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對珠海城市中的建築形態進行分析,探究這壹地區的建築風貌特征以及在城市發展中建築與城市的關系。在歷史沿脈中,珠海存在著明清、民國以及新中國之後幾個不同時期的建築,這些新舊建築呈現出與當地自然環境、文化結合的地域特征、與歷史時代相關聯的中西交匯特征、也有與現今城市快速發展下的現代化特征。從建築與城市山體、水系相處和營造角度看,建築群與自然山水相對和諧,在城市宏觀環境上顯現了山海城的風貌。這些不同時期、類型、區域的建築形態與城市的環境、空間、格局緊密相連,反映出珠海這座新興城市內在的變遷脈絡、特征和城市發展的風貌。
近些年來,隨著珠海的經濟發展、城市的飛速建設以及人口的逐漸集聚,珠海進入了快速城市化的階段,城市的生態環境和景觀面貌無聲息地產生了變化。我們知道,建築是城市的重要組成元素,在城市發展中,建築的風貌特征是影響城市景觀的重要成因之壹,在壹定層面上可以體現出城市的內涵和形象,也是城市歷史文化的沈澱、城市發展和建設的見證,對城市特色有著至關重要的文脈作用,因此,本文對珠海城市的建築風貌特征進行了分析和探究,這對於珠海的城市特色、形象和環境景觀的保護、發展有壹定的研究意義。在珠海城市中,主要有明清、民國、新中國改革開放前後幾個不同時期的建築存在,通過這些新舊建築的探究,珠海城市的建築風貌呈現出與當地自然環境、文化結合的地域特征、與歷史時代緊密聯系的中西交匯特征、也有與現今城市快速發展中的現代化特征。無論是傳統建築的沿脈還是現代建築的成長,從古到今在風貌特征上可以反映出珠海的成長歷程,建築群體間的新舊關聯,以及在珠海城市空間環境裏呈現的狀態。
壹、地域特征
珠海城市的建築地域風貌特征在明清、民國時期的建築上比較突出,主要表現在地域的環境氣候、材料技術、文化融合等幾方面。
(壹)地域環境氣候的適應
1.選址與自然環境相融合由於珠海地區的丘陵、山地、河流水系多,因此大部分的村落呈現出近山、近水、近田等特點,傳統村落及建築在選址規劃上與自然環境相融合。村落主要以宗族聚居為主,有牌坊、祠堂、民居等不同形態的建築,空間有壹定的層次感。村落裏的建築排列依地勢、山形、水系布局,大多以梳式為主,形成了與自然相結合的風貌。例如會同村,村落依據鳳凰山脈北部的丘陵地帶進行規劃,村落前低後高,“選址符合‘背山面水’、‘前塘後村’的總體格局特征”[1]。村落的空間組織是三街八巷,三街是由村內沿著荷花塘由北向南的下橫街和依據山勢逐漸增高的中橫街、上橫街組成。八巷則為八條順山勢由低到高的東西向小街構成,三街與八巷相互垂直交錯,在空間呈現梳式布局(如圖1)。2.建築與當地氣候相適應珠海地區有炎熱多雨,臺風、潮濕的特點,為適應當地氣候,傳統建築在設計上多有水巷、冷巷,呈現幽居窄巷的特點(如圖2),主要以天井院式和橫屋加前院式為主,在夏天時能得到良好的通風、采光效果(如圖3)。民居平面布局大部分為坐北朝南,常見三間兩廊式的院落布局,中心對稱,左右平衡。例如,建於民國元年(1912)的那洲村古元故居,房屋硬山頂,土木結構、青磚灰瓦,由主座和庭院組成,左右各有壹廂房,正廳後方有神後房,是二進三開間的天井院(如圖4)。對於多臺風、雷雨的氣候特點,珠海的傳統建築在檐口的設計上選擇不出檐或少出檐,壹些外窗出挑披檐,具有防風雨的作用。另外,為了避免當地的風雨潮濕問題,壹些民居建築的外檐處雕刻石柱來代替木柱。
(二)地域材料技術的運用
在建造方式上,傳統建築多用磚木結構,圍護結構多以青磚或夯土填充(如圖5),或是蠔殼砌墻。例如,南門村現存的傳統民居中就有青磚房、夯土房、青磚與夯土混合結構房三種建築方式存在,其中,以夯土房的數量最多。另外,利用蠔殼疊砌成墻既經濟又起到了防臺風、冬暖夏涼的作用,這壹特點應數趙氏宗祠中的蠔殼墻(如圖6),時間近六百年之久,完整度好,規模大,民間所說的“千年磚,萬年蠔”正是顯現出當地建築的沿海特色。在壹些富家民居中還采用了“雙魚墻”工藝,“外墻丁順磚交錯砌築,形成的空鬥墻”[2],在隔熱、防潮、保暖以及隔音上有良好的效果。因為臨海,海島的石塊和蠔殼則成了經濟實用的材料,不只是圍護結構的墻體,在建築的地面以及門窗等也常常被廣泛使用。
(三)地域文化符號的提煉
1.龍舟脊珠海地域水系豐富,民間有以“船楫為生”的傳統和端午劃龍舟的習慣生活,而房屋的正脊兩端高蹺形似龍船,與當地的生活文化密切相關,河流密集的自然資源使得龍舟在人們的生活習慣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建築的龍舟脊(如圖7)是當地民俗及生活的提煉符號。2.鑊耳墻鑊耳從造型上頗像明朝文官的官帽,在壹定程度上殘存著明代的建築與文化信息。這種鑊耳山墻壹開始的使用只有取得功名的官宦人家才能擁有,後來慢慢過渡到民間的使用,這也是民間對鑊耳這壹建築現象有著富貴吉祥、豐衣足食的美好寓意。另外,從五行上取金有鎮火之意。從不同角度上看,地域性的鑊耳墻(如圖8)成了建築的符號,有著特殊的象征意義。
