敵人,壹度被用作軍中的武器。

在田地裏也被視為農民的好幫手。

六、打杵

是生活在大山中人的必備物件,家家戶戶生活得並不近,而需要來往,人們經常會背壹些農作物或家禽之類的,負重前行再加上山形陡峭就會需要打杵來支撐。

它整體是成“T”形的,大多都是用木頭制作而成的,當需要休息的時候它就派上了用場。

七、篩子

它是用竹子編制而成,農家必備,可以用來過篩壹些農作物中的雜質。

在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中曾提到用來捕捉麻雀的就是篩子。

隨著機械化的推進,篩子也逐漸變少,在不久編篩子的手藝恐怕是要失傳了。

八、撮箕

北方稱為簸箕是用柳條編制而成,南方稱撮箕是用竹子編制的,它既可以用來簸去稻米中的雜質,又可以用來曬壹些東西。

10、魚籠子:壹種用來捕捉小魚小蝦的農具,將它放入稻田或小河中,等待魚上鉤,進去後的魚就不會再出來。

九、刷把

先將竹子劈成細絲,然後壹把紮起來,就是刷把了。

它可以用來刷鍋、洗竈臺等,據說效果是非常好的,既還不沾油,還生態環保。

十、漁網梭子

梭子人們經常用來織線,漁網梭子就是用來修補漁網的。

13、磚模子:是制作磚的模具,制成的磚塊為土坯磚,可以用來建造房屋。

十壹、飯捂子

在過去,冬天裏飯涼得快又不方便加熱,人們就會把剛做好的飯菜放進去來保溫,以便在吃的時候不會涼。

15、爪鐮:它是鐮刀的壹種,用來收割穗谷,但爪鐮的收割效率不高,不能收割谷物的枝幹,而且形式單壹,不如帶把的木柄鐮刀。

十二、糖捺子

是做米糖的壹種工具,將糖稀釋後放入炒好的米,攪拌均勻,然後放進糖捺子進行按壓,這樣做出了的米糖不僅好吃美味還厚實。

是小朋友們非常喜愛的壹種零食。

十三、風箱

這個物件對於我們來說應該並不陌生,在以前絕大多數家庭都有風箱,前幾年才淘汰掉的,對於壹些偏遠地區來說應該還是有的。

風箱的原理和打氣筒非常相似,通過來回拉動的方式,將風送進去,以便火燒得更旺。

十四、板車

在當時這是最常見的運輸工具,現在應該只是被閑置了而已。

在秋天農作物成熟的季節,人們就會摘下來,放在板車上面,再拉去賣掉,由於它有兩個車輪,所以即使是再重的東西也是壹兩個人可以輕松拉動的。

總結:看著壹件件物件勾起了壹代人的回憶,喚起了腦海中塵封已久的往事,它們不僅見證了祖國的飛速發展也見證了壹代人的青春。

過往已成過往,淘汰只能說明它們不滿足人們當前的需求,我們再向更好方向邁進。

  • 上一篇:浙傳學生為什麽叫小浪花
  • 下一篇:清明節作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