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前世界書局編印的《中國藥學大辭典》中有這樣的記載:“每年春季,選擇純黑無病健驢,飼以獅耳山之草,飲以狼溪河之水,至冬宰殺取皮,浸狼溪河內四五日,刮毛滌垢再浸漂數日,取阿井水,用桑柴火熬三晝夜,去渣濾清,用銀鍋金鏟,加參、蓍、歸、芎、桔、桂、甘草諸藥汁再熬制成膠,其色光潔,味甘鹹,氣清香,此即真阿膠也”。這段文字便是正宗阿膠制作的最真實記載。從這裏可以看出,正宗阿膠的驢皮選用標準便是其中所述的獅耳山驢皮標準。
獅耳山位於山東福膠集團所在地——濟南市平陰縣東阿鎮。早在十年前福膠集團便在此建立了獅耳山烏驢養殖基地,研究驢的繁殖、生長、習性及特點,研究並制定了獅耳山驢皮標準,建立小黑驢繁育場、養殖場、驢產品加工廠,形成產業鏈進行深加工利用,以便於在原料基地推廣應用,保證東阿鎮生產阿膠有充足的優質原料驢皮供應。
同時,福膠集團還在山東、甘肅、內蒙、新疆、遼寧、吉林等十多個省份建立了原料基地,並建立了嚴格的原料質量追蹤,追究責任制細則,從來沒有出現過原料技術問題。
工藝:兩千多年制膠絕技堪稱光大,其傳統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500多年的熬膠技藝是靠熬膠技師的經驗判斷的,沒有任何的文字記載,所以在建國之初就是由東阿鎮部分老作坊傳人組織到壹起來建設的全國第壹家國營阿膠廠——山東平陰阿膠廠(山東福膠集團前身)。
責任:工業旅遊,向社會揭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神秘面紗
做壹個令消費者放心的的企業,福膠集團從顧客角度考慮的更多。
近年來,福膠集團積極打造旅遊工廠,將中國阿膠文化推向社會,從原料選擇到原料投入中的49道生產工序全部實現透明化與公開化,每年接待社會各界遊客上萬人。
企業成立了旅遊發展機構,配備、培訓了專門人員,在進壹步挖掘整理阿膠文化、做好工業旅遊發展規劃的基礎上,斥巨資對企業生產線進行改造,並修復了東阿古鎮明、清阿膠作坊,建設了阿膠博物館、生產參觀通道、阿膠文化墻、遊客中心等旅遊基礎設施,設計了參觀路線和體驗活動項目。同時,企業積極與旅行社、媒體和社會各界合作,推出了壹系列特色旅遊活動,積極打造5A級旅遊景點,吸引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遊浪溪河、登獅耳山,零距離接觸傳統正宗阿膠的全部49道生產工藝,了解千年阿膠博大精深的中醫藥傳統文化精髓,福膠集團也被評為省級“工業旅遊示範企業”。
在成功創建省級工業旅遊示範點的基礎上,下壹步山東福膠集團將積極建設“中國阿膠文化園”,現已完成規劃,有望2010年完成壹期工程,並申報國家工業旅遊示範點。
不僅如此,福膠集團還建立了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的生產流水線和質量監控系統。從原料采購、儲存、投料、泡皮、濃縮、切膠、晾膠、包裝等49道生產工序全部實現視頻監控,與濟南市藥監、質監部門聯網,被納入濟南市藥監局“醫藥企業生產遠程視頻監控系統”試點單位。目前,企業各生產車間已全部通過了藥品、食品GMP認證、食品生產QS認證,並有效運行,企業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