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湛江的標誌雕塑,海邊用38銅人展現壹種“舞”,稱“東方壹絕”

湛江的標誌雕塑,海邊用38銅人展現壹種“舞”,稱“東方壹絕”

這是珊珊三丫頭愛生活、愛攝影、愛旅行、愛 美食 的駐足點。

到壹座城市旅行,想感受這座城市文化,其中有壹項就是看城市裏的標誌性的“雕塑”,壹座好的雕塑除了包含壹段城市的 歷史 ,同時又蘊含豐厚的文化和藝術,能喚起人們的記憶。珊珊三丫頭這次來湛江旅行, 遊覽霞山的金海岸觀海長廊時,對海岸邊立著的壹座由“38個銅人”組成的“人龍舞“標誌性雕塑留下了深刻印象。

金海岸觀海長廊,又稱為霞山觀海長廊,是當地要把湛江建設成區域性中心城市,推進湛江二次創業而實施的環境工程之壹,這裏免費對市民和遊客開放,沒有商業氣息,沒有人山人海,所以, 每當早晚有空閑時間,也是太陽升起和落下的時間,珊珊三丫頭就會沿著這個美麗的觀海長廊,壹路閑逛,這裏讓我在湛江度過的壹段美好時光。

每次,當珊珊三丫頭走到觀海長廊紅樹林棧道主平臺的“人龍舞“雕塑前,總會停留壹下,借著日出與日落的光彩, 細細品味這座可以體現“雷州半島的傳統舞蹈之魂”的標誌性雕塑,仿佛怎麽看都看不夠。

人龍舞,是特殊 社會 歷史 因素與地域自然條件的產物。 湛江的“人龍舞”大約始於明末,當年被清軍打敗了的明軍,大概是中秋時節,撤退到了雷州半島和東海島,當地的老百姓為鼓舞明軍士氣,於是,便編排了壹個舞蹈,這就是後來的人龍舞。此後,人龍舞在湛江壹帶流傳開來,至清乾嘉時期達到了鼎盛。這時的人龍舞,將古海島群眾娛龍、敬龍、祭海、尊祖、奉神等多種風俗融入“人龍舞”之中,體現獨具壹格的人龍舞表演形式和“人龍”精神。

要知道,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 人龍舞體現了中華民族團結合力、奮發開拓的精神面貌,包含了天人和諧、造福人類的文化內涵,是華夏精神的象征,是中國人在吉慶和祝福時節最常見的 娛樂 方式,是中華民族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

在珊珊三丫頭眼前的 “人龍舞”雕塑,是選用湛江大型表演藝術人龍舞形態,由“38個銅人”搭成長龍雕塑,屹立於海邊的觀景臺上,顯得氣勢宏偉 。這個“人龍舞”雕塑的基礎尺寸是長16米×寬4米×高0.3米,表面粘貼材料是南非白金沙(黑色)。雕塑的組成是:1個舞龍者的成年人雕塑,2.3米高,用316不銹鋼制作;18個成年雕塑,高2.3米,采用優質的紫銅制作;19個青少年雕塑,高1.8米,采用優質的紫銅制作。

在觀景主平臺的壹旁,即 人龍舞雕像的壹邊,有壹牌子,詳細介紹了湛江“人龍舞” :人龍舞是湛江地區特有的壹項民俗喜慶表演,盛行於雷州半島壹帶,至今已有數百年的 歷史 ,由於它的獨特性和觀賞性,呈現出樂觀和積極向上的精神和面貌,曾應邀參加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表演,享有盛譽,是湛江壹張響的民間文化名片。

看完牌子上的介紹,珊珊三丫頭的目光移回了人龍舞的雕像。 雖然眼前的雕像只展現的是壹個固定的動作,但通過動作,我的腦海中有了許多的畫面: 表演者中的成人練就了快速托人上肩的穩健動作和步法,他們把小孩扛起,形成流暢多變隊形,動作壹氣呵成,現場動感十足, 整個人龍舞包括了 有起 龍、龍點頭、龍穿雲、龍卷浪等獨具特色的表演程式,也是體現中華龍文化延伸與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次之後,珊珊三丫頭繼續留在湛江的日子裏,在和當地人的交流中,對人龍舞有了更進壹步的認識,以至於壹直希望能有機會現場看看這“人龍舞”的表演。而看“人龍舞表演,就要到湛江東海島。因為 人龍舞在湛江東海島東山鎮東山圩村有“東方壹絕”的美稱。 表演時,幾十至數百名青壯年和少年均穿短褲,以人體相接,組成壹條“長龍”。在鑼鼓震天、號角齊鳴中,“長龍”龍頭高昂,龍身翻騰,龍尾勁擺,壹如蛟龍出海,排山倒海,勢不可擋,顯現出獨特的海島色彩和濃厚的鄉土氣息,是東海島乃至雷州半島經久不衰的民間風俗和大型廣場 娛樂 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每逢春節、元宵、中秋佳節和壹些重大喜慶節日,東山圩村必連舞幾個晚上“人龍”,東西兩街戶戶張燈結彩,家家傾巢而出,人流如潮,熱鬧非凡。

因為人龍舞的表演藝術得到許多人的喜愛和認可。2013年12月,湛江東海島人龍舞獲得第十壹屆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 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湛江人龍舞也獲得"人龍舞"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而此時,看著海邊立著的“人龍舞”雕像,氣勢十分雄偉,這會是湛江的壹個 旅遊 亮點。 只可惜珊珊三丫頭這次到來的時間不湊巧,未能親眼目睹壹場真實的“人龍舞”表演,真的有些遺憾。 希望未來有機會,能親眼目睹壹次“人龍舞”的真人表演。

  • 上一篇:法國葡萄酒酒瓶正標上的aoc表示的是
  • 下一篇:獅頭銅鈴鐺用法 民俗傳統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