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雲文化·滇雲風俗·喪葬
雲南歷史以來就是壹個多民族的聚居區,各民族的發展極不平衡,到本世紀50年代以前倘處在從原始社會到封建社會的各個發展形態中,加之滇雲文化受外來文化影響所體現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各民族的喪葬習俗也是各具特色的。
(1) 葬式與葬法
雲南各民族的葬式與葬法,從歷史以來大體分為以下幾類:
火葬 在中國歷史上,西部的氐羌族群普遍采用火葬,這與他們過遊牧經濟生活,因而對火特別崇拜有關。到近代,雲南各民族中在族源上與古羌人有關的彜、藏、納西、哈尼、拉祜、普米、怒、獨龍、景頗等民族仍保留著火葬的習俗,而其具體實施卻發生了壹定的變化。在藏族中,由於受藏傳佛教文化的影響,火葬被認為是最高尚的葬儀,只有活佛、大喇嘛、部落頭人和僧俗有產階級才能實行;彜族則出於“火化歸祖”的觀念;拉祜族則出於家族傳統,如果某家祖上因兇死火葬,後人也就實行火葬;納西、哈尼、普米、怒等族則是歷史上普遍實行火葬的殘余;獨龍、拉祜則是兇死者實行火葬。另外,由於受南傳佛教文化的影響,傣、布朗族的佛爺,佤族的大頭人及傣、布朗、景頗、德昂族中的兇死者實行火葬,麻栗坡、西疇、馬關的瑤族也有實行火葬的。雲南各民族在火葬的實施過程中,其葬式和葬法也是各不相同的,這就滲進各民族的宗教信仰、生存環境及生活習慣的影響。
土葬 土葬是世界各民族普遍采用的壹種葬式,歷史上我國的漢族是實行土葬的。明清以來,中原的漢族大量遷入雲南各民族地區,土葬作為先進的漢文化表現之壹對雲南各民族產生了影響。如麗江的納西族就是在清庭明令禁止焚屍的規定下改火葬為土葬的,白、苗、壯、傈僳、阿昌、蒙古等民族都是在漢文化的影響下,接受了漢族“入土為安”的觀念,推行土葬制度。而怒江流域的怒族則是在已實行土葬的傈僳族的影響下改為土葬的。到今天,除兇死和宗教信仰外,雲南所有二十四個民族都實行土葬,而城鎮的各民族則又在 *** 的推行下實行火葬,文化的變遷是因時間的推移而不斷變異的。雲南各民族土葬的葬儀有較大的區別,有的以村寨為單位有公***墓地,有的有家族的公***墓地。埋葬時有的用棺材,有的不用,有的用竹藤蔑編成的躺笆,歷史上有的民族還用陶器盛屍。墳墓有壘起的,有不壘的,有的立碑,有的無任何標誌等等,真是千姿百態,各具特色。
天葬 也叫“鳥葬”,是藏族至今仍保留的壹種普遍采用的壹葬式。喇嘛教認為,天葬符合釋迦牟尼傳記中所說的“舍身餵虎”精神,人的靈魂可以隨著啄屍的鷹升天,得到來世的幸福。雲南藏族的人死後,就去寺廟蔔卦,如果卦中決定天葬,就將死者從窗口運出,送往固定的葬場。然後由專司天葬者碎屍,並點上柏枝,煙縷升起,“通知”“神鷹”到來。藏族習慣認為群鷹將屍骨食盡為吉祥,如果有殘余,送葬親屬會將其火化,骨灰灑向四方。
水葬 雲南藏族、獨龍族和傣族實行的壹種葬式。水葬是藏族中壹般俗民的葬儀,因葬區地處草原,缺乏燃料。人死後將屍體擡到江河急流處的葬場,請喇嘛念經祭奠,直系親屬將其屍體洗凈,然後整屍拋入江河,任其漂流而去。有的地方是碎屍拋入江中,又有的地方是將屍體分解為八塊拋入江中,俗稱下八塊。獨龍族則是認為死於流疫和兇死者的亡魂很可怕,因此實行水葬。依江而居的傣族,對兇死者也多行水葬。
樹葬 屬“風葬”的壹種,是以狩獵作為主要經濟活動方式的民族的葬法。據傳說和流傳下來的歌舞唱詞片斷,樹葬是彜族最古老的葬俗之壹。據說漢代彜族先祖孟獲的愛妾死了,孟獲讓人用帛緞裹屍,將其葬在青松的樹叉上。人們圍在樹下唱歌、跳舞,以示哀悼。歌舞唱詞稱孟獲為青松,其妾為仙花,仙花要葬在青松上,“樹葬”就這樣開始了。傳說彜族還實行過“桶葬”,因為樹葬後骨殖會掉下來,於是將掉下的骨殖撿起,裹以帛緞,裝在桶內放在樹洞或靈房裏,稱為“鬼桶”。
