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介紹的是福建省龍海市海澄鎮豆巷村“閩南龍舟”建造的簡要過程。 杉木和樟木是造龍舟的上好木料。造大龍舟,最困難的是尋找木材。要尋找25米長以上的整木,將其切分成5片接成船底,這樣造出的龍舟才會堅固結實。這樣的木材現在只能在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樹頭的直徑必須在20厘米才能符合條件。 在閩南地區,龍舟通常是某個自然村的公***財產。水上人家有句俗語“壹日造船,千日過波”,意即造出的船必須堅固美觀,才能經受風浪,故造船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岸上人家建房,“禮路”絲毫馬虎不得。釘船板猶如建房的“奠基”,還要舉行“奠基典禮”,擺上供品祭拜。特別是在“點睛”這壹重要環節,還必須舉行隆重的儀式。 閩南龍舟的龍頭是寫意的、象征性的。龍舟的“龍須”是將金箔紙折成約1平方厘米的小方塊,綁在壹根對折的紅布條上,象征“龍須”;將壹塊紅布折成三角形,釘在船頭,象征“龍舌”;將6條龍須等距離分布釘在“龍舌”上,這就成了“龍頭”。 制船者在兩側船舷的船眼睛各貼上三根紅布條加小方塊金箔的組合,再釘上三根“目周釘”。從左至右,分別代表千裏眼、順風耳、媽祖婆。媽祖婆殿後佑護,千裏眼、順風耳在前觀測,順序不能改變。不僅是龍舟,再大的帆船也是這樣釘的,有些帆船還會在船艉供奉媽祖婆神位。 這些程序完成後,該的村的老人在龍頭前擺上“三牲”,持香對著龍頭祭拜。然後,壹村民手持香爐,繞著龍舟轉了壹圈。這意味著,將龍舟上的不潔之物驅走,龍舟變得聖潔而有靈氣。隨後,燃放鞭炮、燒金紙,儀式就結束了。 經過幾名壯漢六七天的勞作,新龍舟完工了。之後,請村裏地位高的老人身穿長衫戴氈帽,帶領全村70多名壯勞力,到船廠“請船”。大家人手壹槳,浩浩蕩蕩地將龍舟劃回村裏。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龍舟的豐姿就會出現在附近的江上。
具體的資料可查看參考連接,不過不同的地方的龍舟制式大小以及圖案是不同的,不可壹概而論。
福建漳州端午節在哪裏賽龍舟 端午節劃龍舟的含義是什麽
福建漳州端午節在哪裏賽龍舟是大家常聊的,畢竟端午是我國傳統節日之壹,由於該節日的隆重程度僅次於春節,所以大家對於該節日尤為的重視。下面我就和大家壹起看看福建漳州端午節還有沒有賽龍舟比賽。
福建漳州端午節在哪裏賽龍舟
說到端午最有意思的就是劃龍舟了。福建漳州端午節賽龍舟的地方還是蠻多的,具體如下:
1、龍文14村、社輪流坐莊賽龍舟:在端午節,龍文14個村、社天天上演精彩的龍舟賽,時間是每天下午2點多開始,想看的市民可以前往。農歷五月初四(6月19日)晚上7~8點,石倉村、碧湖村還將舉行遊江,龍舟上將掛上“保家燈”,非常壯觀。
2、 漳浦英山村: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漳浦綏安鎮英山村,村民們會自發組織小規模的龍舟友誼賽。在英山村,自古以來,女子都是家中的主要勞動力,她們時常要卷起褲管下溪撈_仔。因此,壹到端午節,女子們也不遑多讓,自發組織隊伍。
