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詩書氣自華” ,說起蒙曼,很多人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這句古詩。
沒有驚艷的容顏,卻因為豐富的學識、謙和有度的舉止,從2007年首次登上央視《百家講壇》,成為該節目最年輕的主講人起,蒙曼壹次又壹次走上央視舞臺,並在中國掀起壹股又壹股文化熱潮。
深厚的文化底蘊,讓臺上的蒙曼魅力四射、光芒萬丈,俘獲了無數的粉絲。
1975年,蒙曼出生於河北省廊坊市,那是壹個崇尚讀書的年代,而她又非常幸運地生在壹個讀書人家。
蒙曼的父母均畢業於天津外國語大學,“文革”期間,又壹同做了鄉村教師。
在蒙曼童年的記憶中,爸爸媽媽非常愛看書、愛學習。
鄉村教師的工資很低,但爸爸媽媽還是舍得將壹半的工資拿來買書,另壹半用於生活,因為是書店的常客,以至於後來書店的員工會主動拿著書單到她家,讓爸爸媽媽勾選,然後把書送來。
她家最重要的家具不是流行的冰箱彩電之類的大件,而是書櫃。打家具時,爸爸告訴木匠要打書架,那時農村的木匠甚至不知道什麽是書架。
現在,蒙曼有了自己的家,別人家客廳放電視的位置,她家是整整壹面墻的書櫃,裏面塞得滿滿當當。
書櫃,依然是她家最重要的家具。
當壹對父母由內而外散發出書卷氣時,最受益的是孩子 。在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蒙曼從小就喜愛讀書,家裏的藏書成了蒙曼童年時期最好的陪伴。
“在我很小的時候,壹到周末,我和哥哥就趴在窗戶前等著去縣城的爸爸,因為爸爸壹定會帶回兩樣東西——小人書和好吃的,我倆就壹邊吃壹邊看書。那是每周最期待的時刻。”
現在回憶起兒時的場景,蒙曼依然記憶猶新。
“家裏什麽玩具都沒有,只有書,眼睛裏只有字。父母經常捧著書,我和哥哥也自然地開始看書。最初看小人書,後來看的書越來越厚。”
在做客央視《謝謝我的家》節目中,談及成長歷程,蒙曼坦言,最該感謝的就是自己的雙親,她稱父親是自己的“ 晴天白玉柱 ”,母親則是“ 架海紫金梁 ”。
說起與古典文學的結緣,更多的是受父親的影響。
雖然畢業於外國語學校,但因為喜愛文學,父親後來做了壹名語文老師。在蒙曼的印象中,爸爸“好酷”,那時候爸爸教古文,從來不帶課本,每次都是背著講、背著寫。
耳濡目染下,喜歡古典詩詞的種子,也就此在蒙曼的心中埋下。
但精通古文的父親卻從不刻意要求女兒必須讀古詩詞。
大概在蒙曼七八歲時,有壹次她和爸爸去書店買書,蒙曼挑選了《清十八家詩抄》,爸爸付了錢,但在回家的路上對蒙曼說:“‘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清朝的詩可以讀,但不是最好的。”
不幹涉,但會適當引導,這就是父親對女兒讀書的尊重 ,也是在給女兒培養壹顆赤誠的詩心。
後來,蒙曼在喜馬拉雅電臺講唐詩時,爸爸天天聽,有時還會提壹些自己的看法。
有壹天爸爸對蒙曼說:“妳這個唐詩講得還可以。”
蒙曼隨聲說:“嗯,很多人都說不錯。”
“別人說什麽沒用,我說好就是好。”
還有壹次,爸爸對她說,“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為什麽不讀“驅車登古yun?卻讀成yuan?這屬於十三元,妳這樣讀不押韻,整個詩的感覺都錯了。”
蒙曼給爸爸解釋,十三元韻很難押。現在小學課本上都讀yuan,喜馬拉雅的工作人員說,讀yun會給孩子們造成迷茫,講清楚太復雜,所以就沒有強調。
爸爸說:“那不對,以後妳寫書的時候壹定要把這壹點說明白。”
已經70多歲的父親,始終在關註著女兒的成長,即便女兒已經成為聞名全國的學者,他還不忘在適當的時候進行引導。
蒙曼的本科和碩士均就讀於中央民族大學 歷史 系,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 歷史 專業。
兩個大學的兩段歲月,對蒙曼來說都極其珍貴。民大給了她更多情懷上的東西,而北大讓她學識更豐富視野更開闊,北大畢業之後,蒙曼又回到民大任教,成為了壹名 歷史 老師。
本職工作看起來跟唐詩沒有多大關系,但唐詩在蒙曼的心中卻占有很很重要的位置。
於工作而言,她專註解讀唐詩,更多的是因為專業的需要,作為壹名隋唐 歷史 的研究者,唐詩是以史料的形式,存在於她的專業中。
唐朝留下的史料不多,除了傳統的以史書形式存在的史料之外,唐詩堪稱是史學研究的富礦,唐朝詩歌興盛,留下了很多反映 社會 生活的詩歌。
在豐富的唐詩中,研究唐朝 歷史 ,是老壹輩史學家到今天的學者,大家都在走的路,蒙曼也不例外。
但她又不僅僅將研究唐詩作為工作,生活中,蒙曼將唐詩當作壹種精神意義上、審美意義上的存在,是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與其說她熱愛唐詩,倒不如說她始終在保持著壹顆詩心。
詩心是什麽?
