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拓展“我們的節日”傳統節日主題活動,圍繞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大力開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群眾性節日文化活動,在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大力弘揚愛國愛家、尊老愛幼、崇德向善、勤儉節約、鄰裏和睦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深化精神文明建設。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培育和發展了獨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克服困難、生生不息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成為偉大的民族、始終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之所以歷經磨難而愈挫愈勇、奮發奮起,壹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培育和發展了獨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自身發展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和豐厚文化滋養。
歷史和現實都證明,壹個民族如果拋棄自己的文化,就會失去精神支撐,就難以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需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和影響力,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傳統節日的發展特點:
1、歷史性:傳統節日的發展是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形成和演變的,它反映了民族文化的歷史積澱和變遷,也受到歷史條件和環境的影響和制約。
2、多樣性:傳統節日的發展是多元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結果,它體現了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和包容性,也需要尊重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群體的節日習俗和文化特色。
3、創新性:傳統節日的發展是在繼承和保護傳統節日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改造的過程,它體現了民族文化的創新能力和活力,也需要適應時代變化和社會需求,尋求新的表達方式和載體。
4、功能性:傳統節日的發展是為了實現傳統節日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功能,它體現了民族文化的教育作用和凝聚作用,也需要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和情感需求,增強人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