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圓
中國傳統食品湯圓
***6個含義
湯圓(glue pudding),是中國漢族的代表小吃之壹,歷史十分悠久。湯圓起源於宋朝,當時明州(現寧波市)興起吃壹種新奇的食品,即用黑芝麻、豬油、白砂糖為原料,首先把黑芝麻磨制成粉末狀,然後豬油、白砂糖相繼放入混合物揉成團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圓形,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裏又浮又沈,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元宵。元宵象征合家團圓,吃元宵意味新的壹年合家幸福、萬事如意。湯圓的種類繁多,根據中國各地的飲食文化不同制作方法和用料都不盡相同。大部分南方人家習慣在春節早晨都有合家聚坐***進湯圓的傳統習俗。
中文名
湯圓
外文名
Sweet soup balls
別名
寧波湯圓
味道
鹹、甜
湯圓
湯圓漢語拼音:tāng yuán
糯米粉等做的球形食品,壹般有餡兒,煮熟帶湯吃
飲食文化
歷史來源
湯圓
壹說春秋末楚昭王復國歸途中經過長江,見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黃,內中有紅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眾人不知此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問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復興之兆。”因為這壹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後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並用山楂做成紅色的餡煮而食之。還有壹種說法,元宵原來叫湯圓,到了漢武帝時,宮中有個宮女叫元宵,做湯圓十分拿手,從此以後,世人就以這個宮女的名字來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