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壹種民間說唱曲藝。它以說、學、逗、唱為形式,突出其特點。相聲藝術源於華北,流行於京津冀,普及於全國及海內外,始於明清,盛於當代。主要采用口頭方式表演,以北京話為主。主要道具有折扇、手絹、醒木。表演形式有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口相聲等,是紮根於民間、源於生活、又深受群眾歡迎的曲藝表演藝術形式。
而相聲又有三大家族,分別是:常家、馬家、侯家。馬、侯、常,這三家不管從傳統相聲的繼承,還是新相聲的發展,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相聲自立業以來,基本以收徒授業為主要傳承形式,但細究起來,行內之子承父業者亦占了不小的比重。
但是相比與其他兩家而言,常家又沒有壹代宗師出現,那這是為什麽呢?常家是真正的相聲“大”家,從常連安開始,到常貴田壹代,家族裏有十幾位相聲演員。常連安創辦了啟明茶社,成為當時眾多著名相聲藝人的聚集地。第二代常保堃功力最深,造詣最高,但他英年早逝,光榮地犧牲在了前線。而之所以成為相聲大家,壹個原因就在於要有抗鼎之人。常家其他相聲演員功力也很不錯,但可惜沒能更進壹步,使常家出壹位大師。
還有就是與馬家擅長文哏,侯家長於學唱,他們的家族風格鮮明,常家雖然人數多,但沒有形成比較系統獨特的相聲風格,因此在觀眾當中流傳甚廣的作品不如其余兩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