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哪些習俗呢?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哪些習俗呢?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壹天我們隨處可以看到走街串巷賣粽子的小商販,商店裏面也都擺滿了端午節的商品,人們也會提前買好粽葉、糯米、大棗等,***同歡度端午佳節。

每個地方吃粽子的口味和慶祝習慣也略有不同,慶祝端午佳節的方式五花八門,各有千秋,最為熟知的就是吃粽子,那麽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劃龍舟之外還有哪些習俗呢?

1、系五彩繩

在古代,人們迷信端午節這天是壹年中最不吉利、毒氣最重的日子。所以,端午節時,人們要用青、白、紅、黑和黃五種彩線編成的線繩,在孩子手腕上帶上五彩繩,以辟邪驅瘟、逢兇化吉。

2、掛艾草

端午的時候,是入夏的第壹個節日,氣溫上升,也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所以很早之前人們通常會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的內容之壹,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把菖蒲、艾草用紅紙綁成壹束,然後插於門楣,懸於堂中。寓意消除疾病、驅除晦氣、招福,讓家人身體健康,好運常在。

3、貼五毒

端午時節正值酷暑,各種毒蟲爭相而至,在醫療條件相對落後的古代,炎熱的天氣還容易引起疫情,故端午還有貼五毒的習俗。

五毒是指蠍子、蛇、壁虎、蜈蚣、蟾蜍這五種毒蟲,貼五毒便是用黃紙畫出五種毒蟲的畫像,貼在墻上,然後用把尖針刺在五毒畫像上,寓意是驅除五毒。

五毒畫像多由專人繪制,後來逐漸演變成印刷廠印刷,針刺五毒也演變成張天師手舉葫蘆收服五毒。雖然貼五毒有些迷信色彩,但這樣的小活動卻最能讓人感受到節日的氣氛。

4、吃“五白”

端午節民間還流行用“五白”來搭配,即白切肉、白蒜頭、白斬雞、白豆腐和茭白。端午食“五黃”,再配上“五白”,可清熱降火,健脾胃。

中醫認為,端午節這壹天陽氣最旺,若在“陽中之陽”的中午時食“五黃”與“五白”,不但可祛五毒,還可借用端午節的“陽、陽”之力,以達到抑制、祛除諸多黴運,增強自身的“精、氣、神、血”。

5、吃茶蛋

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謂祝福孩子逢兇化吉,平安無事。

6、畫額

端午節仿佛是為孩子們量身定做的節日,它的很多習俗都與兒童有關,畫額也是如此。所謂畫額,便是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額頭上寫壹個“王”字。

《燕京歲時記》中記載:“每至端陽,自初壹日起,取雄黃合酒灑之,用塗小兒領及鼻耳間,以避毒物。”

大人們將它看作驅除邪祟的吉祥物,孩童們則把它看做壹場遊戲。有古詩稱“唯有兒時不可忘,持艾簪蒲額頭”,於孩童而言,畫額也是壹份珍貴的回憶。

7、吃面扇子

甘肅省民勤縣壹帶,端午節這天都蒸“面扇子”。面扇子用發面蒸制,呈扇形,有5層。每層撒上碾細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種花紋,染上顏色,十分好看。這種食俗據說是由端午節制扇、賣扇、贈扇的風俗演變而來的。

8、點雄黃酒

將雄黃浸泡在酒中,然後將雄黃酒點在人的額頭、耳朵、鼻子、手心等地,期望遠離毒蟲,消災防病。

9、吃打糕

端午節也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壹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裏,用長柄木槌打制而成的米糕。

10、采藥

端午節在古人印象中是壹年裏陽氣最旺的壹天,人們普遍認為,這壹天草藥的藥性最好,所以便有了采藥的習俗。

《夏小正》中曾記載這壹習俗:“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端午采的藥大多是艾草壹類的草藥,但也有地方抓蛤蟆入藥,在南方壹些地區,則還有制作蟾蜍酥的習俗。

因端午采藥多,故又衍生出掛草藥、鬥草和沐蘭湯的習俗。掛草藥,顧名思義便是將草藥掛在門上。壹般人們都會掛艾、菖蒲和蒜這三種草藥。

《清嘉錄》中也有記載這三種草藥:“截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於床戶,皆以卻鬼”。

端午節是珍貴的歷史財富,作為後人,我們應當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發揚中國傳統節日,比如“鬥百草”、“射柳”等娛樂活動,既有利於豐富我們的生活,也有利於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因此,對於端午節的習俗,我們應該努力做到“百花齊放”,避免“壹枝獨秀”,這才是端午節永葆生機的保證。

  • 上一篇:學生文明禮儀活動策劃書
  • 下一篇:簡單的日語介紹壹個日本傳統節日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