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實體經濟造成了壹定的負面影響。為了控制疫情,國家采取了停工停產、居家隔離等壹些政策,很多人面臨失業,給我國的實體經濟帶來了巨大的負面沖擊。
實體經濟,指壹個國家生產的商品價值總量,是壹個國家經濟的立身之本,是人通過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創造的經濟。包括物質的、精神的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流通等經濟活動。包括農業、工業、交通通信業、商業服務業、建築業、文化產業等物質生產和服務部門。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識、信息、藝術、體育等精神產品的生產和服務部門。
實體經濟始終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新冠肺炎疫情對實體經濟產生的影響:
1.我國第壹季度的GDP同比下降6.8%(國家統計局),開創自改革開放以來最低的增幅。
2.調查結果顯示,受疫情影響,超過5成的企業2020年營收下降20%以上。就現金維持時間而言,34.0%的企業最多維持1個月,33.1%的企業可以維持2個月,17.91%的企業可以維持3個月。就是說,85.01%的企業最多維持3個月,只有9.96%的企業能維持半年以上。
3.2020年爆發疫情之初,傳統服務業幾乎完全停擺,酒店旅遊業整體上都已經處在停業的狀態,而交通餐飲業也是如此,這些行業虧損都很大,都處在被動運行的階段。
4.由於疫情,不能出省甚至出市,有很多有疫情的地區采取就地隔離,對旅遊業的經濟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5.在當時的疫情之下,我國的制造業也面臨巨大的困難。疫情先是降低國民的消費熱度,比如疫情造成國內服裝需求量減少,於是服裝行業陷入困境。零售品銷售額巨幅下降,輕工業受影響。從需求端來看,紡織服裝,電子商品、家具、家電需求量下降,從供給端來看,廠房勞動密集型高,所在地處於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大省,這是制造業要面臨的問題。
6.雖然在短期內,餐飲業會面臨破產、倒閉等問題。但長期來看,餐飲、旅遊、文娛這些服務業所受的長期影響不是特別大,畢竟,即便現有的企業虧損倒閉,也動搖不了服務業的根本,因為壹旦疫情過去,這些行業的需求還是會重新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