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國內,國外的文藝節目起步相對較早,對於我國港臺與內地的文藝節目發展都有深遠的影響。歐美或日本首創再被我國的香港或臺灣地區移植,接著被內地借鑒並“星火”壹下,最後就是各地模仿成風造成壹片“燎原”的局勢。才藝競賽節目也是歷史悠久,臺視開播時的《田邊俱樂部》(後改《五燈獎》),全國男女老幼、各行各業的人都可參加歌舞分類比賽,勾峰、吳宗憲、張惠妹都出自該節目,這也是臺灣最長壽的電視節目,長達34年。此外,臺視《歌唱名人排行榜》也培養出大小百合、康雷等藝人。
社會現象與產業發展互相影響,類型多元的文藝節目更是被臺灣社會變遷帶動,展現了臺灣每個時期的文化特質。例如,臺灣經濟繁榮,旅遊人口增加,旅遊節目激增,有《世界真奇妙》、《繞著地球跑》,兩岸開放後,還有《八千裏路雲和月》、《大陸尋奇》。近年來,國內民間信仰蓬勃,治安不佳,又逢電視尺度開放,靈異節目也成了深夜新貴 。
文藝節目- 中國內地文藝節目發展史壹、以文藝節目為主的階段
中國內地電視文藝節目真正受到關註是從1983年起舉辦的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和1990年開播的《綜藝大觀》開始的。
1983年的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在全國引起的轟動,是現在任何壹個電視節目都無法與其相比的。也就是從這壹年開始,除夕之夜看春節聯歡晚會成了中國家庭和吃年夜飯、放鞭炮壹樣必不可少的事情。
這壹階段的電視文藝節目內容以傳統的專業歌舞和曲藝為主,明星表演、觀眾觀看,節目形式比較固定,雖然有時也出現主持人對向觀眾問話等環節,但觀眾基本不能主動參與到節目之中,與觀眾有較大的距離。內容缺少親和力、形式缺少變化、與觀眾缺少互動成為傳統綜藝節目的硬傷。表演類綜藝節目運作模式即“明星+表演”。明星是節目的當然主角,由明星的舞臺表演是構成節目的主要內容,而各個很少相幹的節目之間的串聯則由主持人來完成。與之相對應,傳統表演美學和播音美學決定了表演類綜藝節目的整體面貌與審美形態,“舞臺”和“話筒”成為電視觀眾可望而不及的“神聖”,傳播學意義上與傳者具有互動功能的受眾,也在這裏成為壹個純粹的“看客”或“他者”。2004年10月8日,《綜藝大觀》成為央視文藝頻道正式改版播出後首批被淘汰的欄目之壹,擁有14年歷史的《綜藝大觀》被淘汰,改版為《歡樂中國行》,成為中國電視娛樂節目發展史上的壹個標誌性事件。
上世紀90年代,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帶動電視的發展。人民群眾對電視的需求不僅僅滿足於《新聞聯播》的基本資訊、每年壹次的春晚,於是,《正大綜藝》應運而生。其全新的互動形式、輕松隨意的節目風格、奇妙世界的講述,壹下子打開了壹扇心靈世界之窗。
值得壹提的是,中央電視臺《中國文藝》欄目開播於1996年5月1日,是第四套中文國際頻道的壹檔綜合性文藝專題目。該欄目屬於日播節目,節目時長為30分鐘。節目主要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播撒五千年古老文明、關註中國與世界重大的文藝活動、用精彩的電視文藝作品為海內外華人觀眾打開壹扇精神視窗。
《中國文藝》欄目的基本形式是主持人串場或演播室訪談,將大量節目素材結構整合,精心拍攝,編輯完成。在國內的電視欄目中,文藝類節目不少,但文藝專題類節目卻不多見。《中國文藝》確立獨特的視角點,逐步形成了自己既有欣賞性,又不失故事性、文學性的欄目風格,在文藝類節目中獨樹壹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