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線下論短長:線下才是長江
新零售從去年年底馬總的壹聲高呼,便開始遍地開花,成為各行各業吶喊的口號。最近這段時間對於零售,電商還是實體,做了重新的思考。
零售的目的是什麽?不論經過怎樣的品牌、企業文化還是服務體驗的包裝,最終的目的還是要把商品賣給消費者,從中賺取利潤。
以前理解的是,線上線下都只是買賣商品的壹種渠道。不論線上,還是線下,或者將來再出現任何壹種模式,最終的目的是不會變的,物與錢,錢與物的轉換是不會變的,任何的模式不過是提供了壹條不同的渠道而已,通過互聯網買商品,和到線下實體店買商品,結果是壹樣的,我是買到了所需要的商品,兩者有競爭卻並不矛盾,也不會完全被誰顛覆,而是線上線下隨著時間發展會達到壹個平衡點,就像開壹個連鎖店,是選擇直營模式還是加盟招商模式,怎麽選擇取決於妳的權衡。或者做線上,或者做線下,或者選擇線上線下同時做,根據自己的資源自己權衡。
從1995年電子商務萌芽到現在也已經走過了二十幾年,和人的成長做壹個類比的話,也已經到了該步入社會的成熟期了。電子商務發展速度開始趨於緩慢,電子商務的紅利期也基本過去了。
新事物剛出現的時候,不論是因為人們的嘗鮮心理,還是事物本身的規則不成熟,都將會因為有敏銳的商業眼光帶來可觀的福利,但藍海變成紅海之後,優勢也將變成成本。
比如,當所有的餐廳都還在用蠟燭照明的時候,有壹家餐廳引進了電燈,整個餐廳燈火通明,自然會吸引來壹大批的顧客,使餐廳在這段時間突然爆滿,生意翻幾番。別的餐廳也會爭先恐後的模仿,當整條街,整座城的餐廳都裝上了電燈,人們也慢慢適應了有電燈的餐廳,下壹代人壹出生就有了電燈,對於電燈早已成了習慣,電燈就不再成為優勢,而是變成壹個餐廳的標配,壹個餐廳裝修必須付出的成本。
隨著互聯網的出現,當壹家餐廳安裝了免費WiFi,大家會為了蹭免費網,而去壹家餐廳吃飯,當所有的餐廳都有了免費WiFi,沒有免費WiFi就會成為壹個顧客不選擇這家餐廳的理由,這個時候安裝免費WiFi也成為了壹個餐廳的標配,壹個餐廳必須付出的成本。
接下來同樣還會有很多像電燈、WiFi這樣由紅利,變成成本的事物出現,但不論怎樣的變革,怎樣的更新,餐廳作為主體是不會變的。
O2O也壹樣,前幾年O2O可能會成為企業的壹個競爭優勢,但隨著O2O的發展普及,對於現在的企業來說O2O其實已經即將成為壹個零售企業的標配,壹個必須做的事情,當壹項技術被普遍應用後,若想再通過它帶來強大的競爭優勢就已經是徒勞和幻想了,但是應用已經普及了,妳還沒有做,他反而成為了妳的減分項,妳現在還能容忍沒有電燈的餐廳嗎。
現在看來,線上和線下都是買賣商品的壹種渠道,卻不是並列的,線下才是主體,不論怎麽發展推移,實體零售是不會消失的,但可能隨著新事物的出現,線上就會變成餐廳的電燈和WiFi。線下就像長江,支流來來去去,長江奔流向前。
當然O2O又不是簡單的電燈和WiFi,首先O2O他本身不是壹個簡單明了的事物,他是壹個可以從不同的方向去理解、去應用的壹個體系,並且他現在雖然發展到了壹定程度,但仍沒有發展成熟,還有很多方式等待去挖掘。2014年開始,京東、淘寶等電商大鱷紛紛涉足線下實體店,使線上銷售、支付與線下實體售後服務融為壹體。巨頭們的舉措恰恰證明了線上線下打通,縱深化發展O2O的趨勢。而線上線下打通則必然要保證商品、客戶等數據在線上線下的壹致性,通過整合企業內外部資源,使線上線下經營同步、促進人與商業的深度連接,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購物體驗,才是O2O發展的真諦。
不管是電燈、WiFi還是O2O,都是為了實現消費者更簡單、更方便、更高效的購物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