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的名字,緣於唐玄宗的兒子壽王與楊貴妃的故事。
唐玄宗看中自己兒子壽王瑁的妃子,唐玄宗為得到她,先讓她做了壹段時間的女道士。所以對楊貴妃多加特殊照顧,其中就有壹次,楊貴妃得了壹種怪病,請了很多禦醫和郎中都不見效,於是到處張貼告示。
其中就有壹位老者他自認為可以醫治楊貴妃的病,便撕了告示被帶到京城長安。他知道楊貴妃的病可以用玳瑁來醫治,但是他頭次帶去的玳瑁因缺水而死。
後來他思索了幾天,想辦法讓玳瑁把全身的精血融在背上的幾塊大鱗片上,再取下來帶去長安。楊貴妃的病治好了,從此玳瑁壹鳴驚人,名聲傳遍世界。
但因為唐玄宗娶的是他自己的兒媳婦,那麽壽王瑁自然就帶了綠帽子了,從中因為帶帽和玳瑁同音,而壽王瑁的名字裏又有瑁,所以十三鱗也因此被人稱作玳瑁了。
擴展資料玳瑁角質板有“海金”之譽,自古以來就被視為祥瑞、幸福之物,代表高貴與神聖之風度,並可避邪及鎮宅,是歷代宮廷權貴們的飾物。《孔雀東南飛》的樂府中,就留下了“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的膾炙人口之名句。
玳瑁的工藝歷史在中國已有上千年,在唐代達到頂峰,日本的玳瑁工藝深受中國的影響。玳瑁在古代被用於制作戒指、手鐲、簪(釵)、梳子、扇骨、盒、樂器零件和刮痧板等。
玳瑁的藥用始載於《開寶本草》,藥用玳瑁多取其背部的甲片。玳瑁性寒、鹹、微甘,含角蛋白及膠質等化學成分,具有清熱解毒、平肝鎮驚的功能,主治熱病發狂、小兒驚風、高血壓、風濕痛腫、癰腫瘡毒、譫語痙厥等癥。
玳瑁的肉亦供藥用,能祛風毒,行氣血,除胸膈中風痰,鎮心神,逐邪熱。利大小腸,通婦人經脈。《本草綱目》曰:“玳瑁解毒清熱之功同於犀角。”
由於歷史上人類對玳瑁背甲及其肉和蛋的需求,壹度導致玳瑁海龜瀕臨滅絕。目前,很多國家已經禁止捕殺玳瑁海龜,也禁止玳瑁制品進出口。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玳瑁
百度百科-玳瑁(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