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清明有什麽習俗

清明有什麽習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早期人類的祖先信仰,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清明節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大家知道清明節有哪些習俗嗎?

1、吃青團

相傳晉文公為了紀念“割肉奉君”的介子推,將清明前壹天定為寒食節,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後來寒食、清明連在壹起,吃青團成為壹種習俗。青團用清明前後才有的壹種艾草的汁,拌進按比例配好的糯米裏手工揉勻,再根據各人喜好包裹進不同的餡料蒸制而成,制作好的青團食用起來清甜甘香軟糯可口,帶有艾葉香氣。

2、放風箏

古時候的放風箏,除了正常的娛樂之外,其實還有壹種特別的意思——除災避禍。古人在放風箏時,都隨身帶上壹把小剪刀,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高高飛起後,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征著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從而達到消災避禍的目的。

從現代科學角度來看,在清明時節,人們踏青放風箏,沐浴陽光,舒展筋骨,引頸遠眺,極目雲天,伴以徐步疾行,使冬天久居室內、內熱積聚、氣血積郁的人,盡情地呼吸新鮮空氣,改善血液循環和加強肺呼吸容量,可起到清除“內熱”和吐故納新的功效。

3、踏青

踏青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壹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傳說,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這壹活動了。清明踏青的內在意義在於順應時令節氣,陽春三月,生氣始盛,萬物萌生,人們走出屋門,來到野外,積極主動地迎合時氣,以促進自身體內的陽氣流轉,這對身體的健康大有好處。

4、蕩秋千

蕩秋千,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之戲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

唐代蕩秋千已經是很普遍的遊戲,並且成為清明節習俗的重要內容。由於清明蕩秋千隨處可見,元明清三代定清明節為秋千節,皇宮裏也安設秋千供皇後、嬪妃、宮女們玩耍。打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5、吃雞蛋

到了清明節的時候,家裏老壹輩子的人都會準備壹些雞蛋,有著很吉祥的寓意,在清明節吃雞蛋,寓意著新的壹年能夠身體健康,家裏的人都不會生病。清明吃雞蛋,稱為吃“節蛋”, 節蛋分兩種,壹種是“畫蛋”,另壹種則是“雕蛋”。畫的五顏六色雞蛋可以吃,而“雕蛋”則僅供玩賞。煮熟的雞蛋,善於保存,簡單搭配,便可以充饑度日,是人們度過節日的首選!

這些就是我知道的關於清明節的習俗了,小夥伴們妳們還了解哪些呢?

  • 上一篇:海南手提袋印刷費用
  • 下一篇:湖北有哪些傳統元素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