3、 龍海馬洲村:農歷五月初壹起,龍海顏厝鎮馬洲村開始在九龍江上舉行請江儀式,五月初四晚上進行遊江活動。屆時,岸邊燈火輝煌,馬洲村的12條龍舟均張燈結彩,村裏的各個房頭都租用大型船只,也會布置起燈光,壹起參與遊江活動。
4、 雲霄龍舟賽持續到6月:每年農歷四月初壹,雲霄龍船鼓響。兩聲鼓壹聲鑼的龍船鼓,會準時在每晚響起,稱其為“薦鼓呼龍”。這就開啟了壹年壹度的端午民俗活動序幕,龍船鼓會壹直持續到五月初四晚深夜。
福建漳州端午節還有沒有賽龍舟比賽
就目前來看是有的,畢竟是低風險區。過端午,賽龍舟,是我們的祖先,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自發設立的壹項民間競賽活動。這個競賽活動寓意非常美好,他象征著中華民族團結壹心、奮勇向前、不屈不撓、戰鬥到底的民族精神。我們要十分珍惜這個傳統的競賽項目,並且要世代相傳、不斷的發揚光大。
端午節劃龍舟的含義是什麽
端午節劃龍舟的含義是什麽是大家經常討論的,端午節劃龍舟,是傳統最優秀的民俗之壹。它的偉大含義在於: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是千百年來民間崇尚的對自己祖國的壹種最深厚的情感;象征著中華民族團結壹心、奮發圖強,人人爭當愛國者、爭先恐後地追求愛國精神、弘揚愛國精神的崇高美德,也是國家富強昌盛的壹種表現。同時,劃龍舟又是鍛煉身體的好機會。這種優秀的民俗壹定要壹代壹代地傳承下去,讓子子孫孫都知道。
龍舟的福建龍舟
福建背山面海,境內江河縱橫,壹千多年前民間就盛行龍舟競渡。競渡活動在端陽節前後,壹般從農歷五月初壹開始至初五達到高潮,亦有個別地方把競渡活動提前或延至中旬之後。龍舟的船、槳、舵均用杉木制作,頗為考究。船首安裝木雕龍頭,船身漆繪顏色鱗片,以色名舟,有白在、黃龍、紅龍、藍龍、綠龍等,船身長短,劃手多寡,因地而異,劃法有站、坐兩式。
據《福州地方誌》載:公元927年閩王王延鈞(_)曾於端午日,“浮采舫數百於西湖,每船載宮女二三十人,衣短衣,鼓楫爭先。而自乘大龍舟以觀”。《八閩通誌》載:南唐保大十四年(956),汀州刺史提倡郡縣村社端午節進行龍舟競渡,給參賽者發綢緞,優勝者賞銀碗”。宋代,從福州郡守程師孟題詩中,可見壹斑。詩雲:“三山縹緲藹蓬瀛、壹望青天十裏平,千騎臨流搴翠幄,萬人湧道出重城,今差□□橫波闊,飛躍鯨鯢鬥楫輕。且醉尊前金激灩,笙歌歸去月華明”。明代謝肇_《西湖觀競渡》詩中得見盛況,詩雲:“壹曲湖如鏡,輕舟隱菱荷,況當放艾節,***聽采蓬歌,_影群龍戲,濤聲萬成過,楫飛睛散雨,鼓急水驚波,藉草紅裙密,嗚榔錦袖多,戰酣殘暑失,酒醒晚風和,勝事追河朔,英魂吊汨羅”。即使在兵荒馬亂的日子裏,端午競渡亦未停止,如清順治三年(1646),“五月競渡,百姓怕多事不敢作樂,而平國公鄭芝龍率兵營官兵於西湖鬥龍舟”。
民國初期,每逢端午節,各地民眾仍自發進行龍舟競渡。民國22年(1933)教育部通令全國提倡龍舟競渡後,有關部門始時有組織競賽,民國35年(1946)6月4日,省立福州公***體育場在福州南臺(從亞細亞碼頭至第壹碼頭)舉行各界龍舟比賽大會,有30余支龍舟隊參加角逐。下洋隊獲第1名,幫洲隊居第2名,沿江兩岸觀眾達5萬余人。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民間傳統體育活動,全省各地龍舟競渡甚為活躍,南安縣水頭、石井壹帶在舉行龍舟競渡的同時,還結合進行“水上捉鴨”遊戲。