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孔子簡介

孔子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農歷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歷二月十壹)),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漢族,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省曲阜市南辛鎮)人,祖上為宋國(今河南商丘)貴族。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壹,並且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 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和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這些地區又被稱為儒家文化圈。

中文名: 孔丘

外文名: Confucius

別名: 孔子,仲尼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華夏)

出生地: 魯國陬邑(今曲阜市南辛鎮)

出生日期: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逝世日期: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職業: 思想家、文學家、教育家

信仰: 儒學堯舜禹湯老莊周文王周公召公

主要成就: 開創儒家學派

編纂《春秋》,修訂“五經”

創辦私學,打破傳統貴族教育

代表作品: 《春秋》《十翼》

父親: 叔梁紇

母親: 顏徵在

妻子: 宋國人亓官氏(今河南商丘人)

祖籍: 宋國(今河南商丘)

孔門十哲

德行 ? 顏回 ? 閔子騫 ? 冉耕 ? 冉雍

政事 ? 冉有 ? 仲由

言語 ? 宰予 ? 端木賜

文學 ? 言偃 ? 蔔商

個人事跡 孔子姓孔(祖父字孔,以其為氏),名丘,字仲尼,在家中排行第二。是中國古代的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會活動家、古文獻整理家,儒家學派編撰人,被後人推崇為儒家學派創始人,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出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相傳曾修《詩》《書》,訂《禮》《樂》,序《周易》,撰《春秋》。他壹生從事傳道、授業、解惑,被中國人尊稱“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

孔子畫像(39張)作成《論語》。 在天道觀上,孔子不否認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對其持懷疑態度,主張“敬鬼神而遠之”。 孔子與孟子並稱“孔孟”,他們的思想並稱為孔孟之道。孔子被尊為“至聖”“素王”,曾子則為宗聖,孟子為“亞聖”。 孔子精通《周易》,據說是《十翼》所作者,孔子是中國古代突破對自然山水宗教式態度的第壹人,我愛大自然更愛自然山水,大自然包涵災難、地震、龍卷風、恐龍的滅絕等,而自然山水是永存的好風水,提出了“智者樂水,仁者樂山”(《論語·雍也》)的著名美學命題。

祖籍 孔子的祖先是商朝的宗室,到周朝時被封於宋國(今河南商丘),故他可以說是殷商(華夏族)的貴族後裔。 三監之亂後,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紂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啟於宋國,死後葬於宋國故地(今商丘市睢陽區),建有微子祠。 微子啟死後,其弟微仲(孔子的先祖)即位。 移居魯國 說法壹: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後,後代子孫開始以孔為氏,因為家道破敗,無力償還所欠債務,逼逃至魯國。 說法二:是因為其曾祖父孔防叔與宋國當政大臣華氏不和,離開宋國,移居魯國。

家庭背景

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叔梁為字,紇為名)是魯國出名的勇士。 叔梁紇先娶施氏曜英,生九女而無壹子,其妾生壹子孟皮(嫡長子排行稱伯,庶出長子排行稱孟),但有足疾。在當時的情況下,女子和殘疾的兒子都不宜繼嗣。叔梁紇晚年又在外納顏氏第三女征在為妻,生孔子,因出生之前曾在尼丘祈禱,故起名為丘,排行第二,故字曰仲尼(以上據《孔子家語.本姓解》載:叔梁紇,雖有九女而無子。其妾生孟皮,孟皮壹字伯尼,有足病。於是乃求婚於顏氏。顏氏有三女,其小曰徵在。……私禱尼丘之山以祈焉,生孔子,故名丘字仲尼) 。 孔子三歲的時候,叔梁紇病逝。叔梁紇死後,施氏和叔梁紇的家人不喜歡孔子母子,沒有善待他們。顏征在唯有帶著孔子離開,移居曲阜闕裏,獨自撫養孔子,過著清貧的生活。到了十七歲時,孔子的母親也去世了。 孔子十九歲成親,娶宋國亓官氏的女兒(有說朱國兀氏)為妻,次年生了唯壹的兒子孔鯉。孔鯉比孔子早死,有遺腹子孔伋。