詩心是壹種敏感的心情 ,是在混混沌沌過日子之外,對美和醜都有壹種更強的感受力,然後願意因為這份感受去凈化這個世界,把這個世界變得更好的赤子之心。
在擔任中國詩詞大會節目評委期間,蒙曼以信手拈來的詩詞典故,探幽入微且幽默風趣的點評,獲得了廣大觀眾的肯定和喜愛,尤其是她關於牛奶和奶油的比喻,堪稱精妙。
她把中國古代文化比作牛奶,詩歌就是牛奶上面最精華的壹層奶油。它的韻律、語言,是壹種美的精粹,是濃稠的、凝練的,讓我們每個人醍醐灌頂。
在她看來,現代人心靈的幹枯需要滋潤,在物欲橫流的 社會 ,人最需要保持壹顆赤子之心,這個時候,詩可能就給我們打開壹片新的天地,允許我們有壹個新的視角來觀看人生來看我們生活的滾滾紅塵。
正如葉嘉瑩先生所言, 詩詞可以使人心不死 。
詩詞是傳統文化中最大的公約數,是壹個真善美的公約數。
人們往往會將詩詞跟傳統文化聯系在壹起,於是有很多人提出,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要從詩詞的復古開始。
對於這個提議,蒙曼是支持的,但同時也堅持自己的見解,那就是要師古不要復古。
從傳統文化中取其精華,找到和當代 社會 銜接的部分,也就是將跟現實和未來結合在壹起的東西搬過來。
詩最大的魅力就是可以接受不同的理解,壹千個人看有壹千個理解,每個年齡段看都有不同的理解;而且詩奠定了中國人心目中最美的東西,任何壹種美都有壹種對應的詩意的情境來表達。
2018年初,蒙曼出版了《四時之詩》,在四個季節時令中,精心挑選了三十二首唐詩作品,講述唐詩中的文化典故以及詩歌創作時的心境,跟大家分享壹些非常美妙的唐詩;
繼《四時之詩》後,2018年歲末,蒙曼又推出了品讀最美唐詩系列的第2部作品,《蒙曼品最美唐詩:人生五味》。
這壹次,蒙曼用人生的五種情緒來講詩。
為什麽取名人生五味?
蒙曼在書的序言中寫道: 詩是人來寫的,也是寫給人的。人有五情,人就活著。詩有五情,詩就永恒。
五情是什麽?
是喜怒哀樂怨,這些感情構成我們人生最真實的色彩。
對應著人心,就是那些回環往復,起伏不定的心情,都和人密且相關。
以喜、怒、哀、樂、怨五種人生 情感 為切入點,從人生五味的獨特視角,體會唐詩裏的五情五味,從而更深刻地了解我們的生活,是蒙曼寫這本書的初衷。
詩教永遠不過時,並且適合任何人。
正如蒙曼所期望的:
“唐詩是融化在中國人血液中的文化,讀者無論何時、多大年齡都會感覺到其中的美,如果現在都是碎片化閱讀,那讀唐詩是最合適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