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曉言環衛大爺求少放鞭炮
每到過年前夕,總會有“春節放不放鞭炮”的討論。今年的爭論,是由壹張照片引發的。
近日,壹張兩位穿著工作服、站在寒風中舉著心願卡的老年環衛工圖片,在朋友圈中被刷屏分享:“年青人,少放點鞭炮!讓我老伴早回家過年!謝謝體諒!”不僅是在微信,各大央媒、娛樂圈大V,也紛紛轉載此圖,呼籲大家少放鞭炮,能讓他們早點回家。此舉得到了很多網友的響應和支持。
緊接著而來的壹張圖,則代表了壹部分認為“少放鞭炮頗為矯情”網友的回應:壹位低著頭沈思的賣鞭炮大爺,被配上了旁白:“請大家多買點可憐老人賣的鞭炮,讓他有錢不會被兒女拋棄。”乍看之下,似乎兩張照片都說得挺有道理。該聽誰呢?買吧,對不起環衛大爺;不買吧,對不起賣鞭炮大爺。得了,幹脆,買了不放,兩全其美!問題是,好端端的,幹嘛買了鞭炮又不放呢,這不給自己找別扭嗎?怎麽樣,是不是有點道德兩難的味道?同樣是為善,該怎麽做才最好呢?
暫且不論環衛大爺是被公司強制安排在春節期間工作,還是自願報名,在節假日多掙點養家的費用;也不說賣鞭炮的老人是否真的是以此為生,若沒人買,就只能喝西北風了。跳出人為制造的對立來看,兩張圖背後都有著壹個***同的指向:過年應該放松開心,不過在自己快樂的同時,不妨多體諒壹下別人的難處。
有人說,過年放鞭炮,是千百年來的文化習俗。這個時候不放,還過什麽年?再說了,環衛工在春節期間打掃衛生,是他工作的壹部分,就像醫院有醫生,派出所有警察,壹些特殊崗位過年值班是不能避免的。這話聽著有點道理,但缺少壹些人性的溫度。
不說別的,放鞭炮的習俗已經延續了上千年,是中國年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壹種傳統形式。春節禁鞭炮之所以難以推行,還是因為生活離不開文化傳統。然而,這種於農耕社會頗有象征作用和紀念意味的文化表現形式,在城市快速發展,人群愈加密集的今天,正顯示出越來越多的“格格不入”:火災、空氣汙染、突發事故……再加上為此投入的宣傳防護、治理善後成本,從經濟理性考量,怎麽看都是弊多利少。
這並不是說,春節放鞭炮就可以直接歸入歷史垃圾堆了。在壹定程度上,它寄托了人們對於新的壹年的美好向往,是國人在農歷新年中,除了年夜飯、春晚以外,最為看重的壹項活動。壹禁了之,或許可以解決諸如環境汙染、垃圾遍地、人員傷亡等衍生問題,但簡單的壹刀切思維,勢必會引起民意的反彈,認為政府不夠敬畏傳統,尊重民間文化。回頭做出調整,難免會陷入被動。因此,引導人們春節期間少放或不放煙花爆竹,顯然需要更為精細化的社會管理,更加巧妙、融情入理的文化導向。
其實,不光是環衛大爺,在醫院中焦急治理傷員的醫生護士,被群眾壹次次求助喚去的片區民警、消防員等,他們又何嘗不想早點回家與家人團聚?為了工作需要,為了公眾利益,他們往往只能選擇堅守崗位。當大家都在放著煙花、欣賞滿天絢爛時,可曾想過,如果我們盡量少放煙花爆竹,使用利刃、電器時,多點註意和警惕、不做危險性動作,他們的工作壓力或許就能減輕壹分?即便多半的人不會提前下班,他們的心情或許會因為工作比往年輕松而更加愉悅?中國人講究壹個“情”字,自己過得開心,順便也讓別人舒心,不正是過年應有的氛圍嗎?
文化傳統的延續,從來不是壹成不變地照搬照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根據時代發展做出合乎社會需求的調整,才是傳承文化的最佳方案。當我們在抱怨空氣不夠幹凈,政府作為不大的時候,“過年”卻毫無節制地制造著城市灰霾、垃圾。從公民責任的角度看,放鞭炮習俗難道不應該改改嗎?
能否更為理性地購買和燃放煙花爆竹,是對我們每壹位現代公民責任意識的考驗;少放甚至不放煙花爆竹,應該逐漸成為大家的壹個***識。與人為善,放在公***場域來看,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管好自己,不給他人添麻煩。希望明年春節,“環衛大爺求少放鞭炮”的場景不會再次出現。
環衛工PK賣鞭炮大爺:謾罵不應成為輿論新常態
近日,壹張環衛工夫婦的心願卡在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工具中廣泛流傳,點贊的人是支持此舉,但也有人認為這屬於道德綁架,還有人掛出了壹張賣鞭炮的老大爺的照片進行回應,由此引發了“環衛工PK賣鞭炮大爺 讓誰先回家”的論戰。壹時間,“放炮”的話題成為輿論的關註熱點。
弱勢群體現象是輿論熱點的重要源頭,易引發全社會的***鳴,但往往也會衍生出無限個公***事件的連鎖反應,如放炮者的群體心聲、賣炮老人的渴求、年邁環衛工人的願望等等攪和下來,大眾的認知也仿佛出現了錯覺,媒體本身的報道視角和倫理選擇成為輿論批判的對象,媒體記者的身份發生了180度的大轉變,從監督方轉變為了輿論的被批方,被罵的好不痛快。
現在在網絡上似乎不罵就不正常,但是罵也有講究,哲學、考古、量子技術這些高科技的不能罵,罵不對會露怯,要罵就罵記者、罵城管,罵那些門檻低、專業性不強的行業。比如鐵路!妳賣票預售期短就罵不能與國際接軌,妳延長賣票預售期就罵不好安排行程;火車超員就罵黑心掙錢,火車坐的人少就罵鐵路拉凳子;總之就是鐵路政策不變罵,改變也罵,絕對的“動次打次”,咋罵都不會錯。從這個意義上講罵鐵路比罵任何行業都安全。
但是,這種罵聲是否就是壹種輿論的正常態呢?是否就是說謾罵就是促進社會進步的最好利器呢?我看未必,因為在罵聲中大家總是圍繞事物的片面去找對自己有利的觀點,而沒有去全面地看待事物的本身所要面臨的環境和發展的規律。中國有個不太好的傳統:“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社會公眾在這片罵聲中總是記得妳的不足、妳的弊端,而忘了妳在這壹過程中付出的巨大努力和辛勞,反而成為文明進步的絆腳石。
在每年春運不斷指責鐵路的時候,卻沒有人去關註春運中為了保障出行而犧牲了與家人團聚機會的鐵路職工,讓鐵路職工在流汗的同時還要流淚!短短40天,鐵路要完成將近3億人往返的艱巨任務,其難度可想而知。妳想回家他也想回家,鐵路職工難道就不想回家了嗎?把鐵路架在火上烤就有用了嗎?最終我們還是要靠這群默默奉獻的鐵路職工實現回家的目標,只有正確看待鐵路在春運中發揮的作用,妳才能明白原來妳的回家之路背後有如此之多的故事,妳才能真正珍惜妳手中的車票。
謾罵不能成為也不應該成為輿論的新常態,應警惕部分媒體和網上的烏合之眾操控民意的真實意圖。要讓公眾看到我們社會中的正能量,媒體和網民要從自我做起,發掘身邊的先進榜樣與文明行為,讓弘揚正能量成為輿論的新常態,使輿論場真正發揮出促進社會進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