崖葬 也屬風葬即露天葬的壹種,是將人的遺體放在崖穴或崖上的壹種葬俗,我國古代的濮、越、巴、僚、漢等民族早已盛行。近代以來,部分壯、布依、苗、瑤及仡佬族中仍實行此俗,雲南的彜族歷史上也有實行崖葬的。崖葬有四種類型,即崖墩葬,將葬具放入山崖層理罅隙;崖洞葬,將葬具放入天然崖穴中;崖窟葬,將葬具放在開鑿的山崖窟龕中及懸棺葬。雲南富民的彜族大畢摩汪家的祖先是用陶器罐裝骨灰放在崖洞裏的,裏面設上靈牌,周圍擺上木制或鐵制的小型生活用具及各類家畜。平時壹般人不能進去,只有做大齋和打掃灰塵時可以念著“獻祖經”進去。當地彜族曾認為他們的祖先居住在崖洞裏,後人為了靈魂與祖先會合,所以實行崖葬。
懸棺葬 屬崖葬的壹種,是我國南方少數民族的葬式之壹,因為是在懸崖上鑿孔,打上木釘,然後將棺木放在上面,或者是將棺木的壹頭放在崖穴中,另壹頭放在絕壁上所釘的木樁上,所以名“懸棺”。五代梁朝時期我國就有關於懸棺的記載,雲南省滇東北的昭通、鎮雄、鹽津、威信等縣市及相鄰的四川珙縣、興文、筠連等地是懸棺葬的主要分布區。
(2) 葬儀
如同葬式葬法各不相同,雲南各民族的葬儀也是不盡壹致的,但大體上可以分為報喪、對屍體的處理、裝殮、停靈祭奠、出殯、埋葬(或火化)、超度等幾個部分。由於雲南各民族喪葬禮俗的核心是靈魂不死觀念,它的實質是壹切為了生者,因此,其葬儀活動表面對象是死者屍體,實際卻是死者的靈魂,壹切活動都服從於為生者造福的目的。當有人去世時,各民族都要鳴槍(或大吼)報喪,然後派人通知直系親屬,家人將死者屍體洗凈,為其換上新衣,回族則裹上白布,景頗、普米、阿昌、基諾等族則在死者口裏含上碎銀。各民族大都要為死者準備隨葬品,行土葬的要準備棺材,將其入殮,這壹切都是為死者在另壹世界的生活作下較好的安排。停靈祭奠則是生者與死者靈魂的對話,各民族人民大多認為人死是靈魂回到祖先身邊生活,因此要為其唱指路經,納西族還要為死者洗馬,以便起行。壹切讓死者滿意,盼其魂安,祈求賜福與生者。出殯和埋葬則是基於入土為安的觀念,墓地的選擇更體現了壹切為了生者的功利目的,得福祉,則子孫必大發,否則就是死者靈魂不滿意,降禍病於家人,必須實行二次葬。雲南各民族對於非正常死亡者的靈魂是心懷恐懼的,必須對其進行超度,使亡靈回到他該去的地方,如納西族舉行的“大祭風儀式”,彜族舉行的“詛咒兇死鬼,切斷兇性路”大法事等。
雲南各民族針對死者靈魂的葬儀將人們的感情趨向和功利要求融合在壹起,達到了祖魂歸宗,增強血緣家族和民族內聚力的理想目的。他們在對待死亡時,也有自己的壹套辨證的觀念。怒族的祭詞說:“壹代死了壹代生,壹輩老了壹輩青,不死沒有再生呀,不老沒有再青呀。”哈尼族的祭詞說:“大樹死了壹棵,許多小樹長出來;世間的老人少了壹個,留下壹大群子孫。”積極地對待生與死,因此彜族將死亡稱為“白喜事”,納西族的喪禮“以醉為哀”,哈尼族、傈僳族舉行葬禮時跳舞為樂。
雲南各民族的喪葬禮俗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受到了外來文化的影響。如漢民族土葬及葬儀在各民族中所取得的統治地位;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在藏族、傣族、布朗、德昂等族中的影響,這是滇雲文化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