孔子講學圖(8張)  孔子的家境相當貧寒。由於身處亂世,孔子所主張的仁政沒有施展的空間,但在治理魯國的三個月中,使強大的齊國也畏懼孔子的才能,足見孔子無愧於傑出政治家的稱號。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將很大壹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業上。孔子曾任魯國司寇,後攜弟子周遊列國,最終返回魯國,專心執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壟斷,開創了私學先驅,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賢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賢。七十二人中有很多為各國高官棟梁,又為儒家學派延續了輝煌。 孔子與自然山水 孔子與自然山水 孔子是中國古代突破對自然山水宗教式態度的第壹人 ,我愛大自然,更愛自然山水, 《論語·雍也篇》: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編輯本段個人成就

孔子對後世影響深遠,雖說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壹。後世並尊稱他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認為他曾修《詩》《書》,《禮》 《樂》,序《周易》(稱《易經》十翼,或稱易傳),著《春秋》。《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壹,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論語》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通行本《論語》***二十篇。《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而且古代,小孩進學堂第壹個拜的就是孔子。

美國詩人、哲學家愛默生認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榮”。英國歷史學家、哲學家湯恩比博士說,拯救二十壹世紀人類社會的只有中國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 他有眾多弟子,如子貢、子路、顏回等。被後世尊為“亞聖”的孟子是他孫子孔伋(字子思)的再傳弟子。最著名的壹篇《關雎》。 現人教版小學第12冊語文書已收錄《孔子東遊》。現蘇教版小學第12冊語文書已收錄《孔子遊春》。現蘇教版小學第12冊語文書已將孔子的名言收錄到練習7。現長春版第10冊語文書已收錄《論語四則》。 政治生涯

孔子雕塑(6張)  孔子幼年時極為聰明好學,二十歲的時候,學識就已經非常淵博,被當時人稱贊為“博學好禮”。同時,鮮為人知的是孔 影視作品中的孔子

子繼承了父親叔梁紇的英勇,身高九尺六寸,今1.9米以上,具體是196.8cm。《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 臂力過人,遠非後世認為的文弱書生的形象。並且,孔子酒量超凡,據說從來沒有喝醉過。但孔子從不以武勇和酒量為豪。孔子自20多歲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對天下大事非常關註,經常思考治理國家的諸多問題,也常發表壹些見解,到30歲時,已有些名氣。魯昭公二十年,齊景公出訪魯國時召見了孔子,與他討論秦穆公稱霸的問題,孔子由此結識了齊景公。魯昭公25年,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被迫逃往齊國,孔子也離開魯國,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甚至曾準備把尼溪壹帶的田地封給孔子,但被大夫晏嬰阻。魯昭公27年,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聽說後向齊景公求救,齊景公說:“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倉皇逃回魯國。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稱為“陪臣執國政”,因此孔子雖有過兩次從政機會,卻都放棄了,直到魯定公9年被任命為中都宰,此時孔子已 51歲了。孔子治理中都(今汶上縣)壹年,卓有政績,被升為小司空,不久又升為大司寇,攝相事,魯國大治。魯定公12年,孔子為削弱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世卿,因為是魯桓公的三個兒子的後代,故稱三桓,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三桓的壹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著三桓),采取了隳(hui,音輝)三都的措施(即拆毀三桓所建城堡)。後來隳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孔子與三桓的矛盾也隨之暴露。魯定公13年,齊國送80名美女到魯國,季孫氏接受了女樂,君臣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魯國舉行郊祭,祭祀後按慣例送祭肉給大夫們時並沒有送給孔子,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離開魯國,到外國去尋找出路,開始了周遊列國的旅程,這壹年,孔子55歲。 孔子帶弟子先到了衛國,衛靈公開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魯國的俸祿標準發給孔子俸粟6 萬,但並沒給他什麽官職,沒讓他參與政事。孔子在衛國住了約10個月,因有人在衛靈公面前進讒言,衛靈公對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開監視孔子的行動,於是孔子帶弟子離開衛國,打算去陳國。路過匡城時,因誤會被人圍困了5日,逃離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衛國貴族公叔氏發動叛亂,再次被圍。逃脫後,孔子又返回了衛國,衛靈公聽說孔子師徒從蒲地返回,非常高興,親自出城迎接。此後孔子幾次離開衛國,又幾次回到衛國,這壹方面是由於衛靈公對孔子時好時壞,另壹方面是孔子離開衛國後,沒有去處,只好又返回。 魯哀公2年(孔子59歲),孔子離開衛國經曹、宋、鄭至陳國,於是派服勞役的人將孔子師徒圍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後不靠店,所帶糧食吃完,絕糧7日,最後還是子貢找到楚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師徒才免於壹死。孔子64歲時又回到衛國,68歲時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魯國,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魯哀公16年,孔子73歲,患病,不愈而亡。 發奮忘食,樂以忘憂 孔子62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當時孔子已帶領弟子周遊列國9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任用,還險些喪命,但孔子並不知難而退,仍然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安貧樂道 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但他的安貧樂道並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貴,只求維護道,這並不符合歷史事實。孔子也曾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 從吾所好。”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裏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道而行,他曾說:“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記》載孔子三十多歲時曾問禮於老子,臨別時老子贈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這是老子對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壹些毛病,就是看問題太深刻,講話太尖銳,傷害了壹些有地位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懷著 與人為善的理念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壹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等等,都是他的做人準則。

