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林斯
Collins
希臘南部城市。在伯羅奔尼撒半島東北,臨科林斯灣。人口2.2萬(1981)。公元前三千年古希臘人即已定居,科林斯文化盛行。公元前五世紀,科林斯城邦國家稱雄壹時,工商業發達。伯羅奔尼撒戰爭後衰落。1858年受地震破壞,後即重建。 1893年科林斯運河鑿成後商業繁盛。 1896年開始發掘古城遺址。有建於公元前 550年的阿波羅神廟遺址、凱旋拱門、圓形劇場等。1984年希臘與蘇聯合營鋁土礦開采和煉鋁,成品輸往蘇聯與保加利亞。
科林斯,是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北大門,是希臘本土和伯羅奔尼撒半島的連接點。同時又是穿過薩羅尼科斯和科林西亞灣通向伊奧尼亞海的航海要道。不僅是貿易和交通要地,同時又是戰略重地,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現在的科林斯市,約有人口27400人。古代的科林斯現稱舊科林斯,在現在科林斯市的內陸8公裏處。1858年的大地震之後遷到這裏,此後又遭地震破壞,現在的規模是1928年重建的。
科林斯的最盛期,是公元前7世紀。希臘在地中海沿岸取得了眾多的殖民地。國內商業開始發達,僭主制的確立也為科林斯等工商業城市的發展創造了條件。造船業也有了明顯的進步,海軍得到強化,海上貿易有了充分的保障。當時,科林斯幾乎獨占了與西方的貿易,陶器、橄欖油、葡萄酒、金屬器皿的輸出全部要經過科林斯。公元前5世紀前後,雅典興盛,科林斯壹度衰落;公元前3世紀,亞歷山大聯合希臘城邦組建了“科林斯同盟”;羅馬時期科林斯又作為希臘的首都再度興盛。現在舊科林斯市內仍保留有眾多的商店遺址,由此可以想見其當日的繁榮。
二、永順科林斯大屋怎麽樣我想評的不是咖啡廳,而是這家的住宿。
這次到鼓浪嶼住在了科林斯大屋,被他吸引首先是因為他們的名字,能用壹種柱式命名的旅店,其次是就網上圖片來看確實是座大別墅。入住感受還是很不錯的,確實是座大別墅,而且裝修風也是按老別墅的風格來做的,沒有壹窩蜂的小清新等等。
最贊的是***享空間超級大。建築的基本格局沒有改變,所以每壹層都有大客廳以及壹圈的大大回廊供住客享用。
我們住的三層套間還有壹個單獨的陽臺。壹些評論說這裏不好找,按鼓浪嶼七扭八歪的路是不算好找,但是用個手機地圖定位的話還是很容易走到的,方正相比於過於熱鬧的龍頭路壹帶,我更願意住清凈的大屋這裏。
另外這家入住送早餐,有中西式可選,味道還不錯滴的。
三、描寫十都大屋的歷史500字數江西最大古宅"十都大屋"十都大屋坐落在江西省廣豐縣嵩峰鄉十都村.建於清代乾隆十三年,是當時紙商王直賢所建,故又名“直賢大屋”.文物考古專家稱,十都大屋是目前江西省遺存最大的古民宅.據《王氏世譜》所載,十都肇基於元初,始祖童姓開始居住,王姓於南宋嘉熙年間,因戰亂從山西太原遷至浙江江山保安,後移居廣豐十都.十都大屋占地27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780平方米,單層磚木結構,大屋內廳、堂、室、廊布局錯落有致,除廳堂、風道外,有房間108間,小井2口,青石欄桿、魚池4個,大小天井36個,青石推槽式圓門3個.這兩個魚池,尤其是那口大魚池,還起到了整幢大屋防火滅火功能. 據說大屋曾幾次失火,人們都是用魚池的水撲滅的.解放初期壹次大練兵活動中,當時大屋裏居住了五六百名將士,將士們出操時起火了,大夥僅用這魚池裏的水就把火撲滅.原來,這水是從十都港引進來的,長年不絕. 從魚池往左走,便可看到壹防火墻,其實它是壹扇青石圓門,圓門頂上刻有“愛吾廬”字樣,表達了主人對此屋鐘愛之情.門框中間有夾縫,門是推拉式的,用於開、關門.即使發生火災,把此扇圓門關緊,火勢就不會蔓延到其他地方. 整座大屋純屬木質結構,雕梁畫棟,工藝精絕,橫梁與橫梁、廊柱與廊柱、鬥拱之間百轉千回,卻沒有用壹顆釘子,全是榫卯結構.