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學校德育模式的新探索有發展模式、學習模式、體諒模式?。
壹、發展模式:
認知發展道德教育模式的著名代表人物是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家柯爾伯格。他反對相對主義的道德價值觀,主張建立普遍的道德價值。道德判斷形式反映個體道德判斷水平。道德判斷有內容與形式之別。
所謂道德判斷內容就是對道德問題所作的“該”或“不“、“對”或“錯”的回答;所謂道德判斷形式指的是判斷的理由以及說明過程中所包含的推理方式。後者反映個體的道德判斷水平。個體的道德判斷形式處於不斷發展之中。
二、學習模式:
通過強調觀察學習是行為獲得的基本學習方法,通過觀察、模仿,再經認知過程進而形成人的復雜行為;註重強化的學習意義,利用外部直接強化和替代性強化和自我內在強化的交互作用,使學生提高學習效果。
三、體諒模式:
體諒或學會關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於70年代,為英國學校德育學家彼得·麥克費爾和他的同事所創,風靡於英國和北美。與認知性道德發展模式強調道德認知發展不同,體諒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養置於中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