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湖南花鼓戲有幾大流派?

湖南花鼓戲有幾大流派?

湖南花鼓戲由於流行地區不同而有長沙花鼓戲、嶽陽花鼓戲、常德花鼓戲、衡陽花鼓戲、邵陽花鼓戲、醴陵花鼓戲等6個流派之分。諸路花鼓戲各具不同的藝術風格。

長沙花鼓戲流行於長沙、湘潭、株洲、寧鄉、瀏陽、平江等地,是湖南花鼓戲流行最廣,影響最大的壹個花鼓戲劇種。早在清代中期就在這些地方流行開來,盛演不衰。

長沙花鼓戲主要聲腔是“川調”,為大部分劇目所采用。因伴奏用絲竹樂器,民間稱它為“弦子腔”。“弦子腔”同樣受漢調皮黃影響,逐漸靠近板腔音樂,也有“壹流”、“二流”、“三流”、“導板”、“哀子”、“四腔哀子”、“吟腔”、“梢腔”之類,主要劇目有《盤夫》、《祭塔》、《捉蝴蝶》、《放風箏》、《梁祝哀史》、《白蛇傳》、《菜園會》、《討學錢》、《蘆林會》等。

長沙花鼓戲,以長沙官話為舞臺語言,是湖南花鼓戲中影響較大的壹種。它是由農村的勞動山歌、民間小調和地方花鼓包括打花鼓、地花鼓—花鼓燈發展起來的,距今已有壹百六十余年。

長沙花鼓戲在地花鼓階段,是從小醜、小旦的“兩小”到小醜、小旦加小生“三小”,再從“三小”發展到多種角色。但以“三小”為主,至今仍是長沙花鼓戲的重要特點。

長沙花鼓戲的傳統劇目中,有大量的小戲和折子戲,是最有特色和具有代表性的劇目。小戲包括“對子戲”和“三小戲”。小戲大都是在山歌、漁歌、小調、地花鼓、竹馬燈等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

長沙花鼓戲的折子戲則是大本戲中經常作為單獨演出的,都是長沙花鼓戲中最流行的劇目。建國後,依靠老藝人和文藝工作者的合作,對長沙花鼓戲的傳統劇目進行了挖掘、改編。重點加工整理的有《劉海砍樵》、《蘆林會》、《陰陽扇》、《南莊收租》、《劉海戲金蟾》等五十個劇本。

在音樂中屬於“曲牌連綴體”,連綴的方法是根據塑造形象的需要和保持唱腔布局統壹協調的要求,將同基調的多支曲牌聯接起來,達到刻畫人物、展現劇情的目的。但在表現手法上,輔以板式變化,以彌補曲調之不足。

長沙花鼓戲的聲腔分為“川調”、“打鑼腔”和“小調”三大類。

前兩類稱為“正調”,有較固定的聲腔格式、旋律特點;後壹類的曲調旋律、節奏、調式都變化較大,基本上各自保持原來的民歌結構。長沙花鼓戲的過場音樂,曲調來源於民間歌曲和古典的曲牌。

長沙花鼓戲在“三小”戲的基礎上發展了生、旦、凈、醜諸行角色。但小醜、小旦、小生仍代表著本劇種獨特的藝術風格。小醜分為折子醜、短身醜、官衣醜、爛布醜、奶生醜等。

長沙花鼓戲的伴奏樂隊,分文武場面。文場有大筒、嗩吶。大筒是主要樂器,形似二胡,以竹筒蛇皮制作,音色清亮而渾厚,伴奏時用於托腔保調;嗩吶分大嗩吶和小嗩吶,主要用於吹奏過門。武場有堂鼓、大鑼、大鈔、小鈔和小鑼。擊拍的是“可子”。

在原長沙府地區內,長沙花鼓戲分益陽、西湖、寧鄉、醴陵和長沙5個藝術流派。

其中的寧鄉路以“學錢調”為代表,多演《書房調叔》等風流小戲;益陽、西湖路以“八同牌子”、“西湖調”為代表,多演《雪梅教子》、《孟姜女》等正劇;長沙路因出入城鄉,因而不得不致力於聲腔音樂的創新,以小調見長,處理細膩,字正腔圓,委婉清新,真摯動聽,並發展了弦樂伴奏。

經過近百年來的藝術交流,各路花鼓戲相互融合,形成了今天較完整的長沙花鼓戲體系。

嶽陽花鼓戲源於臨湘花鼓戲,流行於嶽陽、汨羅、臨湘及湖北通城、崇陽等地。清代嘉慶年間的《巴陵縣誌》中有在巴陵壹帶農村演花鼓戲之盛的記載。

從音樂來說,嶽陽花鼓戲主要聲腔叫“琴腔”。“琴腔”曲調有“單句子”、“夾句子”、“夢調”、“陰調”、“哀調”、“壹字調”等。

嶽陽花鼓戲的其他民歌小調如“思夫調”、“相思調”、“鬧五更”、“十繡”、“回門調”、“十杯酒”、“梅花引”等,常穿插其間使用。

“琴腔”受漢調影響是很明顯的。嶽陽花鼓戲有許多劇目都是以“琴腔”為主的,所以它流傳到鄂南的通城、崇陽演出時,因音樂同源,語言相近,深受當地群眾喜愛,逐步形成了壹個當地的新劇種,稱其為“提琴戲”。

