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目前,提倡教師做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學生”,強調教師無限犧牲時間,精力、生活、健康乃至生命“敬業”的傳統師德觀還在盛行。殊不知,這種過分強調老師犧牲的師德觀與當今時代旋律已有諸多不符。本文就當今教師的師德內涵做了初步探討。 “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它包括教師和壹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教學活動時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行為準則,以及他們在工作中將這些規範、準則逐步內化而形成的觀念、品德。通常,人們所說的“師德”是就後者而言。 說到師德,曾經我的腦子裏會浮現並震撼於這樣的畫面:深夜,羸弱多病的身影伏在昏暗的燈光下備課、批改作業;在自己家人病重或痛失親人的情況下,依然堅守教育教學第壹線…… 在經歷了二十多年風雨坎坷的教學生涯後,自己雖然早已成了這畫面中的壹員。可回首往事,看看現在,心裏卻不免生出壹絲涼意! 壹、傳統師德觀的特質及其產生的社會背景、歷史根原。 傳統師德觀的特質是強調教師的“犧牲”精神,提倡教師做“燃燒自己,照亮學生”的蠟燭,從而忽視了教師個體生命價值的存在。 傳統師德觀產生的背景是我國歷史上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社會。這種社會實際上就是壹種封建統治者改朝換代的輪回。不斷重復的“家天下”的統治模式使得教育長期淪為統治者統治人民的工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統治者培養奴役人民的工具(官員)和被奴役的對象(百姓)。教學及考試選拔的內容主要在“四書五經”裏取材;教學方式是老師傳授學生接受;學生學習方式主要靠死記硬背;考試答題壹般也只能承襲“古聖先賢”的觀點,不允許有個人創造性的見解。 為“家天下”服務的目的性決定了傳統教育的封閉性。正是這種為統治者服務的目的和封閉性特點決定了傳統師德觀的基本特質——將老師作為“犧牲”的對象。 1、“家天下”的統治時代,只有極少數的統治者才是國家的主人,他們才有做人的權力和資格,只有他們的利益才會得到保護,忽視甚至犧牲教師的個體生命價值,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 2、在輪回中緩慢發展的相對穩定的封閉的社會生活環境及教育教學目的、內容、方法的長期固定,使得教師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犧牲”來換取學生的“美好前程”。“燃燒自己,照亮學生”自然就成為社會對老師的要求和老師的自律行為。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只要老師孜孜不倦,學識淵博並嘔心瀝血用自己的“壹桶水”倒滿學生的“壹碗水”,學生就能憑著這“壹碗水”考試晉級,升官發財,風風光光或平平淡淡過上壹輩子。於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成為古代先賢的訓導。於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成為社會對教師及教師們自身的自律要求。這些詩句也就常被人們用來描述、鞭策或贊美老師的形象。 二、傳統師德觀與現代社會的矛盾。 (壹)現代社會已普遍進入民主法治時代,每個社會成員都成了國家公民,都享有同等的民主權利。教育的目的不再是為極少數人服務,而是為全體社會公民服務。教師作為社會公民的壹部分,自然應享有同等的生存發展的權利。壹味強調“犧牲”老師,與現代民主法治思想相沖突,顯得不公平,不合理。 (二)現代人文觀認為,每個生命都是寶貴的,都應得到尊重和關懷。老師的生命理當應在被尊重和關懷之列。因此,老師的健康權及享受生活,享受生命的權利應該得到保護。壹味提倡老師“犧牲”自己的生活乃至生命是不人道的。 (三)現代社會理念,重視個體生命價值的存在,每個個體都是社會的寶貴資源和財富。只有每個個體生命價值的最大化,才能構成社會整體價值的最大化。因此,除非特殊情況,萬不得已需要老師挺身而出見義勇為,強調老師犧牲,這是社會資源的浪費,是不劃算的。 (四)現代社會背景下,老師“燃燒自己”,不可能“照亮學生”。 隨著現代社會普遍走向民主、法治化時代,社會發展不再是簡單遲緩的封建輪回,而是日新月異,知識更新速度加快。尤其隨著當今知識經濟,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知識呈爆炸式增長。社會生活內容和背景的改變,使得傳統的師德觀——無限犧牲老師的時間、精力乃至健康、生命的敬業方式,即便老師很淵博,很犧牲,將自己“燒成灰燼”,用自己的“壹桶水”倒滿學生的“壹碗水”,也不可能真正“照亮學生”,滿足學生壹生的知識需求。 (五)本人及許多老師的教育教學實踐,工作、生活經歷都證明如果註重老師個體的發展,保障了老師的身體健康,並給老師適當的學習、充電乃至享受生命的時間和機會,反而能保持教育教學的源頭活水,保障教育教學質量。 因此,從現代民主法治思想及現代民主主義人文觀,當代社會生活形勢及自身體會等多角度看,過分強調教師犧牲的傳統師德觀都是有偏頗的,傳統師德觀已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要求。 那麽,師德內涵應如何界定?或者說,現代社會教師應具備怎樣的師德?作為壹個現代社會的教師,師德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經長期思考,本人認為: 壹、繼承和發揚傳統師德觀的合理因素,愛崗敬業,熱愛學生,保持淡泊、寧靜的心境,潛心於教育教學工作實踐和理論研究。“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教師的職業是教書育人。尤其作為當代社會的教師,其勞動的知識性、專業性、藝術性、復雜性、長效性、示範性與創造性的特點,決定了作為教師必須要繼承和發揚傳統師德觀中的合理因素,愛崗敬業,“愛生如子”,並保持淡泊、寧靜的心境,不計名利,心無旁騖,致力於教育教學工作。 二、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自從人類進入了民主文明的法治時代,教育就不再作為統治者愚弄麻醉人民,維護自身統治的工具,而成為培養能夠適應並推動社會發展的人才的專門機構。傳承人類文明,培養能夠適應社會生存發展的合格公民,是現代教育,也是當代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在教書謀生的同時,是否存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是衡量壹個現代教師是否擁有師德的重要標準。 三、實施現代民主教育,杜絕傳統專制教育對學生的戕害。 現代民主教育,即培養學生民主意識和能力的教育。民主意識主要指平等意識,每個社會成員都是平等的國家公民,享有平等的民主權利。民主意識還指主人翁意識,社會責任感。每個社會成員對國家和民族乃至整個人類都擁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回溯歷史,人類民主平等,做國家主人的願望由來已久。俯瞰今天,世界及我國都進入了民主法治社會,民主進程已不可阻擋。當今時代需要的不再是只知順從主子的奴仆,而是懂得人的尊嚴,具有獨立完整的人格,既能享受民主權利,又能承擔社會責任的具有民主意識和能力的社會公民。 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實施現代民主教育,還是沿襲傳統專制做法,這關系到我們是否在旅行教師職責,是否在為祖國培養合格公民。 現實的教育教學實踐中,至今還有許多教師有意無意地沿襲了傳統教育中的專制理念和習慣做法。缺乏民主平等觀念,放不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在學生面前擺出全知全能,神聖不可侵犯的樣子。采用傳統的“人治”模式,靠個人威信管理班級。忽視學生個體差異,違背教育教學規律,“拔苗助長”。對學生簡單粗暴,甚至實施高壓,體罰、變相體罰手段,美其名曰“負責任”,出了問題還喊冤!殊不知,這種高壓下成長起來的學生,往往心態扭曲,形成奴性人格,不符合未來社會的要求。這種“負責任”的教師實際正在幹著對學生,對未來社會“極不負責任”的事情! 四、堅持素質教育,抵制應試教育。 應試教育的不合理已經被人們公認。素質教育是與應試教育相對的在飛速發展的現代民主、文明、開放的社會背景下形成的壹種全新的理想的教育模式。它符合現代及未來社會的要求,體現了人們對社會生活的普遍願望,代表了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是中國教育的希望。 應試教育在中國歷史悠久,根基牢固,在思想上難以肅清其余毒。何況,近年來壹些競爭激烈的大城市,尤其壹些所謂的名校,已形成了壹整套完備的應試教育操作體系。因此,“素質教育喊得轟轟烈烈,應試教育搞得紮紮實實。”曾經讓人感到驚訝,而今,素質教育音訊寥寥,偃旗息鼓,人們幾乎羞於提及!應試教育卷土重來,大張旗鼓,卻不再有人奇怪! 作為壹個有社會責任感,有良知的教師,當妳承受應試教育的強大壓力,當妳面對個人名利和社會使命、學生發展的抉擇的時候,選擇後者就是堅守師德!換言之,工作中把學生當人看(而不是自己利益的砝碼),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著眼於學生的終身幸福和社會發展需要來施教,這就是師德!
上一篇:太原哪兒有賣正宗寧化府的醋下一篇:琶洲展館的展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