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黃梅挑花地理
黃梅挑花起源於唐宋,發展成熟於明末清初。這種工藝不同於刺繡,刺繡重刺,挑花重挑。它以元青布作底,用針將五彩絲線挑制在底布的經線和緯線交叉的網格上,形成色澤絢麗、立體感強的圖案。其產品最初為頭巾、衣邊、門簾、帳沿、床圍等,是民間婦女用來外出打扮和裝飾居室的。千百年來,經過壹代又壹代農家婦女精挑細作,工藝日臻完善。
2、漢劇
漢劇舊稱楚調、漢調,又名楚腔、楚曲,初步形成於清代康乾年間,至嘉道年間走向進壹步成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它流行於湖北,遠及湘、豫、川、陜、粵、皖、贛、黔、晉等省的部分地區。漢劇聲腔以西皮、二簧為主,首創皮簧合流,豐富完善了板腔體音樂的表現功能。其曲牌有四百余首,包括嗩吶、笛子、絲弦三類。伴奏樂器有胡琴、二胡、月琴、三弦、笛子、琵琶、嗩吶、鑼、鈸等,並夾用馬鑼的“川打”,形成了壹定的特色。
3、黃梅戲
黃梅戲起源於湖北黃梅,原名黃梅調、采茶戲等,現流布於安徽省安慶市、湖北省黃梅縣等地。清末湖北省黃梅縣壹帶的采茶調傳入毗鄰的安徽省懷寧縣等地區,與當地民間藝術結合,並用安慶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漸發展為壹個新的戲曲劇種,當時稱為懷腔或懷調,這就是早期的黃梅戲。其後黃梅戲又借鑒吸收了青陽腔和徽調的音樂、表演和劇目,開始演出“本戲”。
4、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
毛古斯舞,土家族語稱“谷斯拔帕舞”、“帕帕格次”或“撥步卡”,漢語多稱為“毛古斯”或“毛獵舞”。毛古斯舞產生於土家族祭祀儀式中,是湘西土家族壹種古老的舞蹈形式,主要流布在湘西的龍山縣、永順縣、保靖縣、古丈縣。
5、枝江民間吹打樂
枝江民間吹打樂是由打擊樂器、絲弦樂器、嗩吶等結合在壹起演奏的民間器樂體裁。其中打擊樂器包括鼓(大鼓、堂鼓、板鼓、書鼓、戰鼓等)、梆子(木魚、木梆、竹梆等)、鑼(大鑼、小鑼、蘇鑼、馬鑼、京鑼、雲鑼、虎音鑼等)、鈸(大鈸、小鈸、川鈸、小京鑔)等,絲弦包括二胡、京胡、四弦等,嗩吶包括高音嗩吶和中音嗩吶,另有大號等樂器。常用曲目有《山歌調》、《六字流板》、《正宮流板》、《春來》、《萬年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