編輯本段思想體系

政治思想 其核心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 孔子全身畫像

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實際上已打破了傳統的禮不下庶人的信條,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壹條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壹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經濟思想 孔子的經濟思想最主要的是重義輕利、"見利思義"的義利觀與"富民"思想。這也是儒家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對後世有較大的影響。孔子所謂"義",是壹種社會道德規範,"利"指人們對物質利益的謀求。在"義"、"利"兩者的關系上,孔子把"義"擺在首要地位。他說:"見利思義"。①要求人們在物質利益的面前,首先應該考慮怎樣符合"義"。他認為"義然後取",即只有符合"義",然後才能獲取。孔子甚至在《論語·子罕》中主張"罕言利",即要少說"利",但並非不要"利"。《左傳·成公二年》記載,幹不符合道義的事而獲得富貴,就如同浮雲壹樣,②不屑於用不義的手段取得富貴。孔子還認為,對待"義"與"利"的態度,可以區別"君子"與"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義"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養的"小人",則只知道" 影視作品中的孔子

利"而不知道"義"。這就是孔子在《論語·裏仁》中說的"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有人認為孔子既然重"義",則勢必輕視體力勞動。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論語》中記載他對想學農的弟子樊遲十分不滿,罵他是"小人"。這是因為孔子認為人要有更大的理想和追求,要承擔的是更大的責任。他要讓他的學生成為價值的承擔者而不是壹個農民。 由於孔子保守的政治態度,因此對待經濟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比如魯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實行"初稅畝",從法律上承認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時代的重大經濟改革;但是據《左傳》說,孔子修《春秋》時記載"初稅畝",目的是批評其"非禮也"。而民眾不富足,國君沒有富足的。在《論語·堯曰》中還記載,孔子主張"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對民眾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壹方面,他又主張賦稅要輕壹些,徭役的攤派不要耽誤農時。《論語·述而》記載,孔子還對當時的為政者進行說教,要求為政者不要過於奢侈,要註意節儉。他說:"奢則不遜,儉則固。與其不遜也,寧固。"同時,還主張"節用而愛人"。這裏面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運用於經濟領域。 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國歷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賦素質相近,個性差異主要是因為後天教育與社會環境影響(“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應該受教育。他提倡“有教無類”,創辦私學,廣招學生,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對學校教育的壟斷,把受教育的範圍擴大到平民,順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趨勢。他主張“學而優則仕”,學習了還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養從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須具有較高的道德品質修養,所以孔子強調學校教育必須將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禮”和“仁”。其中“禮”為道德規範,“仁”為最高道德準則。“禮”是“仁”的形式,“仁”是“禮”的內容,有了“仁”的精神,“禮”才真正充實。在道德修養方面,他提出樹立誌向、克己、踐履躬行、內省、勇於改過等方法。“學而知之”是孔子教學思想的主導思想。在主張不恥下問、虛心好學的同時,他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同時還必須“學以致用”,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他最早提出啟發式教學。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謂教師應該在學生認真思考,並已達到壹定程度時恰到好處地進行啟發和開導,他又是在教學實踐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過談話和個別觀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學生的個性特征,在此基礎上,根據各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養出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熱愛教育事業,畢生從事教育活動。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範行為感化學生。他愛護學生,學生也很尊敬他,師生關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國古代教師的光輝典型。孔子的教育活動不但培養了眾多學生,而且他在實踐基礎上提出的教育學說,為中國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論基礎。 美學思想 孔子的美學思想核心為“美”和“善”的統壹,也是形式與內容的統壹。孔子提倡“詩教”,即把文學藝術和政治道德結合起來,把文學藝術當作改變社會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並且孔子認為,壹個完人,應該在詩、禮、樂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學思想對後世的文藝理論影響巨大。

