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衛生事業發展的規模與速度直接受社會發展的制約,因此衛生事業發展必須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協調,人民健康保障的水平必須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
(2)衛生事業發展超越了社會的發展,不僅衛生事業本身不可能可持續發展,還會給社會的發展帶來眾多負面效應。同樣,如果衛生事業發展滯後於社會發展,人民的健康得不到保證,不僅影響社會生產力的提高,而且會因疾病的流行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影響社會的協調發展。
2.健康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雙向作用
(1)社會經濟是人類生存和健康的基本條件,是維護與促進人群健康的根本保證。
(2)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3)世界衛生組織將“社會經濟發展推動了衛生事業,衛生事業也同樣推動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作為在實踐中認識到的壹個基本真理。
3.生理、心理、社會積極健康的觀點
(1)在整體醫學觀中,人體是壹個有機整體。
(2)人同時有生理和心理活動,不僅具有自然性醫`學教育網整理,同時具有社會性。
(3)世界衛生組織的健康定義: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而是壹種身體、心理和社會的完好狀態。(健康是生物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的三維組合)。
(4)積極的健康觀已不滿足於疾病的防治,而是積極要求提高生命質量和健康水平、祛病延年,要求建立有利於身心健康的人際關系和社會心理氛圍,保持心理平衡,活得更有意義和更有價值。
4.關註高危險人群和高危因素
(1)高危性分析是以高危險性觀點來找出衛生工作中的主要問題,采取重點防治措施,改善人群的健康水平。
(2)高危險性主要包括高危人群、高危環境和高危因素。
a.高危人群是指容易受疾病侵擾的人群,包括處於高危險環境的人群、對環境有高危反應的人群,以及有高危行為的人群。
b.高危因素是指對健康構成威脅的因素。
c.高危環境包括存在危險因素的自然、社會和心理環境。
5.疾病防治中社會因素的主導作用
(1)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物醫學技術的突破,人類的疾病譜和死因譜發生明顯的改變,主要死亡原因已由過去的急、慢性傳染病和寄生蟲病以及營養缺乏等疾病,逐步轉移到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和意外事故。
(2)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多種致病因素長期綜合作用的結果,而其發生發展與社會經濟、生活條件、行為生活方式及環境中存在的多種危險因素密切相關。
(3)不能單純依賴生物治療,更多地依靠社會措施醫`學教育網整理,特別要通過社會衛生調查找出存在的衛生問題,分析其社會病因,針對這些致病因素,采取社會預防措施,降低和排除各種健康危險因素,同時制訂增進健康的社會保健“處方”,以達到個體和群體的身心平衡,並與社會協調壹致,這樣才能獲得健康。
6.衛生工作要求全社會參與
(1)疾病和健康越來越得到全社會的***同關註,關心人群健康成為各級政府的重要責任。
(2)衛生工作涉及社會各方面。
(3)衛生事業本質上是壹種“人人需要、***同受益”的社會公益事業,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需要全社會的積極行動和參與(大衛生觀)。
(4)大衛生觀強調衛生系統必須由封閉轉為開放,必須與其他部門配合協作,動員全社會參與,使衛生工作成為社會發展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