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滿族歌舞有怎樣的特點?

滿族歌舞有怎樣的特點?

滿族是我國北方的壹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關東長白山以東、黑龍江、烏蘇裏江流域的廣闊地區。

滿族歷史非常悠久,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的肅慎人。肅慎人是滿族的最早祖先。漢代稱其“挹婁”,南北朝時稱其為“勿吉”,隋唐時稱其為“靺”,遼、宋、元、明幾個朝代則稱“女真”。

16世紀後期,以女真人為主體,融合了部分漢人、蒙古人和朝鮮人,形成了壹個新的***同體,這就是滿族。

滿族在歷史上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隋朝時,滿族祖先靺鞨人派使者去長安見隋文帝。隋文帝給了靺鞨使者很多的賞賜,令使者為其舞蹈。使者和隨從便翩翩起舞,而且舞姿優美。

靺鞨後裔女真人有這樣的習俗:女子成年後,要歌唱自己的身世、姿色、技能,以尋找伴侶。至努爾哈赤部落興起後,也繼承了滿族能歌善舞的傳統。

努爾哈赤時期,滿族舞蹈逐漸融入了征戰內容,整個軍隊擺出練兵習武、馳騁征戰的陣勢,是滿族先人生產、生活和社會活動方式的體現。

每逢佳節、喜慶、婚嫁筵、出征、凱旋、祝壽、祭祀等滿族人都要歌舞盡興,

滿族歌舞按種類可分為祭祀歌舞和筵宴喜慶歌舞;按規模性質則可分為宮廷與民間歌舞兩種。

滿族信奉薩滿教,在舉行祭神、祭天、祭祖先等重大祭典時,都以歌舞形式進行,薩滿是歌舞中的主要角色。在跳神過程中,薩滿腰系鈴,手執鼓,穿神衣神裙,伴著神器聲響翩翩起舞。

祭祀歌曲有《清神調》、《背燈調》、《跳餑餑神調》等,舞蹈有《腰鈴舞》、《銅鏡舞》等。祭祀時載歌載舞,表達崇敬、贊美、祈求之情。

筵宴喜慶歌舞是指主要在筵宴上或喜慶場合表演的歌舞,這種舞場面富於變化,主要是《莽式空齊舞》,又稱《莽勢舞》。

宮廷歌舞是在節慶、出征、凱旋、慶典、筵宴等多項宮廷活動中出現。有些是滿族皇室貴族自娛自樂,有的是由專業演員表演的。清入關後除了其傳統的歌舞外,還全部接受了歷代沿續下來的禮樂制度。

滿族民間歌舞中最有特色的是秧歌舞,或稱扭秧歌、鬧秧歌。

在滿族歌舞中,《莽勢舞》最具代表性。

莽式為滿語“瑪克”即舞蹈的譯音。清人吳振臣的《寧古塔記略》壹書裏記載:

滿洲人家歌舞名曰莽勢,有男莽勢、女莽勢。兩人相對兩舞,旁人拍手而歌,每行於新歲或喜慶之時。上於太廟中用男莽勢禮。

莽勢舞多在新歲和喜慶之日跳,舉壹袖於額,反壹袖於背,盤旋做勢,成雙對舞,旁人拍手而歌,以擊堂鼓伴奏。

莽勢舞進入宮廷後,由自娛性舞蹈變成表演性的慶典舞,改名為“慶隆舞”,場面壯觀,規模宏大。用琵琶、三弦、奚琴、箏等樂器伴奏的樂師就有60多人,伴唱的0多人,舞蹈者幾十人。

跳“莽勢舞”,服飾方面有嚴格規定,伴奏的穿石青金壽字袍豹皮褂,伴唱的穿蟒袍豹皮褂,舞蹈者穿黃畫皮套,黑羊皮套,朝服等,並戴有各種假面具,做騎馬射擊等動作。

東海莽勢是莽勢舞中重要的壹種。東海是指遼寧寧古塔的廣大地域,這壹地域曾是古代女真族的聚居地。

東海莽式舞原是民間宴會中不可少的舞蹈,又稱“九折十八式”,產生於1000多年前。最早產生於民間,傳入宮廷後,成為追思祖德、頌贊帝業的筵席樂舞。

舞蹈內涵豐富,主要表現婦女織網、捉魚,男子狩獵、出征,殺敵等場景。男女分別執鼓、鈴和白綢同舞,表現鬥怪蟒的情節,最後是男女歡舞,喜慶豐收等。

表演中,繪聲繪色的九折十八式令人叫絕,九折是9個不同的舞段,即“起式”、“拍水”、“穿針”、“吉祥步”、“單奔馬”、“雙奔馬”、“怪蟒出洞”、“大小盤龍”、“大圓場”。九折既是壹個整體,又可單獨成篇。

