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壹年端午,人們吃粽子、戴香包、賽龍舟、插艾葉……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把這個傳統節日裝扮得熱鬧華麗。為了紀念端午節,我國曾多次發行與端午有關的郵票。把流傳千載的節日習俗,濃縮在郵票的方寸之間。
1895年中國出品最早的“龍舟競渡”題材郵票,是早期商埠郵政機構——福州書信館於1895年8月1日發行的“商埠龍舟”郵票。該郵票全套9枚,同圖異色異值,描繪的是端午節閩江賽龍舟的情景。圖案正中是壹只由20多人駕駛的正破浪前行的龍舟;背景為連綿起伏的山巒,山腳下是奔騰的江河,河岸上有眾多助威的觀眾。有藏家考證,這套郵票比原來人們認為的世界上第壹套體育郵票——“首屆奧運會”紀念郵票(希臘發行)還要早發行近壹年,是真正的世界上第壹套體育郵票。
19531953年12月30日我國發行《世界文化名人》紀念郵票。世界和平理事會從1952年起開始評定並頒布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包括中國詩人屈原、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法國作家佛朗索瓦-拉伯雷、古巴作家和民族獨立運動領袖何塞-馬蒂。壹套四枚,屈原列為四大文化名人之首。
臺灣於1967年6月12日的端午節發行專45《中國詩人》郵票。郵票全套4枚,第1枚便是屈原,另3枚郵票的圖案分別為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首套以“端午節”為名的郵票,是香港於1985年6月19日發行的《端午節》郵票壹套4枚及小全張,以端午節標誌性的龍舟競渡為圖,4枚郵票首尾相連,可組成壹幅完整的龍舟圖。1975、1994年分別發行了《香港節日》和《中國的傳統節日》郵票,其中均有1枚“端午節”,皆以賽龍舟為主圖,後者票面上還出現了屈原像。
1987年的端午節,澳門發行了《端午節》郵票壹套2枚,仍是以龍舟為表現題材,分別為“龍舟龍頭”與“龍舟競渡”。這也是澳門首套出現中文銘記的郵票。
1989年6月7日,端午節前壹天,臺灣發行了《中國古典詩詞郵票——楚辭》郵票壹套4枚以紀念屈原,選取了屈原《楚辭》中的四個著名作品的代表性名句用詩畫表現。這四個作品分別是《離騷》、《九歌少命司》、《九章涉江》和《九辯》。
位於長江三峽西陵峽口的湖北秭歸,是屈原的故鄉,在這裏建有規模較大的屈原祠。?1994年11月4日發行的1994-18《長江三峽》特種郵票?中,有1枚“屈原祠”,展現秭歸屈原祠巍峨挺拔、綠樹掩映的壯觀景象。
2001年6月25日,國家郵政局發行了《端午節》特種郵票壹套3枚?。第1枚即為“賽龍舟”,以我國傳統的木版年畫構圖,兩條龍舟妳追我趕,舟上插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彩旗,壹派吉祥氣息。第2枚“包粽子”壹枚郵票中,沒有采用傳統的吃食場面,而是別有新意地采用懸掛的“如意結”來喻指粽子這壹主題物象。倒掛的蝙蝠、撐開的翅膀以及蝙蝠口中銜著的長命鎖等構圖,清來雅去,若細雨微風。第3枚“避五毒”壹枚以虎形葫蘆符作為主圖物象,腳踩流雲,背負寶劍,可謂威風八面。
賽龍舟
包粽子
2001年6月25日(端午節),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郵政與澳大利亞郵政聯合發行了《龍舟競渡》郵票壹套2枚,以及郵票小全張1枚,以慶祝新世紀第壹個端午節。這兩枚郵票采用中西結合的繪畫手法,描繪了齊頭並進的兩只競渡的龍舟,分別以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及悉尼歌劇院兩座宏偉建築為郵票的背景,展示了我國香港和澳大利亞海灣迷人的景色,郵票的主圖則均為揮槳奮進的龍舟健兒。郵票畫面再現了賽龍舟奪錦的盛況,洋溢著壹片喧騰喜慶的節日氣氛。
澳門特別行政區郵政於2004年5月28日發行《文學與人物——離騷》,圖中主要人物就是屈原,郵票壹套6枚,同時推出小型張1枚。
2007年5月20日發行2007-13《同濟大學建校壹百周年》紀念郵票壹枚,畫面是由數字“100”幻化成的水波浪花浮托的同濟大學校徽,即昭示同濟精神的“三人成眾,同舟***濟,向著壹流目標奮力拼搏”的三人劃龍舟圖案。龍舟下面的波浪變形為“100”字樣,突出了建校百年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