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節氣吃的傳統食物:
1、雞蛋“秋分”來臨之際,我國很多地方都要在這天舉行“豎蛋”的趣味遊戲或比賽。玩“豎蛋”後不要忘了吃雞蛋,雞蛋的營養功效很強大。
2、秋菜“秋菜”是壹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
3、白蘿蔔秋天多吃白蘿蔔可有效緩解秋燥。白蘿蔔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欲,加快胃腸蠕動和止咳化痰的作用。多吃蘿蔔上下通氣不咳嗽,而且能通便。
4、銀耳銀耳性平無毒,既有補脾開胃的功效,又有益氣清腸的作用,還可以滋陰潤肺、美容養顏,其藥用價值與人參、鹿茸齊名,有“菌中之冠”的美稱。歷代皇家貴族都將銀耳看作是“延年益壽之品”、“長生不老良藥”。銀耳對秋燥造成的皮膚幹燥、瘙癢也有壹定的改善作用,多吃銀耳可以使皮膚變得白嫩且富有彈性。
擴展資料: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壹天,不過由於這壹天在農歷八月裏的日子每年不同,不壹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後來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
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民間的祭月習俗因地區不同儀式各異。
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北京歲華記》記載北京祭月的習俗說:“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陳瓜果於庭;餅面繪月宮蟾兔;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北京祭月還有壹個特別的風俗,就是“惟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此即民諺所說“男不拜月”。
百度百科-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