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福建:養壹座古厝 守壹方風土

福建:養壹座古厝 守壹方風土

 核心提示

 在農村租個房子,正成為壹種時髦,流行於藝術家、年輕人、數字遊民和新中產等人群中。他們中有的正打造夢想中的家,有的想開個工作室,有的專註於在農村發展商業空間。

 這樣的趨勢,與歷史建築保護的方向不謀而合。

 不久前印發的《關於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文物建築保護利用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社會力量可以獲得文物建築壹定時限的管理使用權,參與文物建築本體保護修繕、歷史風貌維護、旅遊文創開發、文化傳承發展等。

 保護歷史建築,是壹場與時間的賽跑。開放歷史建築?使用?大門的背後,是對資金投入的渴求。近年來,福建省加強歷史建築保護力度,率先搭建平臺,推出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的古建築認養模式,成為創舉。

 等待?出嫁?的歷史建築

 見到陳德明時,他剛剛度過了壹個忙碌的國慶節。

 兩年前,看準了家鄉文化旅遊的前景,在德化從事陶瓷產業的陳德明,決心回到永春岵山鎮拓展自己的事業。

 泗州堂,是陳德明在岵山鎮茂霞村租下的壹座歷史建築。其由當地政府部門代管並修繕,而後租給陳德明作為陶瓷產品展示空間。

 ?租了5年,年租金1萬元出頭,壹年大概有5萬元的運營成本。?陳德明坦言,近兩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遊客量下降,自己便利用古厝的特點,拓展研學、手工體驗、餐飲等業態,以維持運營。今年國慶節期間,他喜迎壹撥又壹撥遊客。

 岵山鎮,是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壹個鄉鎮擁有4個中國傳統村落。這裏吸引了大量歷史建築傳承保護的資金和團隊,僅2021年,岵山鎮就獲得歷史文化名鎮改善提升資金補助900萬元。數據還顯示,近年來永春已累計投入8000萬元,並累計爭取資金補助3800多萬元,修繕古厝37萬平方米。

 古厝修好了,誰來開發利用?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成為永春瞄準的方向。大量修繕資金的投入,為歷史建築開發利用打下基礎,也吸引了壹批像陳德明這樣的返鄉創客。

 ?永春***普查出歷史建築1100處,我們先從本地人入手,引導扶持村主幹、能人利用歷史建築經營、發展特色業態,包括展館、農家樂、民宿等,打造示範亮點,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永春縣 住建局二級主任科員黃金仕說。

 資金註入後,壹棟棟古厝?活?了。岵山鎮和塘溪路沿街14間閑置店鋪統壹裝修風格,掀起當地古建築修復利用熱潮;永春五裏街埔頭村,廢棄古厝被人改建為鄉村博物館,推動鄉村休閑旅遊發展,帶動周邊群眾自籌資金500多萬元主動修繕古厝10棟。

 無獨有偶,2020年, 福州市 閩侯縣為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歷史建築?活化?,集中推出20多棟古厝吸引社會認養,擁有28處文物點的白沙鎮就有4座被列入。

 記者在白沙鎮林炳村看到,被列入認養名錄的李宅,已由開辦文旅企業的孔祥鋒認養,化身為村民、遊客近距離感受歷史文化的教育基地。目前,林炳村中有古厝改建的遊客中心、文化展示館、黨建基地、民宿,也有許多等待或正被改建的古民居。

 白沙鎮文化服務中心主任余孫淮說:?白沙鎮在李宅等地試點歷史建築認養,在吸引社會資本方面初顯成效,但仍有許多歷史建築未能成功?出嫁?,如何有效?招商引資?,還需要探索建立可持續發展機制。?

 為古厝和租客雙方搭建橋梁

 福建省城鄉歷史文化資源豐富,有200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其中76個列入國家級,全國排名第二;有1193個傳統村落,其中494個列入國家級,全國排名第六;有9258棟歷史建築。這些歷史建築蘊藏著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和歷史文化信息,也延續、傳承著福建文化的?根?和?魂?。

 然而,歷史建築大多地處偏遠山村,如何讓它們走進更多人的視野,吸引社會力量活化利用?

 記者了解到,熟人介紹、口口相傳的傳統方式,並不能有效鏈接社會需求。瞄準信息不對稱痛點,北上廣深以及杭州成都等城市都逐漸出現了專門租農房古厝的中介平臺。

 ?傳統村落建築海峽租養平臺?則是福建省創新探索的模式。2020年1月,由省住建廳會同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開發建設的租養平臺上線,目前,這個歷史活化利用平臺已上線10個地市182個傳統村落的448棟房屋。

 由村委收儲並發布,與意向租養人洽談;租養人長期承租並斥資修繕、使用,獲取收益;承租期滿後,修繕後的建築歸還給產權人。這是該租養平臺推出的歷史建築認養模式。

 ?打造這個平臺,我們堅持公益初心,為雙方提供真實、可靠的信息,免去不必要的後顧之憂。?該租養平臺負責人、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王偉英介紹,?我們不允許個人上傳房源,必須經村委或鎮政府把握,同時引入法律團隊、規劃建築團隊等資源,為租養各個環節提供全面保障。?