(四)地域審美文化的裝飾
由於珠海的村落在選址、形式上都有統壹的規劃,所以建築的梁柱、門窗等構件都使用了模數制,屋頂墻體多為灰瓦、青磚或夯土,色調偏灰,因此在屋脊、檐下、墻頭、梁架、窗戶(如圖9)等位置加強了裝飾色彩,在整體建築的灰調中提亮。在建築上使用了石雕、磚雕、木雕、陶塑、泥塑等進行裝飾,通常以歷史人物、山水花鳥、民間傳說等作為題材,有儒家、世俗、文人墨客等審美文化的兼容特征。在壹些墻體上常見有灰塑裝飾(如圖10),立體感強,色彩豐富,花鳥生動,具有寫實性特質。
(五)地域禮教宗法的傳承
雖然珠海地處於南方邊陲,但在不同時期均有各地的移民在此落地生根,多以農、漁業為主,對地區經濟、社會、文化起到了融合、發展。建築在壹定程度上是當地文化和中原文化長期融合的產物,祠堂是最能體現這壹特征的建築代表。珠海的祠堂建築在集聚村落中的空間布局、建築尺度、景觀、道路等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祠堂有著族人集聚的根源性、脈絡性作用。例如黃楊山西麓南門村的趙氏宗祠(如圖11),始建於明朝,是南宋王朝兵敗崖門之後,由散居於當地的皇室後代所建。趙氏宗祠主要包括菉猗堂、逸峰趙公祠、昆山趙公祠等建築群,集明、清、民國三個時期,其中,以菉猗堂(如圖12)保存的完整性最好。菉猗堂建築基本格局由前廳、中殿和後殿構成,為三進三間四合式,裏進較外進高。中軸線左右對稱,北有廂房,後有圍墻。柱礎和院落臺基均用紅谷石,具有明代建築的特色。主體建築為山墻兩坡頂、龍舟脊、檁式梁架、鑊耳山墻。墻體結合了當地的蠔殼砌成,墻身厚達65厘米,碩大、堅硬的蠔殼整齊而有規律地排列而成。祠堂的南北朝向、三進或五進的奇數運用、中心對稱等建築形式體現了儒家的主體文化和禮教宗法的傳承。
二、中西交匯特征
在港澳開埠、珠海得益於地緣的歷史環境下,珠海地區的近現代商業和中西文化得到很好的發展,而且出現了大量的香山買辦群體,使得住宅、商業、園林等建築也出現了中西交匯的特點,這些特征反映了珠海地區的思想、生活的轉變,同時也體現了這壹地區的包容、開放、創新思想意識。
(壹)建築形態的時代適應
在中西混合這壹時期,珠海地區的近代建築文化同樣經歷著“自我調適、理性選擇和融匯創新”[3]三個轉型階段,在中西交匯及碰撞中,建築也出現了以西式為主,或是以中式為主,或是不中不西的折中等幾種建築風貌。以西式為主的建築風貌,在建築主體上主要以西洋為主,如棲霞仙館(如圖13),建築結構為西式,只有少量的中國傳統裝飾圖案或是構件。又如會同村的碉樓(如圖14),建築結構和外觀都帶著濃烈的西洋風格。以中式為主的建築風貌,在建築主體上主要以中式為主,在平面上基本是傳統院落布局,在立面上則采用西洋的裝飾方式、手法來處理,如在檐口、門窗、陽臺、柱廊等部分采用了西洋圖案、古典柱式、拱券進行裝飾。這種建築從形象、比例、裝飾和空間布局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甚至在建築結構、材料技術均有轉變,例如傳統建築的磚木結構逐漸采用了磚混、或是鋼筋石砼結構。另外壹些建築則是不中不西的折中形態,在結構、風格、裝飾等表現出隨意的組合方式,主體建築從結構、立面、裝飾構件乃至室內陳設都有較強的折中主義。
(二)建築形態的環境協調
單體建築的風貌不僅自身在不斷融合變化,同時在地域環境中也是如此,例如在當地的居住環境中加入西洋建築,使其在整體環境中起到點綴或是地標的作用。在會同村中南北各有壹座碉樓,是村落的防禦性建築,雲飛碉樓(如圖15)在建築高度、結構、風格上與整個村落的民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又如唐家的***樂園,依山傍湖,在環境山林、山水樂中加入了西洋建築,園中的傳統牌坊(如圖16)、石獅、亭榭與完全按照歐洲模式建造的天文臺“觀星閣”(如圖17)相映襯。另外,在園林景觀上也引進了外國植物品種,如法國桃花心木、皇後玫瑰,泰國番荔枝,日本黑松、菲律賓的洋葡萄、番石榴,馬來西亞的洋紫荊等,外來植物與本土的榕樹、荔枝、紅桂木、竹子等在園內四時變化,互為景觀,也是植物中西交融的***樂園。從園林建築、植物的營造上可以看到中西合璧,合而不同的融合程度。
(三)建築形態的功能發展
