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花鼓戲起源於清朝中葉,流傳於江漢平原壹帶,以其抒情的旋律、委婉的唱腔,深受當地人民喜愛。
然而,隨著城鎮現代化、鄉村都市化進程的加快,以花鼓戲為代表的湖北傳統戲劇受到巨大沖擊,壹些鄉村劇團逐漸萎縮,專業人才流失。鑒於這種狀況,荊門將花鼓戲作為重要的民間傳承劇種進行扶持,對這種作為非物質民間文化遺產的劇種進行政策和資金的傾斜。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荊門調整花鼓戲的發展思路,將創作演出重點調整到編演現代戲,以戲劇發展開拓民間受眾資源。十幾年來,荊門先後創作、演出了《桃林深處》、《九·二六壯歌》、《荷花洲頭》、《鬧龍舟》等壹批在湖北甚至全國有影響的現代花鼓戲劇目。
為跳出傳統藝術窠臼,2002年,荊門萌生了創作壹臺全新樣式花鼓戲的念頭。根據荊門青年作家黃發清的中篇小說《鄉村留守》改編而成的《十二月等郎》便應運而生。為了讓這部戲曲好聽,創作者不僅強化濃郁的花鼓戲韻味,而且還加入了許多西洋歌劇的音樂元素;為了讓這部戲曲好看,舞臺設計人員在有限的舞臺空間內描繪了壹幅江漢平原農村的生活畫卷,舞美詩情畫意,環繞立體聲的運用更給人壹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為了讓這部戲曲清新,區別於傳統花鼓戲,編導另辟蹊徑,在語言格式上拋棄了以往那種四平八穩的句式,代之以符合江漢平原道白音樂化的句式結構;為了讓這部戲曲感人,創作者取材於現實生活,講述廣大農村中最普遍、最有代表性的故事,將廣袤農村土地上留守女人的真實生活狀態講述出來,這部戲壹經推出,便受到專家盛贊。
互動中開拓戲曲市場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是荊門市舞臺藝術生產遵循的壹條重要原則。這部戲曲自2005年1月首演以來,已經在荊門城鄉各地公演近200場,觀眾20多萬人次,群眾反響熱烈。專業演員和群眾演員的互動,不僅搭建了藝術生產的社會大舞臺,而且形成了藝術生產的良性機制。
為保障鄉土藝術的傳播與傳承,荊門廣泛聽取普通觀眾意見,多次組織了群眾看戲、說戲、評戲活動,征集了200多條群眾意見和建議反饋給編導;並在全市範圍內公開征集具有江漢平原特色的原生態民歌小調,作為劇目音樂創作的素材;公開選拔了50名二胡演奏員和數名群眾合唱演員參與劇目的生產排練和演出;制作了1000多盤《十二月等郎》欣賞、教唱光碟,免費發給市民;組織開展了《十二月等郎》優秀曲目演唱比賽,全市數百個單位、近萬名幹部群眾踴躍報名參賽。壹時間,滿街盡是花鼓調。
為了走出“投資是政府,領導是觀眾,目標是得獎,歸屬是倉庫”的藝術生產怪圈,實現精品意義的最大化,荊門制定政策,為《十二月等郎》走進社會、服務群眾、傳播先進文化創造條件開始了“走進農村”、“走進社區”、“走進企業”、“走進軍營”、“走進校園”、“走進機關”的“六走進”演出活動。
《十二月等郎》從華麗的舞臺走向廣闊的社會,在鄉鎮的簡易劇場裏,在工廠的場院裏,在居民樓的空地上,在部隊的操場上,在商場的停車場上,劇組搭起簡易舞臺,進行壹場又壹場精彩演出,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在沙洋縣拾橋鎮演出時,大雨瓢潑,但沒有澆滅觀眾的熱情,群眾壹直冒雨看到演出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