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高中國電影業的整體營銷水平,壹個前提是要對中國電影營銷現狀有充分的認識,關於當前電影營銷現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電影營銷從概念的提出到市場化的運作僅僅經歷了幾年的時間,還沒有從根本上革除傳統觀念的禁錮,在國營制片廠,壹部投資上百萬元的影片,能拿出兩三萬元來宣傳就不錯了。這種國有發行體制的惰性致使壹些優秀的國產電影“鎖在深閨人未知”,《那山那人那狗》在中國和日本電影市場上的巨大反差就是壹個很典型的例子。
中國電影營銷觀念淡薄的根本原因還在於體制上陳舊與弊病。電影運作上的條塊分割。制、發、放體系的互不統屬和斷鏈掉線,市場主體的權、責、利模糊不清,導致各個環節相互扯皮,制片部門無法強化對發行渠道的支持、服務和管理,發行部門也因人情網絡和利益分配的問題無法放開手腳,放映部門也總是在抱怨國產影片不適合觀眾口味,而忽視了影院本身的營銷。總之,能否革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建立科學合理、靈活高效的電影產品生產經營機制,是突破傳統營銷觀念的重要前提 先進的營銷觀念和模式需要優秀的營銷人才付諸實踐,都在談電影產業化。但產業化不是喊口號就能喊出來的,它需要落實到電影企業的經營層面上,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體現在人才結構和運作技能上,具體到電影營銷環節,就需要在營銷人才上大做文章。
從張偉平和張藝謀的合作實例中可以看到營銷人才的價值所在。張偉平對《英雄》的營銷策劃的確為國產影片營銷的經典案例。“究其本質,創新性地將營銷觀念導入電影產業和整合性的成熟的市場運作手法,是其成功的根本原因。”然而,張偉平這樣的營銷人才在中國太少了,因此培養壹批壹流的發行、營銷人才,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隊已經刻不容緩。中國電影呼喚營銷“明星”,也需要壹大批專業技能過硬的基層營銷人員,我們21世紀的狀況是營銷人才缺少而叉惰性嚴重,致使很多優秀的國產影片全面敗北。 12年以來中國電影營銷仍處於壹種以銀幕營銷為目的,以公關傳播為主要手段的營銷狀態。著名的娛樂營銷專家文碩認為,正在成長中的中國電影營銷模式將經歷單壹票房營銷模式—— 以票房營銷為主、以非票房營銷為輔的營銷模式—— 票房營銷和非票房營銷並重的營銷模式—— 以非票房營銷為主、以票房營銷為輔的營銷模式四個階段。而我們的困境是票房營銷不盡如人意,非票房營銷後勁不足。現階段的中國電影營銷已經走出了單壹的票房營銷模式,但遠遠還沒有和國際接軌,在跨世紀的新時代,綠色營銷、網絡營銷、關系營銷、品牌營銷、分眾營銷、競合營銷、文化營銷等新的營銷方式應運而生,成為企業營銷的新潮流和新趨勢。我國電影產業要實現營銷方式的變革。應該借鑒壹些新的營銷理論並結合自身產業的特點開拓更多的營銷模式。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們的營銷模式缺乏科學性和系統性,主要表現在把創意作為營銷的全部內容,而沒有把營銷建立在深入細致的市場調查和分析的基礎上,“電影營銷策劃不只是壹個技巧、壹個招數,而是壹門科學。再好的點子,只有與整體營銷策劃相適應才會奏效。”就算11年運作比較成功的《十面埋伏》和《2046》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依靠幾個點子在市場上呼風喚雨,但從長遠看來,點子有效,然而有限,非科學化的營銷只能得逞於壹時,不能得逞於壹世。
隨著中國電影產業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中國電影營銷模式將面臨著壹次“改革風暴”,借鑒國際上先進的現代營銷理論和經濟學上的相關理論為我國電影營銷註入新鮮的血液,架構有中國特色的電影營銷模式,是電影產業化發展的迫切要求。相信,如果中國電影能早日建立起贏利點密布、經營結構超穩定並與現代國際水平接軌的整合營銷傳播模式。那麽。中國電影的興旺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