工匠們這種縝密的計算和穿插,讓人不得不佩服其超人智慧.遊覽大屋,各種鳥獸花木圖,當時人們的飲食起居的情景,壹壹盡現在房檐、木柱、匾額之中,精美的雕刻藝術,無不令人嘆為觀止. 大屋兩側設有蓮花池、望月樓、養雞場、大菜園,還有占地約500平方米的四合院式的大屋兵站. “庭院深深深幾許.”大屋之大、之豪華世人實在難以想象.據說,他們祖上的老人要到各房串門,即使是下雨天,也不會沾濕鞋,因為大屋108間房間間相通、門門相連.當時專門負責關門的下人每天關好門回到房裏,還得使勁地揉揉肩和手. 古建築的博物館 十都村全村原有528棟古建築,其中明代20余棟,清代150余棟,其余民國時期居多. 這些古建築,歷史悠久,時間跨度大,從明代到清代,直到近現代,各個時期的都有,全面展示了明以後各個朝代建築發展的軌跡.清壹色的青磚灰瓦、馬頭墻,高低錯落有致,建築布局合理,獨具特色.村內小街地面均以青石板或鵝卵石鋪就,使人免受泥濘之苦.從村落走向、建築布局、環境特色到空間聯系和分割等多方面,用壹條溪水把文章做活了,表現出順應自然,利用自然,又不悖逆自然的“天人合壹”的哲理. 從十都大屋往西走,還可見到保存較好的明清建築,有“上祝家大廳”(建於明代萬歷年)、“花堂門”(建於清乾隆十三年)、“古戲臺”、“沈氏宗祠”、“童家大屋”、“十都石拱橋”、“顯白公祠”等. 走進十都,登上十都古石拱橋,看十都大屋等明清古建築青磚瓦屋,沈澱的古文化,不得不贊嘆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和歷史的厚重.。
四、西關大屋的歷史西關大屋,俗稱古老大屋,是中國廣州市荔灣區西關壹帶興建的富有嶺南特色的傳統民居,多為名門望族、官僚巨賈所建。
大部分西關大屋興建於清朝同治、光緒年間,主要分布在多寶路、寶華路、龍津路西、上下九路等地。最著名的西關大屋有坐落於寶源北街18號的“梁資政第”、坐落於多寶路的鄧宮保第以及坐落於寶華路正中的鐘家花園等,但現已不復存在。
建築區範圍範圍 南至三連直街,東至龍津西路,西至西關上支湧,北至逢源沙地壹巷。清末至民國初年西關的傳統民居建築,從建築的平面布局、立面構成、剖面到細部裝飾等都有濃厚的廣州地方特色和風格,其規模較大的建築被稱為“西關大屋”。
壹般每座大屋面積400平方米,從入門起設有門廳、天井、轎房、神廳、內房、房廳,還有青雲巷、掛廊、花局、庭院等布置,內部裝飾多采用木刻的花眉、花罩、屏風和滿州花窗,門前有水磨青磚石墻、矮角門、趟攏門、回字門廊等。西關大屋平面布局狹長,獨特的結構又利於穿堂風,故有冬暖夏涼的優點。
1993年8月廣州市人民 *** 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構成這些住宅高大明亮,廳園結合,裝飾精美。
基本布局是三間兩廊,左右對稱,中間為主要廳堂。中軸線由前而後,依次為門廊、門廳(門官廳)、轎廳(茶廳)、正廳(大廳或神廳)、頭房(長輩房)、二廳(飯廳)、二房(尾房)。
每廳為壹進。廳與廳間以天井相隔,天井上加小屋蓋,靠高側窗(水窗)或天窗通風采光。
正間兩旁主要有書房、偏廳、臥室和樓梯間等。最後為廚房。
門廳右邊壹般設有庭院小品,栽種花木,布置山石魚池以供遊憩觀賞。庭院後部為書房。
大屋兩側各有壹條青雲巷(取“平步青雲”意),又稱“冷巷”、“火巷”、“水巷”等,有通風、防火、排水、采光、曬晾、交通、栽花木等多種功用。 門面裝修與竹筒屋相同。
外為矮腳雙扇門,中為趟櫳,內為大門,均由高級硬木制成。室內裝修講究,陳設家具、燈具、條幅、對聯、書籍、古董、字畫、瓶花、盆栽、籠鳥、鏡臺及各種藝術品。
名貴的紅木家具,精巧的木雕花飾,富有地方特色的 滿洲窗和檻窗其獨特的布局形式具有濃郁的嶺南韻味。 西關大屋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西關大屋位置西關大屋是清末豪門富商在廣州城西“西關角”(今荔灣區)壹帶興建的極具嶺南特色的廣州傳統民間住宅形式,被稱為“西關大屋”。西關在明朝已成為廣州城區的商業中心,十八甫在明代已逐漸形成。
