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院式民居
合院式民居的形制特征是組成院落的各幢房屋是分離的,住屋之間以走廊相聯或者不相聯屬,各幢房屋皆有堅實的外檐裝修,住屋間所包圍的院落面積較大,門窗皆朝向內院,外部包以厚墻。屋架結構采用擡梁式構架。這種民居形式在夏季可以接納涼爽的自然風,並有寬敞的室外活動空間;冬季可獲得較充沛的日照,並可避免寒風的侵襲,所以合院式是中國北方地區通用的形式,盛行於東北、華北、西北地區。合院式民居中以北京四合院最為規則典型。完整的北京四合院是由三進院落組成,沿南北軸線安排倒座房、垂花門、正廳、正房、後罩房。每進院落有東西廂房,正廳房兩側有耳房。院落四周有穿山遊廊及抄手遊廊將住房聯在壹起。大門開在東南角。大型住宅尚有附加的軸線房屋及花園、書房等。宅內各幢住房皆有固定的使用用途,倒座房為外客廳及賬房、門房;正廳為內客廳,供家族議事;正房為家長及長輩居住;子侄輩皆居住在廂房;後罩房為倉貯、仆役居住及廚房等。這種住居按長幼、內外、貴賤的等級秩序進行安排,是壹種宗法性極強的封閉型民居。屬於合院式的民居尚有:晉中民居,其院落呈南北狹長形狀;晉東南民居,其住房層數多為兩層或三層;關中民居,除院落狹長以外,其廂房多采用壹面坡形式;臨夏回族民居,其布局形式較自由,朝向隨意,並帶有花園;吉林滿族民居,院落十分寬大,正房中以西間為主,三面設萬字炕;青海莊窠是平頂的四合院,周圍外墻全為夯土制成;白族民居,即大理壹帶的民居,其典型布局有“三坊壹照壁”和“四合五天井”兩種;納西族民居,與白族民居類似,但吸收有藏族的上下帶前廊的樓房形制。
廳井式民居
廳井式民居是庭院類型民居中另壹大類,其特色表現在敞口廳及小天井。即組成庭院的四面房屋皆相互聯屬,屋面搭接,緊緊包圍著中間的小院落,因檐高院小,形似井口,故又稱之為天井。天井內壹般皆有地面鋪裝及排水渠道。每幢住屋前皆有寬大的前廊或屋檐,以便雨天時串通行走。同時壹部分住屋做成敞口廳等半室外空間,與天井***同作為生活使用空間。其結構多用穿鬥式構架。這種形式民居在濕熱的夏季可以產生陰涼的對流風,改善小氣候;同時有較多的室外、半室外空間來安排各項生活及生產活動,敞廳成為日常活動中心,而不受雨季的影響。廳井式民居是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的通用形式,尤以江浙、兩湖、閩粵為典型。太湖流域是桑蠶絲織之鄉,民居亦具特色。蘇州民居可為太湖流域民居的代表。它是由數進院子組成的中軸對稱式的狹長民居,在軸線上依次布置有門廳、轎廳、過廳、大廳、女廳(又稱上房)等。大廳是宴客團聚之處,上房多做成“冂”字形兩層樓房,為家眷的臥房。蘇州民居大部分不設廂房,前後房屋間的聯系是靠兩側山墻外附設的避弄(廊屋)來交通。主要天井內皆設立壹座雕飾華麗的磚門樓,以表示房主的財富。富商大戶的住宅多附設壹座精美的花園,至今蘇州宅園仍是中國古典園林遺產中重要的財富。屬於廳井式民居的尚有徽州民居,它多為規整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的組合體,且以樓房居多。東陽民居以木雕而聞名全國,其典型平面為“H”字型,當地人稱這為“十三間頭”。湘西民居是苗族、土家族、漢族***同的民居形式,因其為兩層樓高,且周圍有全封閉的高出房屋的封火墻環繞,遠望如官印,稱“印子房”。川中民居,其大門是開在正中間,俗稱“龍門”,宅內裝修、掛落、花罩等項皆十分考究。雲南“壹顆印”是昆明附近的民居形式,為方正小巧的四合院形式。泉州民居的特點是中部三進廳堂,而東西兩側建造南北的護房,當地稱“護厝”,***同組成大宅院。此類房屋對潮汕、臺灣皆有很大的影響。粵中民居的類型較多,當地中下層居民喜歡應用壹種“三間兩廊式”民居,用地十分節省。
