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易地名是?王莽改制?中壹個非常重要的,也是涉及範圍最廣的壹項改革行動。公元8年,王莽即位後,為了彰顯自己新朝的?新?,也為了抹去前漢對於新朝的影響,王莽開始對全國各郡縣的地名、行政區劃進行了大範圍的改動。顏師古曾言?王莽篡位,改漢郡縣地名,普易之也?,此時王莽自登基到滅亡那刻,就從未停止過對前漢的郡縣進行更名的行動。
王莽所推行的?改易地名?,在當時可謂是壹個非常浩大的工程。在《漢書.地理誌》中,僅僅只是從未變動過行政區劃的郡縣,被班固標註過曾被王莽改換過地名的郡縣就多達近800個,而對於那些新朝改動過行政區劃,後來又被東漢改回來的那些,因不能正確標註的郡縣則更多。
要知道王莽除了熱衷於改地名,還熱衷於改變部分郡縣的行政區劃。如《漢書.王莽傳》載?常安西都曰六鄉,眾縣曰六尉。義陽東都曰六州,眾縣曰六隊?意思就是長安設比、閭、族、黨、州、鄉等六個行政區,長安外圍各縣分屬京尉、師尉、翊尉、光尉、扶尉、列尉等六尉郡。洛陽設益、梁、荊、江、揚、徐等六個行政區,洛陽周圍各縣分屬河東、河內、弘農、河南、潁川、南陽等六隊郡。
可以說再加上這些被改動過行政區劃的郡縣,王莽改過的郡縣地名,數量最少可達數千個,畢竟王莽時期光縣就有多達2203個(《漢書.王莽傳》載?九州之內,縣二千二百有三?)。而且更別說,有時王莽還會對壹個地方進行四五次更名(《漢書.王莽傳》載?其後,歲復變更,壹郡至五易名,而還復其故?),如果這些都算進去的話,那王莽的改易地名的數量將會成倍的增加。而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當時王莽改易地名是有多麽的瘋狂,及浩大。
當然,王莽如此瘋狂的改名,最終讓整個新朝是陷入壹片混亂。?吏民不能紀,每下詔書,輒系其故名?,百姓、官員都記不住這個地方到底是哪裏,王莽每次下的詔書,都得提醒下這個地方初始的名字。?其以益歲以南付新平。新平,故淮陽。以雍丘以東付陳定。陳定,故梁郡。以封丘以東付治亭。治亭,故東郡。以陳留以西付祈隧。祈隧,故滎陽。陳留已無復有郡矣。大尹、太尉,皆詣行在所。?,想想看每次王莽的詔書都得如此寫,這是多麽的滑稽。
連王莽和百官都弄不清楚,這個地方到底曾經是哪裏,都需要註明之前的地名,妳說妳讓地方官如何的去治理地方呢?他們都不知道這個地方到底是屬於他們管的,還是不屬於他們管的。所以王莽如此頻繁的改動地名,勢必就會造成朝廷對於地方的治理出現停滯狀態。
當然今天我們不討論王莽改這個地名的寓意或政治意義何在,改地名出現對新朝的影響如何等這些問題,我們只討論王莽改易地名時的基本規律是什麽,及其用意何在的問題?其實我們去仔細觀察那有據可查的近800個被王莽改動過的地名,不難發現大多數被王莽改動過的地名都是有規律可循的。
它們主要呈現以下幾點規律(這裏僅以《漢書.地理誌》中所記載的王莽所改動過的地名為依據):
第壹、帶有?亭?字。《漢書.王莽傳》載?郡縣以亭為名者三百六十?,也就是說帶有?亭?字的郡縣有多達360個,如牂牁郡改?同亭?郡;東郡改?治亭?郡;櫟陽縣改?師亭?縣;池陽縣改?冀亭?縣;宜陽縣改?陜亭?縣;新安縣改?君亭?縣;左邑縣改?兆亭?縣;襄垣縣改?上黨亭?縣;河陽縣改?河亭?縣等。
第二、帶有?鄉?、?聚?字。《漢書.地理誌》帶有?鄉?字的***有13個,如舒縣改?昆鄉?縣;高樂縣改?為鄉?縣;祖厲縣改?鄉禮?縣;高郵縣改?杜鄉?縣等。?聚?字在《漢書.地理誌》也有14個,如當塗侯國改?山聚?侯國;中丘縣改?直聚?縣;北鄉侯國改?禺聚?侯國;平望侯國改?所聚?侯國;合鄉縣改?合聚?縣等。
