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秦朝後的皇帝謚號,為何始終圈“文、武、高”三個字?

秦朝後的皇帝謚號,為何始終圈“文、武、高”三個字?

謚號是過去給地位較高或較有身份的死者的壹種稱謂,是對其生前功績與品行的蓋棺定論。根據《逸周書·謚法解》:“謚者,行之跡也;號者,表之功也。先秦時期,周天子及各諸侯國君、夫人、卿大夫等皆有謚號。而自秦始皇壹並天下後,認為由臣子給先君評定謚號,是“以子議父、以臣議君”乃大不敬。於是,廢除了謚號,其自號始皇帝,其以後稱二世、三世乃至萬世。然而秦朝國祚不長,自漢建立後,又恢復了謚號制度。

“謚號”是我們傳統文化的壹部分,俗話說“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古人尤重“身後名”,而這謚號就是對其生前功績與品行的蓋棺定論。故而,謚號也體現了我國傳統文化中較為精深的學問。我們根據秦朝以後的歷朝開國皇帝的謚號,可以發現開國皇帝的謚號,始終圈定在此三個字之內,這又是為何呢?

漢朝,劉邦,謚號“高”。劉邦的謚號,壹般人都會弄錯,通常人都提“漢高祖劉邦”。“某某祖”、“某某宗”都為廟號,而“某某帝”才為謚號。唐朝以前的皇帝,通常都稱““某某帝”,也即“謚號”。唐朝及唐朝以後的皇帝才通常稱“某某祖”、“某某宗”,也即廟號。而劉邦的謚號為“高皇帝”,廟號為“太祖”,劉邦應該被稱為“漢高帝”(唐以前的通行稱謂),或者“漢太祖”(唐及唐以後的通行稱謂),或者稱“漢太祖高皇帝”。而“漢高祖”的稱謂,其實是不倫不類,將廟號與謚號相混雜了。

曹魏,曹丕,謚號“文”。曹魏的實際奠基者為曹操,在曹操晚年,有人勸其稱帝。但是,曹操做了壹輩子的漢臣,也實在不好拉下臉皮稱帝,便說道:“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然而,其子曹丕稱帝後,卻給曹操上了“武皇帝”的謚號。曹丕死後,其謚號卻為“文皇帝”。

晉朝,司馬炎,謚號“武”。晉司馬氏的江山,歷經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三人。而晉武帝司馬炎,卻是歷朝開國皇帝中,最虛有其名的。其父司馬昭生前,便不怎麽看好司馬炎,而想立其次子司馬攸為世子,後因遭大臣們反對而終止。司馬炎窮奢極欲,又無政治遠圖,晉朝的“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等災難,理該由司馬炎埋單。

南朝宋,劉裕,謚號“武”。南朝齊,蕭道成,謚號“高”。南朝梁,蕭衍,謚號“武”。南朝陳,陳霸先,謚號“武”。隋朝,楊堅,謚號“文”。

唐朝,李淵,初謚為“太武”,其後,改謚為神堯皇帝,而後又改為“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自唐朝以後,科舉制日益成熟,使得朝廷得以建立壹套服務於“中央皇權”的官僚體制。徹底打破了世族壟斷仕圖的局面,從而加強了中央集權。權力的過度集中,使得圍繞著“至高無上皇權”的種種無底線奉承之詞也就應運而生。如《笑傲江湖》中的“文成武德、仁義英明聖教主”等本質上也屬“謚號”,不過是“活人”已經開始享受這被奉承的滋味了。

唐朝以後的帝王謚號,越來越長,到了明清時期,已經長達二十多字了。故而,對帝王的稱謂也只好變了,而改稱其廟號或者年號(明清)。而明清皇帝的

五代時期,略過,謚號大抵皆含“文”或“武”。宋朝,趙匡胤,初謚為“英武聖文神德皇帝”,後加謚為“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元朝,跳過,不離“文或武”。明朝,朱元璋,謚號為“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其謚號核心在“高”。因此,朱元璋也通常被明朝人稱為“太祖高皇帝”。清朝,亦不離“文或武。

歷朝的開國皇帝謚號,皆不離“文”、“武”、“高”。而在先秦時期,“高”的謚號卻並不常見,最為常見的謚號為“文”、“武”。何謂“文”?根據“謚法解”: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學勤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湣民惠禮曰文等。何謂“武”?剛彊(通“強”)直理曰武;威彊敵德曰武;克定禍亂曰武;刑民克服曰武;誇誌多窮曰武(貶義)等。

而“文”,通常表示“文治”,也多用於文臣的謚號,例如“文正”、“文忠”等等。“武”,通常表示“功業”,也多用於武將的謚號,例如“武穆”、“武襄”等等。“文武之道”,壹張壹弛,原是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國家的不同理念,而周文王、周武王都是極為難得的“聖明之君”。故而,“文”、“武”都是謚號中的最上等。但“武”,有時已有貶義的意味,如漢武帝的謚號,就有窮兵黷武的意思。那何謂“高”呢?德覆萬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幬同天曰高等等。“高”的謚號,已經可以說是另創壹個“高度”了,屬至高的謚號。

  • 上一篇:祝壽對聯
  • 下一篇:端午節五彩繩編織方法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