1952年,松溪縣舉辦龍舟賽會,以慶祝土地改革勝利,有9艘龍舟參加競賽,縣長衛慎之坐舟擊鼓指揮,觀眾雲集松河兩岸歡呼勝利。同年端陽節,龍溪、平和、南靖、海澄、長泰、華安等縣有103艘龍舟在石碼鎮進行友誼競賽,這是龍溪專區(今漳州市)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壹次龍舟盛會。1953年起,這壹傳統活動,由各級體育部門組織。福州市在閩江舉行首屆市級龍舟比賽,有352名運動員參賽,兩岸觀眾達5萬多人。這壹年,受國僑領陳嘉庚先生回廈門親自監造10艘龍舟,要求集美學校的師生和當地村民開展劃舟技術的正規訓練,並為龍舟競渡興建壹座比賽池。1956年他又在學村海邊興建壹座長100米、有8至10條劃道的龍舟競賽池。該學村自50年代中期以後,凡端午節均舉行龍舟競渡,四鄰城鄉群眾雲集海濱觀賞比賽。
“文化大革命”期間,劃龍舟被列為“四舊”而中止。70年代末,全省各地龍舟競渡逐漸恢復。進入80年代,這項傳統體育活動又有新的發展。1982年12月,龍海縣角美公社為歡迎全國農村體育工作會議在該社召開,特組織20艘龍舟為代表進選取表演賽。1984年,國家體委將龍舟競賽列入體育正式競賽項目後,福建城鄉龍舟競賽更為活躍。三明、漳州、上杭、漳平、羅源各縣(市)都造新船組織競賽。全村只有3000余人的福州郊區浦下村即新造龍舟18艘,平均每180人就有壹艘。所有新造龍舟,壹般能根據全國競賽用舟的統壹標準(長15米,寬1.1米)建造。同年9月,浦下村男子龍舟隊代表福建首次參加在廣東佛山舉行的全國第1屆“屈原杯”龍舟賽,獲得亞軍和精神文明獎。
1985年端陽節,各地參賽的龍舟3000余艘,男女運動員40萬名,觀眾達400余萬人次,龍海縣石碼鎮還把龍舟競渡與城鄉商品經濟交流會結合起來。是日,他們不僅組織12個鄉(鎮)的龍舟隊參加競渡,而且利用龍舟盛會,開展城鄉物資交流,營業額達到40余萬元。同年7月2日,福州浦下男子龍舟隊和鼓山女子龍舟隊,參加在湖北宜昌舉行的全國第2屆“屈原杯”龍舟賽,雙獲第3名。1986年,省龍舟調賽在福州舉行,馬尾、浦下、江邊、遠東、江中、祥謙等隊參加,祥謙隊獲第1名。同年7月25日至28日,日本舉行“長崎龍舟選手賽大會”,祥謙隊作為福建省體育代表團福州市龍舟隊應邀參賽,獲800米直道競速表演賽第1名和選手賽決賽第2名。與此同時,新加坡龍舟隊來閩訪問,在福州西湖與福州龍舟隊進行友誼賽,主隊獲勝。從此,神州體育瑰寶——龍舟,開始走向世界。
1987年3月,福建省龍舟協會成立。此後,龍舟競渡列入各級體委競賽規劃。6月1日,福州市與美國福州三山聯誼會在福州舉行首屆“三山杯”龍舟賽,有閩侯、永泰、長樂、連江四縣和福州倉山、臺江、郊區、馬尾四區8支龍舟隊參加,永泰縣和福州郊區女子龍舟隊作了表演賽。9月至13日,全國龍舟協會和省龍舟協會等單位在廈門集美舉辦“嘉庚杯”國際龍舟邀請賽,澳大利亞、日本、澳門和廣東順德、福建、廈門等龍舟隊參加比賽。順德隊獲第1名,福建隊獲第2名,廈門隊獲第3名。是月,全國在四川樂山舉行第3屆“屈原杯”龍舟賽,福州郊區浦下男隊和鼓山女隊參加,雙獲第4名。浦下男隊因不服裁判,在發獎會上,故意摔毀劃槳和紀念品,受到停止二年參加全國龍舟比賽資格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