騎樓在珠海近代中西文化交匯的建築發展進程中有著歷史文化的價值,在功能上,從原來傳統的單壹居住功能轉向商住、交通相結合的建築,樓下鋪面樓上居住,有著交通與購物的便利性、以及遮陽避雨的優勢,屬於混合建築,在建築風貌上有別於其他傳統建築。鬥門古街是目前珠海市唯壹保存較完整的清朝古街,古街的騎樓有著濃厚的商業氣息色彩,各時期的商號、售賣貨物至今仍清晰可見(如圖18)。現存的騎樓建築高低寬窄規格近似,是當年由當地的富商出資,請了加拿大建築工程師嘉理慰主持規劃,立面大部分有浮雕,色彩豐富,以黃色調為主,在部分裝飾上仍能看到中國的山水、花鳥、民間瑞獸等審美意趣(如圖19)。
三、現代化特征
新中國成立之後,珠海進入了另壹時期的建築設計,尤其是自設立為市至今,建築多數是現代建築,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九十年代穩步發展到現階段的快速發展期,這近四十年來的建築風貌顯現出現代化特征。
(壹)城市初創期的建築風貌
1979年珠海建市,1980年又建立了珠海經濟特區,這對珠海城市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整個珠海市的最高樓是3層半的漁民大廈。建市初期道路正在開辟,現代化建築正在興建,由於當時城市的壹些主幹道如景山路和吉大地區還沒修建的情況下,如珠海賓館的建成則成為珠海市格外顯眼的建築。在城市的規劃和建設下,建築的形式雖然以現代建築為主,但也有與傳統建築之間相結合的市政建築,如九洲城,地處石景山旅遊中心與珠海賓館之間,以城樓、殿堂、幽廊、涼亭和水榭等傳統建築構成。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珠海呈現出組團式城市布局的特點,雖然城市正處於初創時期,但新建的建築仍處於自然的整體環境觀裏,尺度宜人,風景優美,在整體把控上力求對自然環境的保護。
(二)城市起步發展期的建築風貌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珠海城市的建築尺度仍然宜人,所建的現代建築的高度、體量、色彩與自然環境、傳統建築的風貌相對協調。1992年鄧小平同誌南巡珠海時對這座新興城市的評價是“全市的建築物布點,設計高度比較協調”。[4]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建築多為高層現代建築,外部造型簡潔、明朗(如圖20),功能更集中化,材料技術在建築結構、墻體材料、保溫隔熱、防水等方面與八十年代的建築大有不同,如2001年竣工的珠海電視中心,由多層建築組成,其高度25.05米,建築群屋面設有鋼結構飄棚,各項功能齊全,呈現出花園式、開放式的海濱特色建築。這壹時期的建築特征總體上密度較低,層數多為低層,建築群之間相對通透開闊,與山巒、江海河也相對和諧。
(三)城市快速發展期的建築風貌
現階段的珠海正處於第三輪的城市規劃發展期,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到未來兩年的發展目標主要是建成綜合性、國際性經濟特區和現代化花園式海濱大城市。因此,城市的建設節奏比前面的初創、起步發展期要快得多,建築的特征在功能、材料技術、造型特點也有所變化(如圖21、22、23)。近幾年的建築呈現出建築裝配化施工、壹體化裝修、信息化管理等特征,如國際會展中心、明星大廈、十字門國際花園等為代表均以裝配式建築建造為主。在裝配式建築建造中主要有混凝土結構、鋼結構、木結構,在使用綠色建材的同時預拌混凝土、砂漿和新型墻材,屬於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和混合結構建築體系。
在城市未來發展的格局下,珠海的城市建設與珠江三角洲以及港澳地區的協調發展逐漸密切,區域環境中的建築群體將占有壹定的位置,如十字門中央商務區珠海中心大廈。同時,我們可以看到珠海現階段發展中的建築也逐漸產業現代化。從目前的趨勢和發展來看,珠海在未來的建築中將多是綠色、環保建築,甚至是建築標準化程度高的預制裝配式建築。這壹階段的建築群密度和城市空間的尺度與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相比,顯然密集和高聳。建築的尺度正在改變珠海城市的天際線,壹些臨江、臨河、臨海傍山建築,部分高於自然山巒,尤其是在建築密度集中的位置,山巒在色彩上成了建築群體的點綴。整個城市快速發展的同時,城市的建築風貌從高度、立面、屋頂、色彩等微觀層次上已經在悄然改變,但總體上還能夠控制在傍山臨水的環境中。
以上由中達咨詢搜集整理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