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篆書寫法如下:
隸書,漢字的壹種字體,有秦隸、漢隸等,壹般認為由篆書發展而來,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燕尾”、“壹波三折”。
根據出土簡牘,隸書始創於秦朝,傳說程邈作隸,漢隸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上承篆書傳統,下開魏晉、南北朝,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關於隸書的定義,近人吳伯陶先生壹篇:《從出土秦簡帛書看秦漢早期隸書》的文章中說道:“可以用這個字的本義來作解釋。
〈說文解字〉中解釋‘隸’的意義是‘附著’,〈後漢書·馮異傳〉則訓為‘屬’,這壹意義到今天還在使用,現代漢語中就有‘隸屬’壹詞。
〈晉書·衛恒傳〉、〈說文解字序〉及段註,也都認為隸書是‘佐助篆所不逮’的,所以隸書是小篆的壹種輔助字體。”
其次究竟什麽樣子才叫隸,隸與篆又有什麽樣的嚴格區別,吳伯陶先生在上述的文章中又有所分析訂定,這裏再節錄吳文中值得考慮的幾小段。
吳雲∶“小篆還保存了象形字的遺意,畫其成物隨體詰屈;隸書就更進了壹步,用筆畫符號破壞了象形字的結腹,成為不象形的象形字”(他有字形舉例,可參閱原文)。
他又說∶“小篆和隸書實際上是兩個系統,標誌著漢字發展的兩大階段。小篆是象形體古文字的結束,隸書是改象形為筆畫化的新文字的開始。”“我們判斷某種字體是否隸書,就要首先看它是否出現有破壞篆書結構失掉象形原意之處。”
吳先生經過仔細排比研究,得出那樣的科學論據來,作為學術上篆、隸的不同定名的分野,自然是很值得重視的。
不過還有兩個問題想要問,那就是∶壹,篆書也不能夠個個是象形字,壹開始就有象形以外的許多字存在,因此,僅僅失掉“象形原意”似乎有些不夠。
我的意思是說隸的破壞古文(“象形字”是壹種字體的籠統名稱,事實並非個個“象形”,例子甚多,不待列舉),不僅僅是破壞象形而已。二,今天看到的從湖北雲夢出土的秦簡和湖南長沙馬王堆墓中出土的簡帛書中發現其中字的結構有變篆體,也有未變。
用筆有圓有帶長方的,那種字當時又稱之為何名?這種“半篆半隸”的字形從秦昭襄王時代開始壹直到西漢初(秦雲夢簡到漢馬王堆帛書,吳文有詳述可參閱)還存在,始皇帝以前,字還未有“體”的區別,可是到漢初,肯定那種字已經歸入隸體,
二者合起來考慮,那麽對吳先生的區別篆體之名,是否有些矛盾了呢?事實上結構之變,光講象形不象形,定然不夠全面。我估計區別問題,
在當時——在字體初變時壹般人肯定還不太嚴格的,那種“蝙蝠式”的字形,大都隨著新名稱而名之——也稱為隸,其中稍為保留些舊結構也是可以的。
因此我認為如果設身處地來推測當時的命名,和今天用學術研究來區別的命名是可以有些距離的,是無足為怪的。明確地講,篆與隸的不同除形象變為符號以外,還有筆法變化壹方面的區別,
例如∶生(篆)、上(變筆法未變結構)、之(筆法結構全變)。三字的名實異同,決非單論結構,其他相似的情況也很不少,可以類推。