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慈子孝意思是父母對子女慈愛,子女對父母孝順。
拓展知識:
父慈子孝,漢語成語,意思是父母對子女慈愛,子女對父母孝順。例句有“他們爺兒倆表面上是父慈子孝,可心裏並不十分對勁兒”。
壹、出處
1.《戰國策·秦策三》:“父慈子孝,夫信婦貞,家之福也。”
2.元·佚名《凍蘇秦》二:“可甚的叫做父慈子孝,俺壹家兒努眼苫眉,只待要逼蘇秦險些上吊。”
3.清·蔣伊《孝友堂家訓》:“居家之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本之本也。”
4.清·佚名《明珠緣》二壹:“父慈則子孝。乞陛下不必浮詞遮飾,惟祈真愛滂流,臣民均仰。”
二、成語拼音
父慈子孝fù?cí?zǐ?xiào
三、成語釋義
父:指父母;子:子女。
四、成語出處
父慈子孝《禮記·禮運》:“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
五、成語例句
主聖臣賢,國之福也;家之福也。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壹零壹回
六、感情色彩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長輩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恪守的傳統美德之壹。古時"孝道"的典範,莫過於"二十四孝"。這二十四個古人以孝行而感天動地的故事,相傳由元朝人郭居敬輯錄,後來的印本配上圖畫,通稱為“二十四孝圖”,在民間廣為流傳。
“孝”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倫理思想之壹,元代郭居敬輯錄古代24個孝子的故事,編成《二十四孝》,序而詩之,用訓童蒙,成為宣傳孝道的通俗讀物。以後,又有人刊行《二十四孝圖詩》、《女二十四孝圖》等,流傳甚廣。在傳統的木雕、磚雕和刺繡上,常見這類題制的圖案。
中國有壹句古話“百善孝為先”,說的就是孝敬父母對每個人來說都非常的重要。尊敬長輩、孝敬父母自古就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習慣,這壹優良傳統深深的影響著每壹代人。古時“孝道”的典範,莫過於“二十四孝”。從這二十四位古人用孝行教育人的事例出發,元朝人郭居敬親手作了編錄,後來的印本插入了圖畫,統稱為“二十四孝圖”,得以在民間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