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很久以前是沒有“理發”壹詞的,認為“頭發”受之於父母,不能隨便剃除。
故當時男女都留長發,只是盤發的方式不同。
理發的工匠稱為理發師,古時候稱作待詔、鑷工,俗呼為理發匠、剃頭匠等。
古時的理發就是沐發與梳櫛。
男女梳櫛,都得用梳子和篦子。
直到滿清入關以前。
古人挽發為髻古代男女到了成年,要行加冠與及笄之禮,要束發;對罪犯施髡刑,還有僅去須鬢的刑罰,這都需要專門的“櫛工”。
由於各朝代對頭發的清潔衛生處理方法不同,所以有不同的稱呼,明代叫“篦頭”,清代叫“剃頭”,還有叫“剪頭”、“推頭”等。
理發與美容從遠古就已產生了。
傳說伏羲時就已開始椎髻,不再散發。
在發式上漢族已區別於少數民族的披發、斷發、或編發。
《詩經·小雅·采綠》寫女子采綠,想到丈夫要回來了,“予發曲局,薄言歸沫”。
意思是說,我的頭發卷曲蓬松,快回家沫櫛洗梳。
《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寡君之使婢子侍執巾櫛,以固子也。”這說明古時貴族有專人為其梳理頭發。
記載了春秋時期關於理發的 南朝梁的貴族子弟都理發剃面,出現了專職的理發師。”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說南朝梁的貴遊子弟“無不熏衣剃面”。
加上平民百姓也要理發,“櫛工”朝廷有櫛工外,為平民的私家“櫛工”也產生了。
“理發”壹詞,最早出現在宋代的文獻中,朱熹在註疏《詩·周頌·良耜》中“其比為櫛”壹句裏說明:“櫛,理發器也。
此時理發業已比較發達,有了專門制造理發工具的作坊。
那時,對理發師有個特殊的稱呼叫“待詔”。
後來,逐漸發展成壹種技藝,壹個行業。
宋代時,私家理發業已形成了規模。
當時的理發匠不但有店鋪,而且也有了行會,理發行會壹直延續到上個世紀四十年代。
宋洪邁《夷堅誌乙》卷十二《成都鑷工》:“政和初,成都有鑷工,出行塵間,妻獨居,壹髯髻道人來求摘須毛,先與錢二百”。
宋張端義的《貴耳集》中,也記載秦檜曾喚壹鑷工為他櫛發,以五千當二錢賞給鑷工。
宋周密的《武林舊事·社會》就記載當時的臨安(杭州)有“凈發(梳剃)社”, 由於社會活動增多,人們便註重自己的形象。
理發業空前發達。
紀昀在《烏魯木齊雜記》中說:“剃工所奉神曰羅祖,每賽會,剃工皆赴祠前。”舊時記載理發業行規行語與隱語的《凈發須知》,今存於《永樂大典》中。
滿清入關時。
滿族貴族為了達到長久統治的需要,曾下“剃發令”,將漢族束發為髻改為金錢鼠尾,強制下令男子壹律剃頭梳辮,當時有“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之舉。
那時起,專門有朝廷的人挑著壹幅剃頭擔子,後來掛鐵搭連的地方,原先是掛刀的地方,不肯剃發就立即砍頭。
人們無奈去剃掉前額頂上的頭發。
當時,到處都有理發挑子,理發工手執剃刀沿街叫賣,給人理發。
清順治年間,第壹個理發店奉天府建立。
辛亥革命後,臨時 *** 明令剪辮。
漢族的頭發與發式,也曾經歷過血風腥雨的考驗。
從此以後,許多在日本的中國理發師紛紛回國開設理發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