十八式是18個基本動作。包括手勢、腳勢、腰勢各3個,肩勢、轉勢、走勢各兩個,鼓勢3個。

九折十八式是對莽勢的不同段落和動作的命名。

如“拍水”、“穿針”是模仿捕魚織網的動作。“怪蟒出洞”的動作特點,由表演者左右手臂握拳,分別從額前向下環繞,雙腳“正步”踏步,很有蟒出洞穴的蜿蜒之勢。“鼓勢”,由表演者手持抓鼓正步前進或後退,右手持鞭打擊“抓鼓”。舞蹈動作別具壹格,場面很大。

表演中,女子的“吉祥步”、“穿針”、“抹鬢”等動作穩健秀美,男人的“單奔馬”、“雙奔馬”等騎馬蹲襠式,常年在馬上狩獵、征戰生活活靈活現。

壹會兒出現了“怪蟒”出洞的場面,它代表魔鬼般的反叛勢力,被團結、勇敢的人民打死,體現了正義戰勝邪惡的巨大力量。

全部舞蹈粗獷豪放,男如鷹、女如燕,輕快中含剛健,粗獷中伴有抒情,尤其是“壓地歡”、“馬步”、“鷹步”等聳肩動作,突出了滿族剽悍、豪放的性格。

巴拉莽式舞也叫“野人舞”,是極其原始的舞蹈。巴拉人是滿族的壹支,主要居住在黑龍江省牡丹江西部張廣才嶺山區,從事狩獵,清代中後期下山定居,保持每年春季祭天、祭山的習俗。儀式中薩滿跳神完畢後,由男女青年表演此舞直至深夜。

巴拉莽式舞充分反映了原始滿族先民在遠古時期的自然崇拜、生命崇拜和生殖崇拜。據說舞者皆赤膊披發,男著豹皮裙,持手鈴,女著柳葉裙表演。

舞蹈動作十分大膽、野性十足,給人們以原始先民充沛的精神活力和美感。舞蹈有8段,現傳下來有“開門紅”、“滿堂紅”、“二點鼓”、“整陣容”、“喜火樂”等5段。

除了“莽勢舞”外,滿族民間舞蹈還有“笊籬姑姑舞”、“童子舞”、“秧歌舞”、“薩滿舞”等。

秧歌舞是民間傳統群眾性歌舞,逢年過節尤其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最為熱鬧,每逢此時,各村屯都組織秧歌隊到各邊表演,表演者往往有各種扮相,或文人書生,或老翁老嫗,交錯歌舞,有說有唱。滿族的這種歌舞,無論男女老少皆喜歡。

滿族秧歌舞在遼寧省撫順地區十分盛行,民間俗稱“韃子秧歌”。

滿族秧歌是滿族人民在勞動、生活中產生,並吸收漢族等其他民族的舞蹈基礎上逐漸形成並發展的,具有火爆、矯健、粗獷、熱烈而又豪放的表演特點,是滿族民間舞蹈中最通俗、最普及、最具生命力,同時也是最受滿族人民喜愛的舞蹈之壹。

撫順滿族秧歌風格獨特,表演生動,它承襲了唐代渤海國靺鞨的民間舞蹈“踏錘”和後金女真人、清代滿洲人的民間歌舞“莽式”的原型,舞蹈中有“韃子官”、“克裏吐”、“拉棍的”、“傻子”等各種造型。

人物生動有趣,表演中以其大擺大浪、盤旋做勢,再現了滿族先民英勇善戰,遊牧民族善於騎射、征戰、勞動生息的民族風情。

滿族秧歌舞蹈中揚、蹲、盤、跺、擺、顫等動作,極大地豐富了滿族秧歌的表現內容和表演形式,充分顯現了它豐富的藝術特性,極具民族民間藝術特色。

  • 上一篇:溫故而知新:關於小說中的對話描寫
  • 下一篇:太倉犬的特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