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湖北漁鼓的歷史淵源

湖北漁鼓的歷史淵源

漁鼓淵源於唐宋道情(道士布道所唱的歌曲)。沔陽漁鼓的傳統唱腔中,還保存〔哭靈腔〕、〔觀音腔〕等曲牌,當是早期道教歌曲所遺。藝人據師承關系推算,約在清代嘉慶初年,農民在收獲之余就以漁鼓做自娛性的演唱。

江漢平原地勢低窪,水災頻繁,故有“沙湖沔陽州,十年九不收”之民謠,舊時百姓深受水災之苦,只得背井離鄉,靠敲碟子、拍漁鼓、打蓮湘、玩蓮花落、唱民歌小調乞討謀生。起初,漁鼓被水荒窮人作為沿門乞討賣唱來謀生和藝人演唱養家糊口的曲藝形式;之後,在茶館坐唱或紅白喜事趕場祝酒取彩。曲目均為慶賀祝詞與斷片唱本,以及為人處事的應酬語言“見子打子”的即興唱詞。如“來在府門外,先把四賓禮客拜……”、“唱了這壹會,茶水無壹杯,雖說東家柴和貴,可用罐子煨”等。充分的體現了江漢勞動人民聰明的智慧和才能。

沔陽漁鼓距今已有280多年歷史,據《中國音樂詞典》載:相傳清代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傳入沔陽後衍變發展而成。清代嘉慶年間(公元1796—1820年)有著名漁鼓藝人皮思金、皮思銀、張洪顯、劉泡等四人,民間稱之為沔陽漁鼓中的“三根半筒子”。劉的技藝稍遜,故為“半根筒子”,皮氏兄弟大膽對漁鼓筒、簡板進行改革,並以漁鼓伴唱皮影戲,形成楚地特色的漁鼓皮影戲。後又產生了“沔陽漁鼓行會”。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前後,沔陽漁鼓皮影戲進入興盛時期,藝人在道情唱本中加進說詞,逐漸形成說用散白、唱用韻文的表現形式。這種散韻相間文體適合演唱中長篇書目。1911年前後,漁鼓曾與皮影戲合流,常為皮影戲伴唱。

沔陽漁鼓演唱的曲目,多是藝人據長篇傳奇、小說、寶卷故事改編而成。沔陽漁鼓藝人根據原故事即興說唱,這種演唱方式稱之為“浩水”,而二三漁鼓藝人坐唱的形式,則被稱為“打坐唱”。20世紀20年代,沔陽及其周邊縣市的茶館、酒樓都有沔陽漁鼓藝人演唱。1931年後,沔陽漁鼓流傳到武漢、宜昌、沙市、黃石、鄂城等地,其影響逐步擴大。至1940年前後,盛行於鄂中江漢平原地區。

1952年以後獲得進壹步發展,除繼續為燈影戲伴唱以外,又恢復了獨立的說唱形式。1958年,沔陽漁鼓參加全國曲藝會演,皮影藝人龔本槐、胡桃芝演唱的《造車記》被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錄音制成唱片,向全國播放。由於沔陽漁鼓好唱,好聽,深受群眾喜愛,1958年底,由湖北省音樂協會正式改名為湖北漁鼓,全省各地普遍傳唱。沔陽漁鼓藝人周忠全、黃玉堂、李海林、李福林、榮廷清紮根在武漢,成為沔陽漁鼓(後湖北道情)的曲藝家。

湖北漁鼓是在沔陽漁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唱詞有七字句、十字句和由五、五、七、五組成的五七句式三種。四句壹番,出番可換韻。湖北漁鼓的傳統曲目十分豐富,以反映冤案內容的為最多,其次是演義或戲曲故事、民間傳說等。傳統曲目有《呂蒙正趕齋》、《洪秀全》、《謀考案》、《十三款》等;現代曲目多數是短篇,有《迷路記》、《大刀風雲》、《送膠鞋》等,且除用漁鼓、簡板擊節伴奏外,還增加了絲弦樂。

  • 上一篇:泰國長甲舞蹈是什麽意思
  • 下一篇:愛國主義演講比賽活動策劃方案6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