第三、用同音字。《漢書.地理誌》此類地名***有10余個,如郜成侯國改?告成?侯國;長安改?常安?;梓潼縣改?子同?縣;九門縣改?久門?縣等。
第四、用同義字。《漢書.地理誌》此類地名***有15個,如谷口縣改?谷喙?縣,口和喙都為嘴;漆垣縣改?漆墻?縣,段玉裁言?此雲垣者,墻也。?;增地縣?增土?縣,地,從土從也;粟邑縣改?粟城?縣,城和邑都可指城市。
第五、用反義詞。《漢書.地理誌》此類地名***有40余個。如符離縣改?符合?縣,離與合相反;谷遠縣改?谷近?縣,遠與近相反;東昏縣曰?東明?縣,昏與明相反;無錫縣改?有錫?縣,無與有相反,遼陽縣改?遼陰?縣,陽與陰相反;頓丘縣改?順丘?縣,頓與順相反。
第六、以此代彼,就是把A的地名換到B的地名上,然後B的地名再改成其他地名,此類地名在《漢書.地理誌》***有15對。如武威郡改?張掖郡?,而原張掖郡則改?設屏?郡;齊郡改?濟南?郡,而原濟南郡則改?樂安?郡;弓高縣改?樂成縣?,原樂成縣改?陸信?縣;安邑縣改?河東?縣,原河東郡改?兆陽?郡。
第七、帶?符?字,《漢書?揚雄傳贊》載?莽既以符命自立,即位之後欲絕其原以神前事?,王莽是靠著?符命?這種東西得以即位的,所以在改地名的時候,有些地名就帶有?符?字,《漢書.地理誌》此類***有11個。如沛郡改為?吾符?郡;狐奴縣改?舉符?縣;朔方縣改?武符?縣;定陶縣改?迎符?縣;相縣改?吾符亭?縣;資中縣改?符信?縣。
第八、帶?新?字,因王莽的國號為?新?,所以在當時他會在將壹些地名改成帶有?新?字,以此來顯示新朝的新氣象。而這之中多數帶有?漢?的地名都會被改為?新?,這裏也有宣示新朝的正統之意,而此類帶?新?的地名在《漢書.地理誌》***有17個。如安漢縣改?安新?縣;廣漢縣改?廣新?縣;漢陽縣改?新通?縣;漢中郡改?新成?郡。
第九、帶有?治?、?安?、?順?、?平?等特殊寓意的字,王莽希望自己的天下長治久安,天下順平,此類在《漢書.地理誌》***有約130余個。如槐裏縣改?槐治?縣;漆縣改?漆治?縣;平縣改?治平?縣;杜陵縣改?饒安?縣;成武縣改?成安?縣;桑乾縣改?安德?縣;武泉縣改?順泉?縣;平城縣改?平順?縣;右北平郡改?北順?郡;九原縣改?成平?縣;郁林郡改?郁平?郡;北新成縣改?朔平?縣。
第十、帶有很深的儒家思想,因此在改名時,很多地名都帶有?善?、?美?、?德?、?義?、?仁?、?禮?、?孝?、?忠?等字,此類在《漢書.地理誌》***有約40余個。如上祿縣改?善治?縣;盧奴縣改?善和?縣;即墨縣改?即善?縣;安豐縣改?美豐?縣;界休縣改?界美?縣;樂陵縣改?美陽?縣;新息縣改?新德?縣;下相縣改?從德?縣;輿縣改?美德?縣;歷陽縣改?明義?;道人縣改?道仁?縣;易陽縣改?壽仁?縣;祖厲縣改?鄉禮?縣;烏傷縣改?烏孝?縣;剡縣改?盡忠?縣;河南郡改?保忠信鄉?郡。
第十壹、《漢書.王莽傳》載?公作甸服,是為惟城;諸在侯服,是為惟寧;在采、任諸侯,是為惟翰;在賓服,是為惟屏;在揆文教,奮武衛,是為惟垣;在九州之外,是為惟籓?,所以在改地名時會經常出現?城?、?寧?、?翰?、?屏?、?垣?、?籓?等字,此類在《漢書.地理誌》***約40余個。如渭城縣改?京城?縣;茂陵縣改?宣城?縣;猗氏縣改?蒲城?縣;陽曲縣改?大寧?縣;西安縣改?東寧?縣;涿郡改?垣翰?郡;饒陽縣改?垣翰亭?縣;艾縣改?治翰?縣;便縣改?便屏?縣。