編輯本段近世發展

壹些專家指出,在當下復雜的文化背景中,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文化也將進壹步走向世界,並為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人們所理解和接受,從而將把人類帶入壹個和平、穩定、繁榮、進步的新時代。正像張岱年先生曾經說過的——“盲目的批判孔子的時代過去了,盲目的尊崇孔子的時代也過去了,科學的研究孔子的時代到來了。”孔子是中國的,儒學是世界的。 孔子為我國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自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學壹直被歷代統治者視作正統學科,以至作為任賢用能的標準,影響延綿數千年至今。 子臨川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有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編輯本段家世家譜

孔子家世

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後裔。周滅商後,周成王封商紂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 孔子第77代子孫--孔德成

臣微子啟於宋。 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壹帶)。微子啟死後,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為孔子的先祖。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國的壹位大夫,做過大司馬,在宮廷內亂中被殺,自孔父嘉之後,其後代子孫開始以孔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為了逃避宋國內亂,從宋國逃到了魯國。從此孔氏在陬邑定居,變成了魯國人。 孔子的父親為(叔梁為字,紇為名,音hé),母親為顏徵在。叔梁紇是當時魯國有名的武士,他人品出眾,曾建立過兩次戰功,因曾單臂托住懸門讓沖進城池的部隊撤出而聞名。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紇先娶妻施氏,生9女,無子。又娶妾,生壹子,取名伯尼,又稱孟皮。孟皮腳有毛病,依照當時的禮儀不宜繼嗣,於是又與年輕女子顏徵在生孔子。公元前551年(魯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曲阜市東南)。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於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歲時,叔梁紇卒,孔子母子也不為施氏(叔梁紇的正妻)所容,孔母顏徵在只好攜孔子與孟皮移居曲阜闕裏,生活艱難。孔子17歲時,孔母顏徵在卒,他服了三年喪。 孔子十九歲時娶宋國人亓官氏為妻,壹年後亓官氏生子,魯昭公曾派人送鯉魚表示祝賀,孔子感到十分榮幸,故給兒子取名為鯉,字伯魚。魯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孔子夫人丌官氏去世。 據《孔子家語》和《史記》記載,孔子青年時代曾做過“委吏”(管理倉庫的小官)、“乘田”(管理牧場的小官),事無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由於孔子超凡的能力和學識,很快得到不斷提拔。到孔子五十壹歲的時候,被任命為中都宰(相當於現在的市長,今濟寧市汶上縣壹帶),政績非常顯著;壹年後升任司空(相當於現在的建設部長),後又升任大司寇(相當於今天的公安局部局部長兼檢查部長兼職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五十六歲時,又升任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務(由於孔子升遷過快,不符合當時官員晉升標準,因此為代理宰相)。孔子執政時,立即將擾亂政事的奸佞大臣少正卯殺掉,以嚴肅法紀,因而名動壹時,由此可看出孔子不是後世某些人認為的迂腐不堪的學究,而是敢作敢為但不暴虎馮河的偉丈夫。孔子執政僅三個月,就使魯國內政外交等各個方面就均大有起色,國家實力大增,百姓安居樂業,各守禮法,社會秩序非常好(史書上稱“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魯定公12年,孔子為削弱三桓(季孫氏、叔孫氏、 孟孫氏三家世卿,因為是魯桓公的三個孫子故稱三桓,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三桓的壹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著三桓),采取了墮三都的措施(即拆毀三桓所建城堡)。 孔子的政治理想在當時無法得到實施,但孔子之偉大在於“知其不可行而行之”,他將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托於後世。孔子因而在回到魯國之後停止了直接的政治活動,壹面繼續整理文化典籍,修訂六經;壹面廣收弟子,大規模的開展文化教育事業,相傳教授弟子3000余人,其中精通六藝的弟子有72人。 晚年,孔子的最得意弟子顏回不幸早逝,得意門生子路死於衛國內亂,兒子孔鯉亦早逝,孔子在“道不行”和這壹連串的打擊之下,筆者猜測孔子的身體健康受到了極大的損害,孔子於公元前479年農歷二月十壹日73歲時(72周歲)與世長辭。