 王偉英介紹,每個租養人在順利認養房屋後,同時會收到壹份?古厝修繕手冊?,手冊在建築內部改造和建築風貌等方面對修繕人進行指導,幫助其既延續建築傳統韻味,又植入現代功能。

 壹頭挖掘可供認養的歷史建築,另壹頭連接起尋找房源的人,租養平臺為社會資本反哺鄉村搭建了壹座橋梁。

 打開?傳統村落建築海峽租養平臺?,在房源列表中選擇 泉州市 永春縣,進入眼簾的,是10余棟等待認養的古厝。?我們***上傳了28棟歷史建築,目前已有15棟找到了?主人?,單棟租金在5000元至30000元之間。?黃金仕介紹。

  福安市 潭頭鎮漁溪洋村,於今年7月在?傳統村落建築海峽租養平臺?上傳了壹批歷史建築,其中壹棟閑置小學被看中,租養人陳先生經過與村委反復磋商,雙方於9月完成認養手續,10月份就動工建成了壹座古色古香的根雕奇石館。

 ?我壹直想選個合適的地方開展館,苦於找不到房源。當時在租養平臺上反復挑選,看中了這套面積大、環境好、租金也不高的房子,談下來也非常滿意。這個村子的遊客比較多,未來會有不錯的收益。?陳先生說。

 ?客家土樓、沿海石頭厝、閩南紅磚古厝,我們正推動更多歷史建築上線。?王偉英表示,歷史建築租養是統籌人居環境改善、傳統建築保護、社會資源調配等各方面細節的系統性工作,租養平臺上線兩年多以來,不僅讓租養人成功認養到心儀房源,同時宣傳推廣了福建的傳統村落。

 有人管,在利用,出效益

 政策鼓勵、平臺助力,似乎打開了歷史建築認養的大門。但真正實現?有人管,在利用,出效益?的目標,未來的路還很長。

 ?我國有文物建築40萬余處,其中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及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低級別文物建築占95%以上。?國家文物局有關負責人近日表示,部分文物建築由於投入不足,長期無人看管,面臨坍塌和消失的危險。因此,需要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文物建築的保護利用。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等待認養的歷史建築中,有已經由政府部門修繕完畢的,也有需要吸引社會資金投入修繕的,以低租金甚至零租金進行招商招租。

 如何讓社會資本願意投、留得住,還能賺到錢?除了情懷,地方政府的要素保障必不可少。記者了解到,福建省正湧現出壹批可供借鑒的模式。

 將歷史建築作為招商項目重點推介,是泉州的創舉。泉州市住建局村鎮建設科科長李溢海告訴記者:?我們整理了11個傳統村落,將村裏的歷史建築作為局裏招商項目,印制成冊,前後***開了5次線下展示會及對接會進行重點推介。?

 永春縣湖洋鎮溪西村就是11個傳統村落之壹。溪西村保留著從宋朝至今各式各樣的閩南官式大厝,擁有130多棟歷史建築。目前,溪西已成立運營公司,謀劃了研學旅遊、農業觀光和康養民宿等壹系列建設運營項目。招商負責人黃宗祥說:?對鄉建鄉創團隊,我們采用以修代租的方式進行招商招租,並視項目情況進行優惠洽談。?

 這樣的方式,成為政策鼓勵的方向。《意見》明確,各地可通過投資補助、運營補貼、資本金註入等方式,對社會力量參與文物建築保護利用給予引導資金和項目支持;對社會力量參與成效顯著、具有示範推廣價值的,可通過文物保護基金等給予必要的獎勵。

 因地制宜,引資發展?古厝經濟?,也成為福建省亮點。永春縣岵山鎮和林村35號歷史建築,由省花協副會長鄭澤新認養,並創新將其打造為花卉產業園區辦公場所。鄭澤新表示,在和林村打造的海峽花卉文旅產業園項目總投資1.5億元,目前已入駐蘇州花園集、福建壹枝園藝等8家企業。?我們會根據古厝的特點,為入駐企業打造花卉直播展示等場景,開發古厝功能,探索古厝經濟。?鄭澤新說。

 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福建省省級財政累計投入歷史文化保護資金16億元,帶動各地不斷加大投入力度,據不完全統計,保護資金累計投入400多個億,湧現出屏南龍潭、連城培田、福安廉村、尤溪桂峰等壹批保護利用典型。

 ?出臺政策、投入資金、搭建平臺、廣泛宣傳,為的是破解歷史建築保護資金籌措難題。?省住建廳風貌辦有關負責人表示,?福建民間經濟活躍,社會資本實力雄厚,對歷史文化保護很關註、很熱心,全省還有數以萬計的老建築需要保護,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吸引社會力量更多參與。我們在與時間賽跑,要有高度的緊迫感。?

  • 上一篇:硬頂和軟頂有什麽區別
  • 下一篇:窗花剪紙教程簡單視頻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