第十二、《漢書.王莽傳》載?男以?睦?...為號焉,皆授印韨?,顏師古曾註解到?睦、隆,皆其受封邑之號?,所以當時王莽改名時,有些地名帶有?睦?字,此類在《漢書.地理誌》***有約16個。如範縣改?建睦?縣;博平縣改?加睦?縣;平安侯國改?鴻睦?侯國;柳泉侯國改?弘睦?侯國;姑幕縣改?季睦?縣;即來侯國改?盛睦?侯國;蘭祺侯國改?溥睦?侯國;餘杭縣改?進睦?縣;涪縣改?統睦?縣。
第十三、對邊疆地區的郡縣的改名,多數帶有?威脅?少數民族之意。如瑯邪郡改?填夷?郡;臨原侯國改?填夷亭?侯國;隴西郡改?厭戎?郡;天水郡改?填戎?郡;平襄縣改?填戎亭?縣;狄道縣改?操虜?縣;刪丹縣改?貫虜?縣;驪靬縣改?揭虜?縣;白狼縣改?伏狄?縣;交黎縣改?禽虜?縣;廣成縣改?平虜?縣;平邑縣改?平胡?縣;宣武縣改?討貉?縣;?高句驪?郡改?下句驪?郡。
第十四、帶有?武?字,新朝初立,大有宣示其武力強大之意,此類《漢書.地理誌》***有約26個。如賓從縣改?勉武?縣;浩亹縣改?興武?縣;屋蘭縣改?傳武?縣;會水縣改?蕭武?縣;渾懷縣改?特武?縣;臨戎縣改?推武?縣;臨沃縣改?振武?縣;鹹陽縣改?賁武?縣;襄陰縣改?永武?縣;定襄縣改?著武?縣;復陸縣改?聞武?縣;潘縣改?樹武?縣;石成縣改?鋪武?縣;昌城縣改?淑武?縣。
以上就是王莽在對地名進行改易時的大概規律,當然並不全面。但是從以上所羅列的規律,我們大概可以看出,王莽之所以會把全國大部分的郡縣改名,很大程度是源於他想向百姓表達出?改朝換代,革漢立新?之意,借此來穩固新朝對於天下的統治。如王莽將安漢改?安新?,廣漢改?廣新?,西河改?歸新?等,無壹例外都是在向世人證明自己的正統性。
且在改易地名的時候,王莽也無時無刻不在顯露出自己的思想,如彰顯自己新朝的聖明,希望新朝江山永固、對外采取?武治?等之意。
上祿改?善治?,清改?清治?,濯陽改?慎治?,?芒?改?博治?,嚴道改?嚴治?;長安改?常安?,平輿改?新安?,武安改?桓安?,濟南改?樂安?,安平改?安寧?,這些改名無壹例外,王莽希望靠自己的?善治?、?清治?、?慎治?、?博治?、?嚴治?去讓百姓?常安?、?安寧?、?桓安?、?樂安?,從而讓?新安?。
當然在王莽的心裏,靠純粹的文治是沒用的,還需要強大的武力。於是乎賓從改?勉武,浩亹改?興武?,屋蘭改?傳武?,渾懷改?特武?,臨戎改?推武?,臨沃改?振武?,襄陰改?永武?。王莽希望自己新朝的文武兼備,來讓新朝實現江山永固的目的。也就是如此,於是西平被改成?永聚?,長垣被改成?長固?。
同時,王莽又是壹個奉行?天無二日,土無二王?的主,所以對周邊的以少數民族為首的國家或部落是比較敵視的,而且對他們也十分的警惕。於是乎瑯邪改?填夷?、隴西改?厭戎?、天水改?填戎?、狄道改?操虜?、白狼改?伏狄?、廣成改?平虜?、平邑改?平胡?、宣武改?討貉?也就這樣出現了。
簡單的說,王莽推行?改易地名?很大的原因,就是為凸顯出自己的理念,他希望借此來讓世人認可他的新朝,及彰顯出他的治國之道。當然,最終王莽的這種改易地名的行動並沒有讓新朝江山得到永固,反而造成了諸多不必要的麻煩。新朝最終僅存16年就滅亡了,而在這16年的時間裏,王莽希望的?常安?、?桓安?、?安寧?始終都沒有得到實現,反而是民不聊生,叛亂四起,於是就這樣新朝也沒能做到新朝?長固?、?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