孔丘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賢人七十二,有很多皆為各國高官棟梁,其中最主要的有: 顏回,前521~前481,春秋末魯國人。字子淵,亦顏淵, 孔子最得意弟子。《雍也》說他“壹簞食,壹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為人謙遜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他異常尊重老師,對孔子無事不從無言不悅。顏淵以德行著稱,孔子稱贊他“賢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雍也》)。不幸早死。自漢代起,顏回被列為七十二賢之首,有時祭孔時獨以顏回配享。此後歷代統治者不斷追加謚號:唐太宗尊之為“先師”,唐玄宗尊之為“兗公”,宋真宗加封為“兗國公”,元文宗又尊為“兗國復聖公”。明嘉靖九年改稱“復聖”。山東曲阜還有“復聖廟”。 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魯國卞(今山東泗水縣泉林鎮卞橋村)人,他任季孫氏的宰,後任大夫孔俚的宰。衛莊公元年(前480年),孔俚的母親伯姬與人謀立蒯聵(伯姬之弟)為君,脅迫孔俚弒衛出公,出公聞訊而逃。子路在外聞訊後,即進城去見蒯聵。蒯聵命石乞揮戈擊落子路冠纓,子路目毗盡裂,嚴厲喝斥道:“君子死,而冠不免。”毅然系好帽纓,從容就義。 端木賜,前520~前456,字子貢,姓端木,名刺,衛國人(今河南浚縣人),曾任魯、衛兩國之相,是孔門七十二賢中最有作為者,且列言語科之優異者。子貢是春秋時期了不起的外交家和商人,被後世奉為“儒商鼻祖”。孔子曾稱其為“瑚璉之器”。他利口巧辭,善於雄辯,且有幹濟才,辦事通達。他還善於經商之道,曾經經商於曹、魯兩國之間,富致千金。為孔子弟子中首富。司馬遷作《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對子貢這個人物所費筆墨最多,其傳記就篇幅而言在孔門眾弟子中是最長的。這個現象說明,在司馬遷眼中,子貢是個極不尋常的人物。我們循著司馬遷的這個思路,再細細閱讀《論語》等書,便可看出子貢這個人物非同尋常。他的影響之大、作用之巨,是孔門弟子中無人所能企及的:他學績優異,文化修養豐厚,政治、外交才能卓越,理財經商能力高超。 言偃,前506~前443,字子遊,又稱叔氏,常熟人,是春秋時孔子唯壹的南方弟子。他22歲時離鄉北上,拜孔子為師。謙虛好學,擅長文學,曾任魯國武城宰,用禮樂教化民眾,境內到處有弦歌之聲,深得孔子贊賞。後學成南歸,從遊弟子無數,被譽為傳播東南文化第壹人。唐代起先後被封為吳侯、吳公、吳國公及先賢言子等。清康熙間特設五經博士壹員,由其後裔世襲。言偃對吳地文化的繁榮作出了很大貢獻。 曾點,字子皙,亦稱曾皙,春秋時期魯國武城(今平邑縣魏莊鄉南武城、壹說嘉祥縣滿硐鄉南武村)人。生卒年月不詳。曾參之父,孔門弟子七十二賢之壹。與顏回之父顏路、孟子之父孟孫激等並祀於曲阜孔廟後部的崇聖祠。《論語》載 他和子路、冉有、公西華侍坐孔子,談個人誌趣時,他“鏗”然壹聲,停止鼓瑟,說暮春時節,換上春裝,和五六位誌同道合的成年人, 1009年(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萊蕪侯”。1530年(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曾氏”。曾點墓在其故裏南武城。 曾參,約前505~前436,字子輿,春秋末魯國南武城(今平邑)人。人們尊稱為曾子。孔子弟子。曾點之子,樂道養親,曾仕為小吏,以孝著稱。認為“智忠恕仁”是孔子“ 壹以貫之”的思想,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養方法,主張“慎終(慎重地辦理父母的喪事),追遠(虔誠地追念祖先),民德歸厚”,“犯而不校(計較)”,矢誌不懈地實踐孔 子學說。相傳著有《孝經》和《大學》。在孔門中被視為道統的繼承者,被後代統治者尊為 “宗聖”。《漢書·藝文誌》著錄《曾子》18篇,已殘,今存《大戴禮記》中,自《立事》至《天圓》凡10篇。清阮元有《曾子註釋》。今嘉祥城南20公裏南武山南麓有曾廟,又稱宗聖廟。

 四科十哲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曾參 言語:宰我、子貢 政事:冉有、季路(子路) 文學:子遊、子夏 (見《論語·先進》)

  • 上一篇:現在的車子,還能不能像電影裏壹樣接線啟動?
  • 下一篇:電子商務的模式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