而西關角形成於清代同治、光緒年間,範圍包括文昌橋、大觀橋、泮塘、昌華園周圍壹帶。西關大屋集中在寶華路、多寶路、寶源路、逢源路。
後來又擴展到西關的其他地區,多為名門望族、官僚巨賈所建。 外觀及內部總體展示(17張)結構西關大屋多為磚木結構、青磚石腳、高大正門用花崗石裝嵌。
其平面布局按中原傳統的正堂屋形式,基本上是縱深方向展開。其典型平面為三間兩廊;左右對稱,中間為主要廳堂。
中軸線由前而後,由南而北,依次為門廊、門廳(門官廳)、轎廳(茶廳)、正廳(大廳或神廳)、頭房(長輩房)、天井、二廳(飯廳)、二房(尾房)。每廳為壹進,壹般大屋為二三進,形成頗多的中軸線。
兩旁偏間前部左邊為書房及小院,右邊為偏廳和客房。客房頂為平天臺,供乘涼、賞月和西關小姐們七夕拜月(拜七姐)等用。
偏廳、客房後部為臥房、廚房等。庭園中栽種花木,築有假山魚池,頗為典雅清幽。
[1]門廊裝飾西關大屋的門廊裝修,設矮腳吊扇門(又叫角門)、趟櫳、硬木大門三重門扇。趟櫳是壹個活動的欄柵,用13或15條堅硬的圓木條(壹般為紅木或硬木)構成,橫向開合故稱趟櫳。
角門和趟櫳有通風和保安的功能,是適應嶺南炎熱多雨的氣候而特制的建築構件。西關大屋的大門是用紅木或樟木等高級木材制造,厚約8厘米,門鈕銅環,門腳藏石臼中,門後用橫閂扣門,以防盜賊。
門廳門廳(門官廳)中設天宮和土地神仕,其後有中門四扇,平時不開,只有乘轎貴客來訪才開,以示隆重迎接。僅留左右兩門出入,使路人看不見門內情景。
轎廳是供乘轎客人及主人出入停轎之所。大廳大廳是大屋的主體建築,面積最大,屋脊最高。
整座大廳紅棟(主梁油紅漆〕黑桷(木角油黑色)白瓦(襯瓦塗以白色),寬敞宏大。為使大廳更加明亮,屋頂錯落裝以明瓦即玻璃瓦。
正廳後面是頭房(或 廣州西關大屋集萃(20張)稱長輩房),是長輩們居住之所,以明瓦、高窗采光。頭房後依次是二廳(飯廳)、二房(供兒子婚後夫婦居住)。
二房又稱尾房,是中軸線上最後的房間。廳與廳之間以小天井隔開,天井上加小屋蓋,依靠高側窗采光通風。
中軸線兩旁主要有書房、偏廳、臥室和樓梯間等,大體上左右對稱布置。門廳右邊壹般設有小庭院,內栽種名貴花木,布置石山、石景、魚油或荷花池,以供主人或來客遊憩觀賞。
大屋兩側各有壹條青雲巷,取“平步青雲”之意。青雲巷又稱冷巷、火巷、水巷等,具有交通(女眷或仆役出入)、通風、采光、排水、晾曬、栽花、清運糞便垃圾等多種功能。
門面裝飾西關大屋的門面裝設矮腳吊扇門、趟櫳、硬木大門等門扇。室內裝修典雅,堪。
五、西關大屋廣州西關(今荔灣區)壹帶富有嶺南特色的傳統民居,俗稱“古老大屋”。
此種建築以西關壹帶居多,亦最為著稱,故名。 清末西關為廣州繁華商業中心,豪門富商在此營建大型住宅,民國繼之。
這些住宅高大明亮,廳園結合,裝飾精美。基本布局是三間兩廊,左右對稱,中間為主要廳堂。
中軸線由前而後,依次為門廊、門廳(門官廳)、轎廳(茶廳)、正廳(大廳或神廳)、頭房(長輩房)、二廳(飯廳)、二房(尾房)。每廳為壹進。
廳與廳間以天井相隔,天井上加小屋蓋,靠高側窗(水窗)或天窗通風采光。正間兩旁主要有書房、偏廳、臥室和樓梯間等。
最後為廚房。門廳右邊壹般設有庭院小品,栽種花木,布置山石魚池以供遊憩觀賞。
庭院後部為書房。大屋兩側各有壹條青雲巷(取“平步青雲”意),又稱“冷巷”、“火巷”、“水巷”等,有通風、防火、排水、采光、曬晾、交通、栽花木等多種功用。
門面裝修與竹筒屋相同。 外為矮腳雙扇門,中為趟櫳,內為大門,均由高級硬木制成。
室內裝修講究,陳設家具、燈具、條幅、對聯、書籍、古董、字畫、瓶花、盆栽、籠鳥、鏡臺及各種藝術品。名貴的紅木家具,精巧的木雕花飾,富有地方特色的滿洲窗和檻窗其獨特的布局形式具有濃郁的嶺南韻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