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本章重要知識點:
傳統邏輯(亞裏士多德邏輯)中基本命題的關系
註意兩個條件
1)必須符合存在假設,即預設所涉及的類不為空
2)考慮反對關系和下反對關系時,命題必須是偶真的(contingent)
不能是必然真(或必然假)的,否則就不可能同假(真)。
必然為真(假)指邏輯和數學上為真(假),例如所有三角形是三邊形、有正方形是圓。
換位法和換質法,帶入例子就可以理解。換質位法是前兩者的運算。以換質位法第壹條 A 到 A 為例。先從換質法的 A 到 E,再從換位法的 E 到 E,再從換質法的 E 到 A 推出。
上表 左邊的命題蘊含(imply)右邊命題。即左邊為真,右邊必為真;右邊為假,左邊必為假。其他情況則無法推斷。
傳統邏輯的存在假設有諸多問題,喬治·布爾(George Boole)發展了現代邏輯學,提出了布爾解釋。
布爾解釋核心是說:
在實際應用中,如果主項不為空,可看對當方陣,如果為空,看布爾解釋。
英國數學家、邏輯學家約翰·文恩(John Venn,1834-1923)最早使用的圖示法,用來表達標準直言命題。
斜線表示為空,x 表示存在,其中至少有壹個元素。
文恩圖對於後續的直言三段論有重要作用。
亞裏士多德傳統邏輯討論的都是直言命題。直言命題是探討類(classes)或分類(categories),聲明(affirming)或否定(denying)某個類全部或部分包含在另壹個類中。(直譯為“分類命題”不好麽!!!)
AEIO 是標準直言命題。
A:所有 S 是 P
E:沒有 S 是 P
I:有 S 是 P
O:有 S 不是 P
直接推論:從壹個前提推論
間接推論:從至少兩個前提推論
在第壹篇裏我說過,演繹部分的概念層層遞進至少是樹形結構10層,這篇開始數給妳們看。
壹個標準直言命題的組成是:量項(quantifier)+主項(subject term)+聯項(copula)+謂項(predicate term)
量項:所有、沒有、有些;聯項:是、否
標準直言命題的組成,這是第 1 層。
根據功能,還有質(Quality)、量(Quantity)、周延(Distribution)的概念。
質:肯定(affirmative)還是否定(negative )
量:全稱(universal)還是特稱(particular )
周延需要好好解釋壹下。
周延指的是壹種描述命題與其內的項(terms,也就是主項或謂項)的關系的壹種特質。當命題提及該項所指的類的每壹個成員(member),我們就說該項是周延的。(周延這個翻譯實在無力吐槽,直譯成“分布”不好麽!!!)
A 命題:所有參議員是公民。命題論述了所有參議員,並沒有論述所有公民是怎樣。所以 A 命題主項周延,謂項不周延。
E 命題:沒有運動員是素食主義者。命題論述了所有運動員,這個類排除在素質主義者這個類之外。同時也論述了素食主義者這個類排除在運動員這個類之外。所以 E 命題主項、謂項周延。
I 命題:有些士兵是膽小鬼。 I 命題主項、謂項不周延。
O 命題:有些士兵不是膽小鬼。膽小鬼被排除在特定的“有些士兵”這個類之外。膽小鬼的每個成員都不能在這群“有些士兵”中被找到。當壹個類被排除在壹個類之外,我們就說這個類的每個成員都被提及了。 O 命題主項不周延、謂項周延。 (這裏我不太理解)
按特征分類,這是第 2 層,有了第 2 層,就可以玩換位、換質這種遊戲。而換質位是在換質、換位基礎上運算,是為第 3 層。
I、O 命題有存在含義。有些士兵是膽小鬼,必然存在至少壹個士兵,他是膽小鬼。有些士兵不是膽小鬼。必然存在至少壹個士兵,他不是膽小鬼。
在傳統邏輯中,I、O 命題是從 A、E 命題推斷而來,那麽 A、E 命題也須有存在含義。但是當全稱命題(比如 A 命題)的主項不存在即為空時,會出現 A、O 同假,那麽矛盾關系不存在。
比如,所有火星人都是金發的。有些火星人不是金發的。當火星人不存在時,這兩個命題同假。
為了挽救傳統邏輯方陣,預設所有直言命題涉及的類都不為空。
但是這種預設是有問題的。首先,它不能論述為空的類。其次,科學研究中的理論經常涉及為空的類。因此邏輯學家布爾發展了現代邏輯(mordern logic),提出了布爾解釋。
約翰·布爾(George Boole,1815-1864)。英國邏輯學家、數學家。現代符號邏輯奠基人之壹。
布爾解釋:
當無法直接推論時, 看原命題的矛盾命題或試圖從某命題推得原命題。
原命題為假時,其矛盾命題必為真。則可通過矛盾命題的差等關系及換質位大法去看和某命題的關系。(是否能推得某命題)
根據“上位蘊含(imply)下位。即上位為真,下位必為真;下位為假,上位必為假。”和換質位表“左邊的命題蘊含(imply)右邊命題。即左邊為真,右邊必為真;右邊為假,左邊必為假。”
原命題若是某命題的下位命題,則某命題為假。若某命題通過換質位大法如果能推得原命題,那由於原命題為假,可得某命題為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