組群式民居
組群式民居是庭院式民居的集合式住宅,以它自己特有的構圖模式去組合全族眾多的住屋,構成雄渾龐大的民居外貌,多應用在閩西、粵東、贛南的客家人居住地區及福建漳州地區、廣東潮汕地區。客家人喜歡建造圓形或方形的大土樓。例如:福建永定古竹鄉的承啟樓直徑達70米,住房呈環狀布置,為四層夯土木構架的樓房,外觀封閉,無窗或很少開窗,內院有套建的圓形附屬房屋,中心為全族人***同的祠堂。內部有水井、糧倉。樓門關閉以後,全族人不依靠外援可堅持抵抗侵襲很長時間。永定湖雷、坎市、高陂壹帶尚盛行建造另壹種聚居土樓,平面方形,層數由北至南遞減,稱之為“五鳳樓”。廣東梅縣壹帶客家人喜歡采用“三堂兩橫加圍屋”式,即中部三進廳堂,兩側為橫屋(即縱向房屋),橫屋北端接建壹圈半圓形的圍屋,形成全封閉的大住宅。廣東北部南雄、始興壹帶的客家人尚喜歡采用壹種行列式民居,亦是聚族而居的大家族式民居。此外,漳州地區尚有單元式土樓,由三間為壹套的單元住房組成。潮汕亦有以“冂”字型小住宅組成的巨大的復合式大宅。
窯洞式民居
窯洞式民居這是壹種很古老的居住方式,即是在黃土斷崖地區挖掘橫向洞穴作為居室。因為它有施工簡便,造價低廉,冬暖夏涼,不破壞生態,不占用良田等優點,雖然存在采光及通風方面的缺陷,但在北方少雨的黃土地區,仍為人民習用的民居形式。按構築方式可分為三種:靠崖窯、平地窯、錮窯。靠崖窯即是利用天然土壁挖出的券頂式橫穴,可單孔,可多孔,還可結合地面房屋形成院落;平地窯又稱地坑院、地窨院、暗莊子。即在平地上向下挖深坑,使之形成人工土壁,然後在坑底各個方向的土壁上縱深挖掘窯洞,也可以說是豎窯與橫窯結合而成的民居。此式窯洞多流行於河南鞏縣、三門峽、靈寶和甘肅慶陽、山西平陸壹帶;錮窯為在平地上以磚石或土坯按發券方式建造的獨立窯洞,券頂上敷土做成平頂房,以曬晾糧食,多通行於山西西部及陜西北部。目前中國的窯洞民居大致集中在五個地區,即晉中、豫西、隴東、陜北、冀西北。
幹闌式民居
幹闌式民居這是壹種下部架空的住宅。它具有通風、防潮、防盜、防獸等優點,對於氣候炎熱、潮濕多雨的中國西南部亞熱帶地區非常適用,包括廣西、貴州、雲南、海南島、臺灣等地區。這類民居規模不大,壹般三至五間,無院落,日常生活及生產活動皆在壹幢房子內解決,對於平坎少,地形復雜的地區,尤能顯露出其優越性。應用幹闌民居的有傣族、壯族、侗族、苗族、黎族、景頗族、德昂族、布依族等民族。傣族民居多為竹木結構,茅草屋頂,故又稱為竹樓。其下部架空,竹席鋪地,席地而坐,有寬大的前廊和露天的曬臺,外觀上以低垂的檐部及陡峭的歇山屋頂為特色。壯族稱幹闌建築為“麻欄”,以五開間者居多,采用木構的穿鬥屋架。下邊架空的支柱層多圍以簡易的柵欄作為畜圈及雜用。上層中間為堂屋,是日常起居、迎親宴客、婚喪節日聚會之處。圍繞堂屋分隔出臥室。侗族幹闌與壯族麻欄類似,只是居室部分開敞外露較多,喜用挑廊及吊樓。同時侗族村寨中皆建造壹座多檐的高聳的鼓樓,作為全村人活動的場所。村村各異,爭奇鬥巧,是侗族的壹項寶貴的建築遺產。苗族喜歡用半樓居,即結合地形,半挖半填,幹闌架空壹半的方式。黎族世居海南島五指山,風大雨多,氣候潮濕。其民居為壹種架空不高的低幹闌,上面覆蓋著茅草的半圓形船篷頂,無墻無窗,前後有門,門外有船頭,就像被架空起來的縱長形的船,故又稱“船形屋”。景頗族、德昂族的幹闌建築的屋頂皆有民族的獨特形式。而布依族的民居原來亦是幹闌式房子,但居住在鎮寧、安順、六盤水壹帶的布依族,由於建築材料的限制,則完全改用石頭做房子,但其原型仍是幹闌式規式。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