嶽陽花鼓戲主要劇目有《思夫》、《補背褡》、《蘆林記》、《雙盜花》、《雙賣酒》、《牛郎織女》等。

無論“琴腔”還是“川調”弦子,都以大筒等弦樂伴奏,其發音沈郁淳厚。

嶽陽花鼓戲和長沙花鼓戲第二種聲腔都叫“鑼腔”。“鑼腔”也叫“打鑼腔”即演唱時用鑼鼓伴奏,不托管弦、人聲幫腔。

嶽陽花鼓戲在本地鑼鼓音樂如“木皮調”、“木馬調”、“辭店調”、“四六調”、“八同牌子”的基礎上,吸收了漢調皮黃某些板腔音樂,形成“導板”、“三流”、“急板”、“散板”等板式組合結構。

嶽陽花鼓戲的第三種聲腔叫“小調”,為地方性民間音樂,具有濃郁的地方鄉土色彩。如民歌小調“采茶調”、“望娘調”、“倒板調”、“四季青”、“采蓮船調”、“洗菜心”等。

嶽陽花鼓戲也搬用了漢調某些鑼鼓經,如“萬年歡”、“壹枝花”、“撲燈蛾”、“得勝令”、“柳搖金”、“傍妝臺”等,作為過門、過場音樂。

嶽陽花鼓戲作為獨立戲曲劇種,最早演出是情節性不太強的“二小”戲,即壹旦壹生,還有“三小”戲,即壹旦壹生壹醜,多用當地小調。

後來嶽陽花鼓戲受湖北漢劇和其他劇種影響搬演情節性強,人物較多的劇目。

常德花鼓戲主要流行於常德、桃源、漢壽、臨澧、大庸、慈利壹些地方。

常德花鼓戲源於民間的“采茶燈”、“車兒燈”,清末流入城市。宣統年間《長沙日報》就有常德禁“花燈淫戲”的記載,正因為此,才迫使後來花鼓戲班與漢班合演,在合演中直接受到常德漢劇的影響。

以前有不少花鼓戲藝人學漢劇,入漢班,演出常是花鼓、漢調“兩下鍋”,當地稱這種班子為“兩掄班”。這種情形壹直延續到新中國成立後。

常德的音樂也是“川調”、“打鑼腔”和“小調”。主要劇目有《林英觀花》、《跳粉墻》、《揀菌子》、《雙下山》以及新中國成立後改編的《尤二姐之死》。

衡陽花鼓戲是壹種流行於湖南省湘南地區的民間小戲劇種。各地的名稱不同,在衡陽、衡南、耒陽、常寧壹帶稱之為“馬燈”,攸縣、茶陵壹帶稱為“地花鼓”,安仁壹帶稱為“花燈”,永興江左壹帶也叫“花燈”,江右則叫“唱調”。

邵陽花鼓戲舊稱花鼓和花鼓戲,興起於舊時邵陽縣境,20世紀50年代開始稱為邵陽花鼓戲。主要流行於現在的邵陽市和邵東、新邵、邵陽、隆回、洞口、新化等縣市,以祁劇寶河派戲白結合邵陽地方語言為舞臺語言,是湖南花鼓戲中最具地方特色的劇種之壹。

邵陽花鼓戲以花燈戲為基礎吸收了師道戲、賽神紮故事和地方傳統歌舞之精華,後來吸收了祁劇的某些舞臺藝術形式,表演藝術豐富精彩,尤其小旦、小醜和小生的表演藝術更具特色。

邵陽舊稱寶慶,是個文化淵源深厚的地方,民間文化發達,歌舞興盛。邵陽花鼓戲便是在當地民間歌舞“打對子”、“車馬燈”的基礎上發展而來。

“打對子”,即“對子花鼓”,由小醜和小旦演出。小旦舞花扇,小醜走矮步,載歌載舞。“車馬燈”,即壹旦坐車,壹醜推車,壹醜騎馬,同臺載歌載舞。其“車”、“馬”均用竹、綢紮制而成,系在演員身上。“打對子”和“車馬燈”均以鑼鼓打節奏,胡琴、嗩吶伴奏。

從風格上來看,邵陽花鼓戲可以分為東、南、西三種風格流派。

東路源於“車馬燈”,以川調、鑼鼓牌子為主要音樂材料,藝人都是男角,多為巫師出身,壹邊行巫,壹邊唱戲。

南路源於“對子花鼓”,音樂以走場牌子、小調為主,藝人女性比較多,常與踩軟索的雜技藝人合班演出,或者身兼兩種技藝,白天踩軟索,夜晚唱花鼓。

西路與南路同源,音樂上主要是小調,藝人也多是巫師出身,邊行巫,邊唱戲,男角為主,間有女旦。西路和南路合流得比較早,所以風格上差異比較大的只是東路和南路。

早期的邵陽花鼓戲,多為“社火”性演出,逢節慶和遊儺、慶娘娘之類的宗教活動的鄉間盛會,即臨時邀集,在禾場、草坪演出,都是些業余班社。

清鹹豐年間,出現了半職業性及職業性的班社,成員多為手工業者、農民、巫師等。他們在農忙務農,農閑時從藝,有的則是邊行巫邊唱戲,演出也多在縣郊及鄉鎮。有些職業班社,終年奔波,行程遠涉貴、黔、贛、鄂、滇、蜀境內部分城鄉,人稱“江湖班”。

醴陵花鼓戲是流行於湖南醴陵地區的花鼓戲,深受醴陵地區人們的喜愛,受到周邊戲曲的影響,成為了具有獨特魅力的花鼓戲劇種。

上述各地花鼓戲,是我國文藝百花園中的奇葩。特別是唱遍大江南北,風靡海內外的湖南花鼓戲名劇《劉海砍樵》,其膾炙人口的“比古調”唱段,深受全國各地的人民群眾所喜愛。

  • 上一篇:浮雕藝術在世界上到處都有,從古埃及到古希臘.
  • 下一篇:燒艾(壹種傳統中草藥療法)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