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縣布玩具”流行於寒亭區開元街道(原濰縣張氏鎮)及周圍區域,特別盛行於白浪河東西沿岸村莊,是當地民間原生態的民間藝術。它最早起源於繡房中少女少婦用碎布片做成小人兒以便在上面插放繡花針,使用時隨時拔下,免得壹時難以找到,俗稱“針紮”或“針姑子”。據傳承人口頭資料中記述,“針姑子”清乾隆時已成形出現,後逐漸發展成為為香荷包、虎頭枕、虎頭鞋、布娃娃,布老虎、門簾墜等。其特點是隨意設計,因材成形,多利用裁剪剩余邊角布料,顏色多變,意態生動,特別具有原始文化意味兒,深受群眾歡迎,尤其為婦女兒童喜愛,成為具有濃郁鄉土色彩的民間工藝。布玩具制作的原材料有各色布料,現在有比較上檔次用絨布和絲綢,輔助材料有木屑和絲絨,工具有剪刀和針線。保護和傳承這壹工藝具有比較重要的意義:壹是發揚和展出民族民俗文化,啟發勞動人民的智慧,創作出豐富多彩的工藝品;二是表現民間風俗,為構建和諧社會創造文化氛圍。原先的布玩具的形態不拘壹格,根據布頭和制作者的想象隨意制作,後來演變為商品後,從設計到制作都有了很大改進。濰縣布玩具主要以各種動物為題材,樣式主要有布老虎、獅子、牛、羊等動物造型,隨著社會發展,藝人們又根據漫畫設計出了喜羊羊等新的造型,深受人們喜愛,尤以布老虎最為突出,成為了濰縣布玩具的代表作品。過去該工藝多以師徒傳承,改革開放後,才逐漸發展成為壹種產業。但由於市場經濟因素的影響,該工藝日益萎縮。為保護和傳承這壹傳統工藝,我們已落實了有力的保護措施:收集整理資料,實行存檔管理。成立專門小組深入實地進行調查相關資料並整理歸檔。
信息來源:寒亭區史誌辦
上一篇:清末文人李錫亭是誰下一篇:煙花三月下揚州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