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劇行當齊全,生、旦、凈、醜各有應工的首本戲,表演細膩生動,身段做工既有嚴謹的程式規範,又富於寫意性,註重技巧的發揮,其中醜行和花旦的表演藝術尤為豐富,具有獨特的風格和地方色彩。
潮劇的角色很多。明代為生、旦、貼、外、醜、末、凈七行。而且每壹種還有不同類型。俗語用“四生、八旦、十六老阿兄”來形容壹個演員陣容齊全的標準。四生包括小生、老生、花生。武生。八旦包括烏衫旦、閨門旦、彩羅衣旦、武旦、刀馬旦、老旦、醜旦。
從表演上來看,潮劇的角色行當中以生、旦、醜最具地方特色。生旦戲《掃窗會》被譽為我國戲曲以歌舞演故事的典型代表;潮劇醜角分為十類,其中項衫醜的扇子功蜚聲南北,為世所稱。
潮劇唱腔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唱腔的用調上。曲牌唱腔或對偶曲唱腔壹般都應用四種調即“輕三六調”、“重三六調”、“活三五調”、“反線調”,此外還有“鎖南枝”調、“鬥鵪鶉”調,以及犯腔犯調。
潮劇語言有著鮮明的三點特色:壹是鮮明的地方色彩;二是濃郁的生活氣息;三是生動的形象比喻。這三點,在潮劇傳統劇目的本子中隨處可見。
潮劇音樂屬曲牌聯套體,唱南北曲,聲腔曲調優美,輕俏婉轉,善於抒情。清代中葉以後,它又吸收板腔體音樂,顯得靈活多姿。潮劇中有傳統曲牌200多支,樂曲1000多首,是研究我國戲曲聲腔的重要資料。
伴樂部分,保留了較多唐宋以來的古樂曲,又不斷吸收了潮州大鑼鼓樂、廟堂音樂、民間小調樂曲等,音樂曲調優美動聽,管弦樂和打擊樂配合和諧,善於表現感情的變化。潮劇的伴奏樂器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文化的交流而不斷發展豐富。
20世紀20年代以前,樂器只有竹弦、嗩吶、椰胡和月琴,以竹弦為領奏樂器。後來,竹弦被二弦取代;月琴為揚琴取代,還增加了大笛和小笛。20世紀40年代開始,有增加二胡、琵琶和大胡。潮劇曲牌很多,板式多變,常用二板、二板慢、三板慢等板式。
潮劇戲服,是舞臺人物造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有三個特點:首先是十分重視身份區別、官階區別和等級區別,並反映在服裝的式樣、顏色和圖案花紋上。
潮劇戲服有鮮明的等級標誌,有嚴格的界限,不能逾越,穿錯了,不但受到同行的鄙視,有時還會到官府治罪。故戲班歷來有“寧穿破,不穿錯”的規矩。
潮劇傳統劇目相當豐富,已發掘出1300多個,大致分為兩類。壹類是來自宋元南戲和元明雜劇,這類劇目的主要“關目”與古本大多相同,文詞典雅,樂器古樸,做工精細;另壹類是取材於地方民間傳說或以當地實事編撰的劇目,這類劇目戲文雅俗***賞,情節曲折有趣,富於地方色彩。
潮劇常用“雙棚窗”這種形式來搶棚腳,吸引觀眾。壹般在角色不多的折子戲中運用,由兩組演員同臺同時表演,如“雙柴房”、“吳漢雙殺妻”等,以顯示該戲班的演員陣容雄厚,唱做齊整。謝吟先生編的文明戲《迎風山》,門內門外有壹段雙棚窗,也得到贊賞。
潮劇初時的演出規制只是席地而演的“塗腳戲”,經過在田野中草草搭臺演唱的“摔桶戲”階段以後,才漸次出現戲棚為“六柱”、“九柱”、“十二柱”、“十四柱”甚至“二十四柱”的“竹簾戲”,這就是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廣場戲的雛形。
廣場戲的戲臺有固定和遊動兩種。固定戲臺壹般建在關帝廟、媽祖宮前或私人庭園中。遊動戲臺壹般多臨時構築於鄉鎮廣場或野地高埠之處,有時亦搭於村前秋收後的田埕上,演過即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